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希望盡快建立綠色氣候基金(圖) @ 2011-11-22T17: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中國 應對氣候變化 白皮書
概念:
為完成上述目標任務,中國在「十一五」期間(2006—2010年)采取了一系列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重大政策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2011年制定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確立了今後5年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導向,明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任務。在氣候變化國際談判中,中國一直發揮著積極建設性作用,努力推動談判進程,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了重要貢獻。為使國際社會充分了解中國「十一五」期間應對氣候變化采取的政策與行動、取得的積極成效以及「十二五」期間應對氣候變化的總體部署及有關談判立場,特發表本白皮書。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11年11月22日(星期二)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並於當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在介紹中國政府應對氣候變化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正積極采取措施,爭取早日使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出現。
    近年來,中國的利益觀又有新的發展, 《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強調「把中國人民的利益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結合起來,擴大同各方利益的匯合點,同各國各地區建立並發展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利益共同體,推動實現全人類共同利益,共享人類文明進步成果」。同時,中國政府還強調 「在全球化的時代,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合作是我們的唯一選擇」。與此相關聯的是中國更加具有國際責任感,中國按照責任、權利、實力相一致的原則,著眼本國和人類共同利益,從自身國力出發,履行相應國際義務,發揮建設性作用。而且,中國還承諾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將力所能及地承擔更多國際責任。事實也正如此,中國在美國金融困難和美元困難時沒有落井下石,在希臘和西班牙等國的主權債務問題上也施以援手,在非洲大饑荒時盡力相助。非洲之角饑荒出現後,中國政府在半個多月的時間內,兩次宣布向災區提供緊急糧食援助和糧援現匯,援助總額共計4.432億元人民幣,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對外提供的最大一筆糧食援助。
《經濟通通訊社駐京記者陳志芬22日北京專電》中國公布《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北京表示,少數發達國家提出願意堅持「京都議定書」,但不願意再有第二承諾期,理由主要是強調環境的整體性問題。中國的立場是發展中國家堅持公約、議定書雙軌的進程,堅持一定要有第二承 ... 觀看全文
11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介紹中國政府應對氣候變化有關情況。 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面介紹中國「十一五」期間應對氣候變化采取的政策與行動、取得的積極成效以及「十二...... 請在這里發表您個人看法,發言時請遵守法紀注意文明。
白皮書指出,中國積極拓展與國際組織合作,加強與相關國際組織和機構的信息溝通、資源共享和務實合作,簽署了一系列合作研究協議,實施了一批研究項目,內容涉及氣候變化的科學問題、減緩和適應、應對政策和措施等。中國積極參與相關國際科技合作計劃,如地球科學系統聯盟框架下的世界氣候研究計劃、國家地圈—生物圈計劃、國家全球變化人文因素計劃、全球對地觀測政府間協調組織、全球氣候系統觀測計劃等,相關研究成果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參考。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