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日本GDP環比增長年內首度「轉正」日股歡欣鼓舞 @ 2011-11-15T09: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日本 經濟 增長
概念:
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內需對日本經濟增長率的貢獻為1個百分點,外需的貢獻為0.4個百分點。內需方面,隨著震後消費的重新復蘇,個人消費環比增長1%。外需方面,隨著產品供應鏈的恢復,第三季度出口環比大增6.2%,進口也比上一季度增加3.4%。但是,由於災區臨時住宅的建設基本告一段落,第三季度公共投資環比下降2.8%。
    一是面臨經濟空心化危機。大地震發生後,日本企業加速向海外轉移步伐。近幾年來,由於亞洲地區需求增加,加之日元升值、成本上漲等原因,日本企業對外投資持續增長,今年3月11日發生大地震促使日本企業加速進軍海外市場。這是繼20世紀80年代、90年代之後日本經濟遭受的第三次空心化危機。盡管地震災區努力恢復基礎設施建設,但是由於防止核洩漏實施的人口疏散政策和人口的逐步老齡化,日本一次產業的衰退不可避免,日本經濟的空心化可能加速。
經濟學家們警告說,第三季度的提速實際上只是一種反彈,因為第二季度經濟受到若干偶然事件的影響而驟然減速。這些偶發事件包括日本東部的強地震和海嘯,以及英國王室大婚增加了一天公共假日。
日本2011年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實現近4個季度的首次正增長,可見日本經濟已從東日本大地震中恢復過來。但受日元升值及海外經濟減速影響,眼下經濟增速放緩趨勢顯著,今年底至明年初陷入停滯不前狀態的風險尚存。
據法制晚報10月19日報導,國家統計局昨日發布的前三季度國民經濟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32069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4%。第三季度數據增長為9.1%,連續三個季度出現回落,也創下自2009年四季度以來八個季度新低。
出口實現穩定增長。前三季度,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748.94億美元,增長25.9%。其中,進口424.34億美元,增長31.6%,快於出口增速12.5個百分點;出口324.60億美元,增長19.1%。對美國、歐盟、韓國、日本四大傳統市場出口分別增長2.1%、22.7%、17.8%和17.0%,合計出口占全市的54.4%;對澳大利亞、東盟、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市場出口分別增長44.8%、42.3%、40.3%和34.5%。
日本內閣府14日公布,日本第三季度經濟在四個季度內首次出現正增長,隨著日本企業提高生產、出口增長,經濟正從3月的史上最嚴重地震中恢復。日本三季度GDP季比增長1.5%,年化增長6%,輕松超過美國第三季度2.5%的GDP年率增速,證實日本經濟穩步復蘇。
印度尼西亞中央統計局本月7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印尼今年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長與去年同比上漲了6.5%。此前的擔憂似乎沒有出現,印尼經濟還未受到歐美債務危機的正面沖擊。
盡管一些有望支撐第三季度GDP增長的經濟數據可能只是暫時的,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增長勢頭將持續至2011年底。
報告指出,美國經濟增長步伐在今年春季受到一些特殊原因的拖累後,這些負面因素正在逐漸消退。首先,原材料價格的激增接近尾聲,而且,在許多情況下,物價已經從很高的水平開始大幅回落。第二,美國的汽車行業不再受到因日本地震導致的供應鏈損壞的消極影響,並且正在開始提升產能。
日本 由於受到東北部大地震、海嘯和核洩漏影響,2011年3月起日本經濟再現衰退跡象。大地震和海嘯給日本造成的經濟損失高出1995年阪神大地震損失近80%。與此同時,企業生產遭受重創,出口大幅減少。日本內閣府公布的GDP統計結果顯示,扣除物價變動因素並經季節調整後,第一季度日本實際GDP環比下降0.9%,按年率計算為下降3.5%;二季度GDP比上一季度下降0.5%,比上年同期下滑2.1%。這是日本連續第三個季度經濟出現負增長。盡管如此,日本內閣府和日本央行對日本經濟充滿樂觀情緒,預計下半年日本經濟溫和復蘇,特別是生產和出口有望回升;個人消費方面雖然市場依然疲軟,但是逐漸減緩了下降趨勢,預計個人消費增長0.2%;企業資本庫存恢復逐步導致內需增長。內閣府還預計災後重建需求將帶動2012年度日本經濟復蘇,經濟增長率為2.7%-2.9%;個人消費預計為增長1.2%-1.4%。日本制造、建築、銀行和保險等領域的高級管理者也普遍認為,日本工業經濟的復蘇比預期要快。但國際社會對日本經濟仍不看好。穆迪9年來首次下調日本主權信用評級,使其信用排名降至發達國家的最後一位,甚至低於財政不穩定的意大利和西班牙。這與日本首相頻繁更迭,對有效實施長期財政政策造成障礙不無關系。IMF預計2011年日本經濟增長率為-0.5%,2012年經濟增長2.3%。
在經歷了二季度的放緩之後,對美國出口在三季度實際上是有所回升的。據記者測算,10月份對美出口同比增長13.9%,是今年4月份以來增速最快的一個月。這也和美國三季度經濟反彈是一致的,美國三季度GDP環比折年率增長2.5%,比二季度反彈1.2個百分點。
根據最新統計數據,前三季度全市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448.9億元,增長13.6%;固定資產投資按新口徑統計完成3406.8億元,增長3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405.1億元,增長17.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59.1億元,增長30.2%;稅收收入完成370.1億元,增長2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8125元,增長14.9%;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為12140元,增長14.7%。各項經濟指標增速仍在較高的區間內運行。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逐季回落,尤其是三季度以來,受外需疲弱影響,當季GDP回落速度略有加快。分析人士認為,在當前全球經濟復蘇緩慢的背景下,「保增長」的重要性再度凸顯。我國經濟增速盡管在主要經濟體中仍首屈一指,但為了避免潛在的經濟運行風險,局部經濟領域的政策松動空間已經打開。專家表示,我國可采取減稅、反壟斷等措施促進經濟增長,未來一段時間宏觀政策可能面臨適度微調,其中保障房、中小企業將成為定向寬松的主要目標。
日本內閣府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第三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比上一季度增長1.5%,折合年率增長6%,與此前5.9%的市場預期基本相符。這是日本經濟4個季度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
宋宇對本刊記者表示,除上述宏觀經濟指標以外,電力和鋼材等產品產量的環比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實體經濟確實出現了明顯反彈。這主要得益於二季度時出現的電荒和因為日本地震造成的供應鏈中斷等問題在最近幾個月得到明顯緩解,使得經濟增長不再受到供給層面的嚴重拖累。
自2005年以來,我國外匯儲備進入了持續較快增長時期。2006年2月,我國外匯儲備超過日本,位居世界第一。2006年10月,我國外匯儲備余額邁上了1萬億美元的台階。2008年10月,我國外匯儲備出現了自人民幣匯改以來的首次負增長,隨後外匯儲備增長速度一直不高。2009年3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19537億美元。短短數月後,外匯儲備大幅增長的景象再度出現。受經濟出現回暖跡象影響,2009年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21316億美元,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到2010年末,外匯儲備余額為28473億美元。
報告指出,受諸多下行風險因素的影響,全球經濟增長呈現放緩趨勢。銀行業去槓桿化進程的延續、財政緊縮、商業和消費者信心下滑等將約束全球經濟的增長速度。報告認為持久難解的歐債危機將使歐元區經濟陷入衰退。美國趨緊的金融環境和財政赤字的增加將影響其2012年上半年經濟增速。雖然日本經濟也受全球經濟下滑和日元升值的困擾,但災後重建有助於拉動其2012-2013年經濟增長。而國際市場需求疲軟和刺激政策退出的滯後效應也將使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發展速度下滑。
在房地產貸款方面,我市也呈現出貸款增速穩步回落,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力度加大的特點。前三季度,我市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1064.74億元,同比增長10.36%,但較去年末下降4.01個百分點。商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2387.19億元,同比增長33.12%,較去年末下降15.91個百分點。對保障房的支持力度上升,前三季度,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設貸款余額達312.55億元,有力地支持了公租房、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建設。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