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靜觀達芬奇家居的「反擊」 @ 2011-11-25T18: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達芬奇
概念:
早前身陷「假洋品牌」漩渦的達芬奇家居,為證「清白」開始了高調反擊。記者昨天從達芬奇家居公司證實,該公司認為此前被曝「造假原產地」「假進口」新聞,是遭到媒體「虛假新聞」的誣陷,目前該公司正在配合有關部門的調查,並期待得到「公正的最終調查結論」。達芬奇家居方面認為,上海工商的調查顯示,「沒有發現達芬奇在原產地問題上有造假行為。」記者昨天從知情人士處獲悉,最近達芬奇家居為「洗白」正在進行全面反擊,除了擬起訴相關媒體外,該公司對消費者的集體維權行為也有所動作,並向集體維權團發出律師函。不過危機專家認為,不管事情真相如何,但達芬奇采取如此激進的方式化解危機,不利於其重建形象和消費信心。
聲明還將7月中旬央視《每周質量報告》首發的有關達芬奇家居涉假的報導稱為「虛假」新聞,表示目前仍在配合相關部門進行調查、解決消費者投訴及向媒體答疑,並稱「期待行政機關做出公正的最終調查結論」。
    今年7月10日,中央電視台《每周質量報告》對達芬奇家居進行曝光,上百萬元的知名家具被揭出產自國內小作坊,引起社會關注。7月13日,達芬奇家居火速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試圖對此事予以澄清。然而,盡管其CEO潘莊秀華在現場聲淚俱下,卻並未對央視曝光內容及質量問題進行合理解釋,達芬奇家居是否造假成為一大「謎案」。8月31日,上海市工商局公布的調查結果認定達芬奇涉嫌虛假宣傳、部分家具產品被判定不合格、大部分家具產品標志不規范等「三宗罪」,而對其是否「造假」只字未提。此次達芬奇家居敢於公開指責媒體誣陷,並否認央視的曝光,業內人士認為,這可能與相關部門對其在「造假」問題上的「忽略」有關。(記者 王格 崇曉萌)
法德律師事務所的曹湛律師對中國資本證券網表示,達芬奇與吉利雖然都陷入與媒體的對陣中,但兩者的處境不盡相同——《海外高利貸勒緊李書福》脖子的報導,前提依據是高盛幫助吉利向海外發行了高息債券,但這一依據卻遭到了高盛和吉利的否認,《證券市場周刊》也不得不道歉稱報導內容嚴重失實。但即使達芬奇的澄清說明屬實,廣東衛視報導的瑕疵也僅在於沒有厘清達芬奇順德分公司與達芬奇家居的關系,而廣東衛視又受到了第三方達芬奇順德分公司「侵權注冊」達芬奇商標的誤導,因而其中的責任分擔相對復雜。
已經沉寂了兩個多月的達芬奇「假洋品牌」事件又起波瀾。達芬奇家居24日凌晨突然發布聲明稱遭到媒體以「虛假新聞」誣陷。並表示,目前正在配合有關部門的調查,期待得到「公正的最終調查結論」。
在達芬奇家居發布的聲明中,還將今年7月央視《每周質量報告》首發的,有關達芬奇家居“涉假”的報道稱為“虛假新聞”,並稱目前仍在配合相關部門進行調查,解決消費者投訴並向媒體答疑。花大價錢購買家具的消費者對這樣的解釋並不買賬。各地多位消費者准備起訴達芬奇家居,要求索賠,但直到現在,相關部門對達芬奇是否存在造假行為仍未查實。
對於上述報道,達芬奇家居認為,該媒體報道的目的在於栽贓陷害達芬奇,已給達芬奇造成“極其惡劣的負面影響”。據悉,該公司已於11月23日委托律師向廣東衛視出律師函,要求其糾正該虛假報道並公開道歉。此外,達芬奇家居還將向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投訴,追究當事記者的責任。
今年7月中旬達芬奇「假洋品牌」事件被媒體揭露後,達芬奇公司相關負責人不止一次地承認,該公司確實存在著廣告宣傳用語不符合法律規定及產品使用說明書、產品標識不規范等問題,並表示已開始自查並整改,其負責人在發布會上一把鼻涕一把淚哭訴的場面堪稱「經典」。業內人士分析,挾「洋」自重的達芬奇公司,涉嫌「虛假廣告罪」及「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8月31日,上海市工商局向外界通報了對達芬奇家居公司涉嫌原產地造假的初查結論:達芬奇部分家具質量不合格,公司存在不規范行為。此後,受到傷害的達芬奇消費者組團維權,要求退貨,並向達芬奇公司索賠。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