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運輸業吁提供地價優惠以平抑油價 @ 2011-11-15T15: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油價 成品油 柴油 下旬 窗口 價加多減少
概念:
國際原油價格自10月初以來震蕩上行,已逼近100美元/桶。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加權均價連續移動變化率目前也已超過3%。業內人士預計,該平均變化率11月下旬將達到4%,屆時成品油價上調窗口將開啟,調整幅度估計在200 300元/噸之間。
金銀島成品油市場分析師認為,近期汽柴油價格仍將延續高位,主營方面汽油基本持穩於批發限價,而柴油銷售報價則仍與零售到位價持平。出貨政策各地受配置計劃以及惜售心態等因素影響,日均限量或更顯縮緊。因此,要想實質性降低國內成品油價格必須雙管齊下,既要下調國內成品油零售最高限價,也要出台相關措施加大國內成品油資源的供應量。
宛學智也表示,柴油市場有望在年底前實現價格趨穩、供需平衡。他說,國際油價目前呈現震蕩走勢,短期內大幅變化的可能性不大,為國內油價的穩定創造了必要的外部條件。而且煉廠開工率提高後,會提高成品油供應量,使得成品油價格在年前有望趨穩,逐步達到供需平衡。
汽車行業最壞的時候即將過去。2008年以來,盡管汽車行業銷量增長19%,重點汽車企業集團的利潤總額增長37%,但汽車股普遍下跌50%以上,並且市場的恐慌情緒仍沒有得到有效的緩解,油價上漲是投資者主要擔心的風險之一。今年6月20日起,國內汽油價格上調0.73元/升,柴油價格上調0.83元/升。根據測算,此次油價上漲會造成家用轎車每月油耗成本上升幅度為14%左右,而運輸企業每年柴油成本將增加5萬-7萬元不等,上升幅度為15%左右,短期內將對全行業產生負面影響,預計持續的時間為3-6個月;目前市場預期奧運會結束以後還有二次提價的可能性;但如果國際原油價格能夠階段性回落,則成品油價格的再次上調將被延後。綜合各方面因素,行業最差的情況即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出現;在基於「汽車行業尚未達到飽和階段」的前提下,銷量增速放緩僅僅是短期現象,其持續的時間可能在3-6個月左右,國內的汽車需求不會被大幅扼殺掉,汽車股仍具有投資價值。
自10月9日調價以來,國際原油價格穩步上漲,上周更是出現連續大漲行情。專家表示,目前國際原油價格上升的勢頭非常明顯,到本月下旬成品油「漲價窗口」打開的可能性非常大。
本月下旬以來,國際油價受歐盟拯救經濟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在震蕩中上揚,本周終於突破90美元大關,短線站上91美元上方。原油的波動一向是國內油品市場的方向標,油價上漲勢必對國內成品油市場帶來影響。
國際油價的連續上漲,帶動國內成品油調價所依據的三地原油價格變化率持續向4%逼近。截至11月11日,三地原油移動變化率達3.29%,調價預期漸起。卓創咨詢成品油分析師陳晴表示,倘若後期原油延續目前走勢,本月下旬發改委調價條件將得到滿足,調價窗口即將開啟。
後市:國際原油價格震蕩不穩,國內成品油市場對於11月上旬的上調價看法仍不確定,另外國標柴油市場高價格局,令中間商難以操作,暫且觀望為主,目前柴油市場購銷行情明顯轉淡,非標柴油價格漲至高位後,資源北流盈利空間收縮而致使行情有所轉弱,但主營的控銷政策仍對其保穩高價形成強有力支撐,汽油行情略顯遜色,預計短期內華南國標柴油價格難以下滑,繼續控量堅挺高價,但非標油品價格可能小幅回落以促銷量。
如果你問今年汽車界最大的事件是什麼,我敢肯定的告訴你10月份的油價下調絕對排的上名號,這也證明油價在咱心中的地位有多高了。10月9日的汽柴油均下調300元/噸至今已一個月零3天,而國際油價自10月初以來就穩步上漲,終於在近日將三地原油均價變化率推至3%以上。據資料顯示,截至11月10日,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22日加權平均變化率已經達到3.11%,距離4%越來越近。也就是說,離國內的成品油...... 請在這里發表您個人看法,發言時請遵守法紀注意文明。
10月份,中國成品油價格迎來了近16個月首度下調,市場終端需求旺盛,柴油供需矛盾突出,盡管為保供應,國內加大了成品油進口及生產力度,但綜合來看,預計當月成品油庫存受柴油供需形勢拖累,仍將有較大幅度下降。 進入10月份,歐債危機加劇,國際油價持續低迷,三地變化率終於在當月上旬負向破四,中國成品油價格於10月9日零時起,迎來近16個月來的首度下調,汽、柴油價格每噸均降低300元。從經濟基本面來看...... 請在這里發表您個人看法,發言時請遵守法紀注意文明。
上接第一版 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參考的三種原油平均價格達到每桶120美元左右,遠遠超過了現行成品油價格機制規定的4%調價邊界條件。但考慮到下游行業承受能力和物價總水平上漲的壓力,國內成品油價格未隨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上漲相應提高。中國石油按照上游補下游的利益調節機制,原油價格上漲因素在企業內部消化。二是5月上旬以來,國際市場油價高位徘徊。受歐美經濟復蘇勢頭放緩影響,國際市場油價一度出現較大幅度回落,之後,WTI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一直維持在每桶90—110美元和105—120美元之間;三種原油價格按22個工作日計算,雖然有所降低,但仍維持在每桶110-115美元之間,沒有達到降價的邊界條件。三是8月初以來國際市場油價震蕩下行。由於美國和歐洲債務危機日益加重打擊了投資者信心,國際市場油價震蕩回落,特別是9月下旬以來加速下跌,10月4日,WTI和布倫特原油價格分別跌至每桶75.7美元和99.8美元。如果單純從時點價格比較,國際市場油價從前期每桶120美元的高點回落至目前水平,下降幅度確實早就超過了4%,但從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看,有一個逐步回落的過程,10月8日才達到4%的調價邊界條件,國家因此決定適當降低國內成品油價格。
國際原油價格走高對國內批發市場上的成品油價格形成了支撐,國內柴油價格批零倒掛的幅度進一步加深。專家表示隨著後期主營資源逐步到位,預計11月底「柴油荒」將逐步緩解。
對於此次「油荒」的發生,張家口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齊放稱,今年煉廠按慣例在柴油需求淡季檢修,6月下旬到10月,煉廠開工率持續在80%以下,國內成品油庫存一直較低。在秋收來臨之際,柴油需求轉旺,市場柴油批發價推到與零售價保持一致,但此時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引發發改委10月下調成品油價,於是批發價與零售價開始倒掛,民營加油站難以批發到「平價」柴油,開始出現斷供,大批車輛只得到兩巨頭加油站排隊加油,但兩巨頭生產跟不上需求,最終導致「油荒」發生。
來自歐洲的利好消息以及好於預期的美國經濟數據提振市場風險偏好情緒,國際油價高位持穩,國內市場也得以有力支撐,十一月初,國內資源供應仍未見明顯的好轉,盡管由於柴油資源緊張局面仍再延續,發改委於10月29日與兩大公司約談,零售市場是有所好轉跡象,部分地區加油站已經無排隊現象,且基本能敞開供應。但批發環節遲遲未見明顯緩解,延續停批保零、保終端措施。下周看,隨著主營部分煉廠檢修結束,資源供應或將逐步得以緩解,全面好轉還需時日。從上游生產情況看,隨著兩大集團煉廠陸續結束檢修,主營煉廠開工率從6月底以來的低位大幅回升,當前開工率可到84%左右。其中,在11月中旬中海油惠煉結束全檢後,煉廠開工率將繼續反彈,至85-87%的較高水平。但本周山東地煉的常減壓裝置整體開工率在38%的水平,較上周下降2個百分點。煉廠人士多表示:由於庫存原料多已加工完,而新進原料因價格或是緊張等原因未能及時補進,故裝置被迫停工。故,就此數據觀察看,市場資源供應明顯好轉最早在11月下旬之後。 信息來源:金銀島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