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NYMEX原油期貨14日收盤暴挫 @ 2011-12-15T07: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石油 需求 原油 年全球
概念:
今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全球經濟增長減速,世界主要經濟研究機構紛紛預測認為,今、明兩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長乏力。歐佩克預計,今、明兩年全球石油需求日增幅都將只有100萬桶,大大低於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2003年至2007年)日均170萬桶的增長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原油需求增幅下滑是全球性的。這一方面是因為原油消費需求確實不旺,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供應過剩導致世界石油儲備不斷增加,特別是在經合組織國家和地區,石油儲備增幅已大大高於平均水平。從中短期來看,除非出現重大突發事件,國際油市供大於求的基本格局難以改變。
國際能源署(IEA)首席經濟學家Fatih Birol周一則表示,預計全球原油需求仍將保持強勁。他指出,中國對能源的渴求將繼續令原油需求保持強勁,中國11月原油進口及表觀石油需求創紀錄第二高。
但伊朗駐石油輸出國組織代表卡提比(Mohammad Ali Khatibi)表示,全球石油市場供應是平衡的,意味著對於原油價格的看法與沙特阿拉伯的相近,卡提比對於三周之後歐佩克將舉行會議持積極態度。此前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長歐那密表示,全球石油市場處於供需平衡,原油仍有穩健需求。
據消息人士透露,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簡稱:歐佩克 )經濟委員會(Economic Commission Board)12日表示,歐佩克2012年應保持現有產量不變。一位代表稱,經濟委員會將2012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長預期下調100,000桶左右。
IEA13日發布報告稱,明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期下調,因全球經濟惡化和油價持續高企,但在2013年以前,石油需求將保持強勁。並稱,隨著煉油廠在檢修之後恢復生產,預計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原油日加工量將反彈至7580萬桶。
國家能源署(IEA)公布了最近月度原油市場報告,該機構對今明兩年全球石油需求的預測下降20萬桶/日,分別至8900萬桶/日和9030萬桶/日。但是,因沙特地區和利比亞石油產出的上升,因此該機構預測石油供給將增加,這也將終止石油庫存下降趨勢。國際能源署報告稱,美國10月份石油庫存急劇下降,但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11月份庫存增加6900萬桶。
數據顯示,以原油絕對消費需求來計,美國需求量的全球占比高達24%,位居全球之首;歐洲的占比約為18%;作為東亞新興市場龍頭經濟體的中國則接近9%——歐美及東亞的石油消費需求全球占比之和超過50%。這意味著,在上述地區經濟增長前景並不樂觀的情況下,全球原油總需求量已然可能無法達到預期水平,更何況將受歐債危機更深拖累的東亞經濟以及尚未完全擺脫大地震負效應的日本經濟,還有可能加劇需求萎縮的局面。
據英國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0年歐盟原油需求占全球原油需求的16%。美國占全球原油需求的21%,日均消費1910萬桶。
此前,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多家機構下調今明兩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期。其中,國際能源署因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將2011年原油日需求預期下調5萬桶,將2012年原油日需求量預期下調20萬桶。與此同時,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也發表報告稱,由於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全球原油需求減少,將2011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預期下調18萬桶,2012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預期下調10萬桶,並稱大多數發達國家的原油需求正在下降。
OPEC 13日發表月度報告,將2012年全球原油需求預測下調至日均8,887萬桶,比前月預測減少14萬桶。OPEC還預計,今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量為8,780萬桶,低於前月預測的8,781萬桶。此外,今年全球對OPEC原油的日均需求量為3,000萬桶,明年為3,010萬桶。
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以及汽車需求的快速增長,我國對石油的需求量逐年遞增。與此同時,我國的石油生產卻沒有跟上腳步,甚至出現停滯局面。除非在勘探上有巨大驚喜,否則此局面將持續下去。這使得原油大量依賴進口成為現實。2009年,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就超過了50%,今年則可能達到55%。如此,國際油價變動越來越牽動中國人的心。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估計,今年全球每日原油需求的增幅可能達到約90萬桶,每日需求可能超過8900萬桶。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