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社科院藍皮書:提高產業競爭力 避免 中等收入陷阱 @ 2011-12-12T16: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競爭力 社科院 中國 產業
概念:
目前,在許多制造業產業特別是在高技術產業體系中,中國大陸企業還處於相當弱勢的地位,只是由於產品最後在中國大陸組裝而打著「中國大陸制造」的標記。例如美國從「中國大陸進口」的iPhone手機,中國大陸企業在其總價值中的比重不足4%,產品卻標注「中國大陸制造」(同時標注「蘋果公司設計」)。這同時也表明,在制造業的各個部門以至各種產品的生產領域中都存在著中國大陸工業企業發展的巨大延伸擴展空間。當然,中國大陸工業企業要進入這些制造空間絕非輕而易舉,而是必須以技術、效率以及管理的更強競爭力為前提。所以,對於許多中國大陸制造業企業,通過不斷增強競爭力而進入全球分工體系中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產業分工環節,是轉型升級的可行途徑之一。這樣的企業轉型升級方式可以稱為「向全球制造體系滲透的精致制造戰略」。這種轉型升級對於中國大陸工業的強大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它體現了一個國家制造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基本功」。
中廣網北京11月23日消息(記者舒晶晶)2011年11月22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產業與企業競爭力研究中心權威發布的企業藍皮書──中國企業競爭力報告(2011)正式面世。
中新網12月12日電 中國社科院今日正式發布《中國產業競爭力報告(2012) NO.2》,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工業經濟研究所金碚所長表示,中國目前實體經濟產業處境尷尬,一方面經濟增長,如果保持一個比較高的增長,必須要依靠工業和制造業,但產業競爭狀態又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
大陸中國網報導,中國社科院今天召開2012年「產業藍皮書」發布會,正式發布「中國產業競爭力報告(2012) NO.2」,產業藍皮書主編、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助理張其仔教授會中做上述表示。
另外我告訴大家,皮書的系列到12月份進入一個密集的成果發布期,後天在這兒還有一場關於房地產綠皮書的發布。下周一上午有一個關於產業競爭力的發布,下午有一個關於G20國家競爭力成果的發布,還有社會藍皮書、世界經濟黃皮書,全球政治安全報告,都會在這個月和大家見面。媒體朋友們如果有興趣,這都是首次的成果跟大家共同分享。希望大家關注我們中國皮書網,皮書網站都會有這方面的信息。謝謝各位媒體的光臨,謝謝兩位領導和所有出席會議的專家。發布會到此結束!
第三,在產業鏈的各細分環節中成為持續保持分工優勢的專業化制造企業。例如,許多中小型制造企業發展為專業化和工藝水平很高的優秀企業,成為各行業中的「隱形冠軍」。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一個產品的生產分工體系中涉及許多合作廠商,甚至形成「世界制造」(部件制造分布於多個國家)的格局。一個企業只要能在分工體系中穩固地占據一個或數個環節,就可以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目前,在許多制造業產業特別是在高技術產業體系中,中國企業還處於相當弱勢的地位,只是由於產品最後在中國組裝而打著「中國制造」的標記。例如美國從「中國進口」的iPhone手機,中國企業在其總價值中的比重不足4%,產品卻標注「中國制造」(同時標注「蘋果公司設計」)。這同時也表明,在制造業的各個部門以至各種產品的生產領域中都存在著中國工業企業發展的巨大延伸擴展空間。當然,中國工業企業要進入這些制造空間絕非輕而易舉,而是必須以技術、效率以及管理的更強競爭力為前提。所以,對於許多中國制造業企業,通過不斷增強競爭力而進入全球分工體系中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產業分工環節,是轉型升級的可行途徑之一。這樣的企業轉型升級方式可以稱為「向全球制造體系滲透的精致制造戰略」。這種轉型升級對於中國工業的強大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它體現了一個國家制造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基本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和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經營報社社長金碚則從國際新格局下的中國發展方式轉變、改進及產業變遷的角度闡釋了中國企業如何在當前的形勢下塑造核心競爭力。「加強科技創新,孕育新突破,搶占新的制高點,是中國企業義不容辭的新使命。」金碚說。當日,金碚發布了「2011中國企業競爭力報告」並揭曉「2011中國最具競爭力上市公司20強」。第一創業摩根大通證券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貝多廣、工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裁叢林、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出席了發布儀式。
年初,社科院在京發布2010《國家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國家競爭力報告》。藍皮書認為,中國如果繼續提升自身的規模競爭力,不僅要擴大數量,還要從結構和效率上下工夫,加快經濟轉型。藍皮書指出,中國近20年的經濟增長並非靠產業結構升級換代來獲得,而是靠消耗資源和擴大投資,尤其是房地產業膨脹發展。這樣的產業結構缺乏競爭力,必須立刻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升結構競爭力。
·社科院報告:國家創新競爭力中國排第10
「什麼都在漲,人工、原材料等,我們這種勞動密集型產業沒有競爭力了。」浙江一家生產人造板企業負責人向《中國經營報》記者抱怨,1500元的月薪已經不好招工人,至少也要2000元。
「美國這是病急亂投醫和轉移國內矛盾的表現。」郭田勇表示,美國重提人民幣升值是出於其國內經濟需要,人民幣升值可能會削弱中國的競爭力,但不意味著可以把中國制造業等優勢產業的產能轉回到其國內,美國在這些產業上並不具備競爭力,只可能轉移到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對解決美國國內的經濟失衡和高失業問題沒有什麼幫助,只是美國領導人忽悠國內民眾打得政治牌。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