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快評:對於TPP 兩岸均需須冷靜對待 @ 2011-11-15T01: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美國 亞太
概念:
根據美國白宮發布的聲明,奧巴馬當天在夏威夷檀香山舉行的TPP會議上指出,美國想要傳達一個明確的訊息:「美國是一個太平洋大國,美國認為世界上沒有別的區域比亞太地區更為重要。」
梅新育表示,經過全球性金融經濟危機洗禮,奧巴馬政府已將美國由來已久的出口促進戰略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並提出「出口5年翻番」的目標,希望以此為經濟持續增長提供動力,確保美國的優勢地位和影響力。由於歐洲深陷主權債務危機掙扎不已,加拿大和拉美要麼市場容量有限,要麼增長有心無力,亞太地區便順理成章成了美國擴大出口戰略的首選之地。
歐盟處於瀕臨衰退邊緣,美國經濟增長低迷,但亞太地區的經濟增長表現突出,足以對全球經濟起到扶持作用。但是,歐洲危機已經開始侵蝕亞洲地區的經濟增長。中國10月對歐盟的出口僅年比增長了7.5個百分點,慢於9月份的增長速度,僅為8月份增速的三分之一。
TPP是美國官員和學者談到今年APEC會議時必提的名詞。TPP全稱是「Trans-Pacific Partnership,即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由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成員國中的紐西蘭、新加坡、智利和汶萊四國發起,目的是推動成立亞太自由貿易區。現在TPP成員增加到9個,除了上述四國外,還包括美國、澳大利亞、秘魯、越南和馬來西亞。去年的APEC會議閉幕時,這九個國家同意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提案,將於今年的會議期間完成並宣布「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綱要。TPP被美國稱為「一個面向21世紀的、高標准、全面的多邊自由貿易協議」,協議一旦達成就具有法律約束力。
【文匯網訊】據環球網報道,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將於11月12日至13日在美國夏威夷檀香山舉行。在大會開幕之前,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大談「亞太總括戰略」,宣稱美將通過打造經貿關系而擴大與亞太地區的接觸,並強調今後美外交經濟政策重心仍在亞洲地區。包括防長帕內塔,多位美國政治及軍事領導人近期不斷重復美在太平洋地區「持久利益」的話題,美國的一系列舉動都散發著牽制中國的濃厚味道。
美國副國務卿伯恩斯上旬在紐約表示:「希望美國、中國和印度,能夠在亞太地區保持良好關系,因為本世紀的發展,若沒有美、中、印度三國間的建設性合作關系,能解決的全球問題將越來越少」。不過,美國國防部長潘尼塔於10月下旬訪問印尼、日本、韓國時,卻一再強調,雖然美國面臨國防預算刪減的壓力,但是,美國決定持續增強在亞太地區的軍事能量,以保持優勢地位,因為亞太地區在21世紀將會成為世界政治、經濟與軍事安全的重心。此外,美國國會研究處亦於10月下旬,發布《中國海軍現代化對美國海軍能量發展的意涵》報告,呼應國防部長潘尼塔的觀點指出,美中在亞太地區軍力消長變化,將會成為影響亞太國家每日決策的重要變數;同時,美國是否能夠繼續保持在亞太地區的軍力優勢,會牽動亞太國家政局演變和外交決策方向,進而影響到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關鍵利益。
【文匯網訊】據中評社編譯報道,由於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逐漸增大,尤其近些年來中國軍力的增強使得美國方面非常緊張其亞太霸主地位究竟還能持續多久。為此,從上周五開始,美國總統奧巴馬開始了為期9天的亞太訪問行,這次他的主要談話對象就是中國,奧巴馬希望中方可以按「游戲規則」處理經濟以及其它方面的問題。
亞太經合組織(A PE C)第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於11月12日至13日在美國夏威夷首府檀香山拉開帷幕。分析人士表示,作為會議東道主的美國將借此機會推進亞太區域合作,進一步開拓中國及亞太地區的巨大經貿空間以促進本國持續不見起色的經濟。
兩年前,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借參加東盟區域論壇之機,在曼谷向世界宣告「美國回來了」。日前,正當世界聚焦歐債危機,希拉里又在《外交政策》撰文闡述了美國未來十年的亞太戰略,為美國「重返亞洲」勾勒了具體的路線圖。根據美國人所描繪的圖景,今後十年,美國外交戰略的任務之一將是把外交、經濟、戰略和其他方面大幅增加的投入鎖定在亞太地區。
行政長官曾蔭權將於11月11日至13日在夏威夷檀香山出席2011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工商領袖峰會及經濟領導人會議,亦會於11月7日至10日訪問美國3個城市,與當地政商領袖會面。
亞太國家大都希望與大陸有建設性互動,並加強經貿合作,但對中共的威權主義,顯露出相當程度的不安,因此,亞太國家多希望美國能續留亞太地區,以平衡中共。與此同時,亞太國家亦密切觀察美國應對亞太新形勢的戰略動向,主要指標包括:一、美中競合關系質量變化;二、美國如何建構運用「空海一體戰」能量,結合亞太盟國的地面部隊能力,以維持其在亞太地區的優勢地位;三、美國如何因應台海地區,在後ECFA時期的形勢變化;四、美國如何處理與日本、澳洲、菲律賓、越南、新加坡、印度等國的軍事安全關系;五、美國如何逐步在亞太地區建構以美國為主導的亞太自由貿易區。
目前大多數的亞太國家都希望與中國大陸,進行正面的建設性互動,並加強在經貿上的合作,但是對於中共在文化上和政治上的威權主義,顯露出相當程度的焦慮與不安,因此,多數亞太國家仍希望美國能夠繼續留在亞太地區,以有效平衡中共力量的擴張。與此同時,亞太國家亦在密切觀察美國應對亞太新形勢的戰略動向,其主要的指標包括:(1)美國與中共競合關系質量變化;(2)美國如何建構運用「空海一體戰」(AirSea Battle)能量,結合亞太盟國的地面部隊能力,以維持其在亞太地區的優勢地位;(3)美國如何因應台海地區,在後ECFA時期的形勢變化;(4)美國如何處理與日本、澳洲、菲律賓、越南、新加坡、印度等國的軍事安全關系;(5)美國如何逐步在亞太地區建構,以美國為主導的「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
這種警告的確有其道理。環顧世界,美蘇爭奪歐洲的時代早已過去,中東的地理位置和石油資源固然重要,但漫長的反恐戰爭畢竟告一段落了,拉美被美國視為「後院」,貧窮的非洲也不在話下。在希拉里眼中,亞太地區對美國的吸引力在於未來:亞太經濟區開放並且富於活力,為美國經濟復蘇提供了廣闊的投資和貿易市場,這對於外向型經濟的美國是絕對必要的。
二是力圖將對外戰略的地緣重點由涵蓋西亞與南亞的「大中東」,加速轉向經濟發展最有活力、最有前途的亞太,並為此而高調主辦APEC峰會,參與東亞峰會(奧巴馬將於11月19日首次出席在印尼召開的該峰會),在亞太地區采取利用矛盾與「揚長補短」的「巧實力」。「揚長」即發揮美國軍事優勢、在亞太安全尤其是海洋事務上起「主導」作用;「補短」即彌補美國在亞太尤其是在東亞區域合作中的經濟劣勢,力圖後來居上,既為美國經濟「脫困」服務,也通過抗衡亞太崛起大國、確保美國的「亞太主導權」。
繼去年馬來西亞響應之後,日本日前也傳出將正面回應美國催促,利用即將在夏威夷舉辦的APEC年會(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時機加入TPP談判。一旦日本參與,加上原先包括美國在內等9個國家,TPP將立刻涵蓋全球4成左右的GDP,成為舉世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美國新任國防部長潘尼塔(Leon Panetta)在10月下旬首度訪問印尼,拜會印尼總統尤多約諾,商討兩國強化國防合作事宜,他並與東協10國的國防部長會談,傳達美將加強在亞太的「軍事存在」的信息。由於美國國防開支今後10年將被削減4500億美元,許多亞洲國家懷疑美國是否仍有能力與意願維持其強大軍事態勢和遵守承諾。
歐巴馬本周末將主持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高峰會,之後轉往澳洲訪問,接著走訪印尼峇里島,成為首位出席東亞高峰會的美國總統。
美國總統歐巴馬下星期將向亞太地區領袖重申美國的承諾,但是在他離開期間,華府的減赤政爭可能會進入緊要關頭,迫使他分心。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