熱門新聞

姚景源:人民幣短暫貶值無須大驚小怪 處上升通道 @ 2011-12-19T16: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人民幣 貶值 跌停
概念:
昨天,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連續6日觸及跌停線。市場紛紛猜測,這或許是人民幣貶值信號的出現。分析人士認為,一些受益於人民幣升值概念的板塊可能會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而對於一些外貿出口行業,相應公司可能受到正面的刺激,成為隱性的投資機會。
7日人民幣匯率盤中再觸跌停,部分分析人士甚至開始猜測中長期人民幣匯率或將趨向貶值。盡管從中國經濟相對穩健的基本面以及對外貿易長期順差的現狀來看,近期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僅僅是長期升值途中的調整,但其對股市相關板塊的利好效應仍然顯著。
12月14日全球資本市場發生了重要變化:人民幣連續11天觸及跌停,歐元兌美元自一月份以來首度跌破1.300,黃金跌破1600美元大關,美元指數突破80點重要位置。技術上看,美元指數上升趨勢形成,盡管還會有波動。
分析本次A股、B股不再懼怕人民幣即期匯價跌停而收出紅盤的原因,市場人士認為,雖然人民幣即期匯價連續跌停,但作為「官價」的中間價依然維持升勢,所以還不能認定人民幣進入貶值通道。另一方面,正如古話所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目前來看,人民幣即期匯價跌停已經不是新聞,對A股和B股的負面影響自然有所降低。
面對人民幣匯價連續7日觸及跌停,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參與者對人民幣前景普遍持短期雙向波動、長期緩慢升值的看法。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匯率政策相關規定,境內即期市場交易價格的日內波動,應為當日中間價的正負0.5%幅度,如觸及則無法繼續交易,即出現了所謂的漲跌停板。經過計算,上述12個交易日人民幣即期最低價,均符合與中間價的該比例規定。
再來看「九連跌」只是市場波動正常現象的觀點,不是沒有道理,也不是站不住腳,但筆者認為,這種過於樂觀的想法也是不可取的。因為,中國經濟確實存在下行的風險,出口疲軟的現象也不是在短時間內能夠改變的。即便人民幣貶值,在貿易保護主義嚴重抬頭、發達經濟體經濟嚴重低迷、需求嚴重萎縮的情況下,也未必會對出口產生多大的正面作用。相反,在進出口已經趨於平衡,石油、鐵礦石等大宗原材料進口比重仍然很高的情況下,企業成本上升的矛盾會更加突出,甚至會引發新一輪的價格上漲。
姜雲生表示,近期人民幣連續十多天觸及跌停,在人民幣貶值的情況下,一些企業做了保值安排會受到較大影響,如推遲了美元的支付、質押人民幣給銀行貸美元等會對企業有負面的影響。姜雲生稱,人民幣貶值對出口企業和進口企業的影響是不一樣,對出口企業是一件好事,雖然短期內看不出突出的影響,因為目前執行的是以前簽訂的合同,但會導致進口的企業成本增加,其負面影響是相當大的。姜雲生提出,匯率的避險工具對企業來說是必要的,企業應該從人民幣由升值到貶值的變化中意識到運用避險工具(如人民幣期權等)的必要性,這些避險工具不會讓企業失去未來賺錢的機會,而是實實在在地規避著未來的風險。
這一波連續跌停始於11月30日,這一天,六國央行聯手救市,宣布下調現有的臨時性美元流動性互換協議定價50個基點。當天上午,人民幣中間價高開,下午卻風雲突變,在大額購匯盤的重壓下迅速下跌,尾盤一度觸及跌停價6.3799,隨後7天,盡管中間價一再被設高,試圖扭轉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但在洶湧的美元買盤重壓下,人民幣在盤中頻繁地觸及跌停。
截止7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出現連續六個交易日跌停,這是三年來首見,這令貶值預期甚囂塵上。首先,從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來看,人民幣對美元近期仍屬於小幅升值范圍,從11月美元最高點計算,當下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約為0.3%;其次,跌停並非交易停止,而是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跌幅達到當日中間價上下0.5%范圍——中間價有定價過高嫌疑,從市場與央行的博弈背後,不難看出央行欲借助中間價平抑貶值需求的動機,再說上下千分之五的交易區間也明顯過低,這才造成市場屢屢跌停,基本上看連續幾日的走勢還屬於匯市的正常波動范圍。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連續兩日出現跌停。在分析人士看來,短期人民幣匯率波動和貶值基本成為市場共識,國際資本撤離是人民幣匯率波動的主因之一。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