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美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反傾銷調查 @ 2011-11-10T1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太陽能 調查
概念:
美國時間10月19日,美國7家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起貿易申訴,要求美國政府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展開「雙反」(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並征收超過100%的反傾銷關稅。按照相關法律程序,美國商務部將於11月8日左右決定是否立案。一旦此輪貿易戰打響,將影響中國國內75家主要光伏企業的對美出口。
據每日經濟新聞11月8日報導,「公司投資超過約36億多元人民幣,在美國多個州投資建立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的計劃現在已經暫時擱置,公司正密切關注『雙反』事態的進展。」11月7日,中節能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節能太陽能)總經理曹華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節能太陽能進軍美國市場的計劃,因受7家美國太陽能電池板對華「雙反」提議被擱置。
據了解,2009年以來,美國對中國產品發起的調查立案頻率之高在世界貿易救濟歷史上都極為罕見。不僅如此,美國還將其「雙反」執行規則變得更為嚴厲。隨著針對中國的貿易摩擦增多,「雙反」調查開始波及到上市公司。最近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稱,公司產品遭遇到不同國家或地區的「雙反」調查,一旦裁決成立,公司出口產品稅率將提高,可能對公司業績產生直接影響,將對公司未來產品的發展方向產生間接影響,並提醒注意投資風險。
美國商務部今將決定對中國清潔能源的「雙反」調查是否立案。若該案成立,「中國制」太陽能產品恐遭美國封殺或課征逾100%反傾銷稅;市場並傳出台灣業者將因此擴大接單受惠,對此,中美晶(5483-TW)董事長盧明光分析,從近期全球市場變化,中國大陸業者遭遇「雙反」對台業者不見得有利。
北京環球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幻中告訴記者,對於本次美國對中國太陽能產品發起「雙反」調查並不感到意外,美國對中國清潔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一直忐忑不安。今年8月,長青太陽能公司、光譜太陽能公司在美國申請破產,另一家加州太陽能電力公司Solyndra也將在近期展開資產拍賣,當下美國太陽能企業深陷困境為其出招提供了一個看似合理的條件。
每當美國出台一項貿易救濟措施,歐盟幾乎都尾隨其後。10月19日,7家美國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提起申請,要求美國政府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太陽能光伏電池和組件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並采取貿易限制措施。
針對美國7家太陽能生產商對大陸太陽能電池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申請,大陸4大太陽能行業組織日前首次聯合召開記者會,要求美國政府考慮不發起「雙反」調查。
本報記者從一名律師處獲悉,美國參議員RonWyden於今年9月8日致美國總統奧巴馬的信中提到,目前中國產品在可再生能源市場中越發地占據主要地位,無論是美國企業,還是日本、歐洲公司,都幾乎失去了當地的市場份額,中國生產商的份額在逐步提升。「相比2010年同期,今年以來中國在美國的太陽能電池組件產品增幅高達240%。另外,來自中國的光伏組件量在2006年~2010年之間增加了1593%。」他提醒奧巴馬,一些美國光伏企業已出現了破產,因而美國有關部門應該對來自中國的光伏組件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的調查。「美國光伏行業正在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工人失業。」
美國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的「雙反」調查,未來若立案中國太陽能產品恐課征逾100%反傾銷稅;對此,碩禾(3691-TW)表示,台灣業者接單需求或將會上升。
目前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學會已先後與多家美國企業進行溝通,試圖通過與First solar等美國大型太陽能企業、美國太陽工業聯盟等行業組織溝通,來影響美國政府阻止「雙反」的通過。
美國8日未能按期對中企光伏電池展開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立案。董秀芬稱,對於美企申請對華光伏電池雙反調查一事,能源局會采取積極的辦法應對這一事件。鑒於一旦立案,即便最終只有10%的關稅,中國光伏企業也無力承擔,國內各方均希望在目前這個階段積極應對呼吁美方不要立案。(京華時報)
此次中美爭端來自於上周三,美國SolarWorld Industries America Inc公司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與美國商務部提出申請,要求對中國出口的太陽能電池(板)進行「雙反」調查。美國商務部預計於11月8日左右決定是否立案,若此案成立,將是美對中清潔能源領域的首起「雙反」調查。
11月8日,美國商務部正式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板)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這是美方首次針對中國清潔能源產品發起「雙反」調查。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說,目前中國光伏行業應對美國「雙反」調查的重要一步是指出這一調查是損人不利己行為。而中國光伏企業聯合美國企業展開反擊增強了這一觀點的說服力,有助於美國商務部重新審視「雙反」調查帶來的影響,給案情帶來了一定的轉機。
申請人申請被調查的產品范圍為原產於中國大陸的太陽能電池,具體名稱為晶體矽光伏電池,英文名稱為Crystalline Silicon Photovoltaic Cells。被調查產品的具體描述為:晶體矽光伏電池,無論是否單獨、部分或完全組裝成為其他產品,包括但不限於模組,層壓板,面板和建築一體化材外。申請被調查的電池厚度等於或大於20微米。可以任何結合方式形成,如雜質擴散,離子注入,外延生長或者半導體,絕緣體或金屬的沉積或增長,不同材料的粘接等。由非晶矽等其他材料制成的薄膜光伏電池被排除在申請被調查產品范圍之外。該產品在美國海關稅則號中列於8501.61.00.00,8507.20.80,8541.40.60以及8451.40.60.40稅號項下。
受外部市場萎縮、國內競爭白熱化雙重壓力影響,再加上美國「雙反」(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的大棒直擊,太陽能行業不樂觀。
去年10月15日,美國政府宣布接受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的請求,針對中國新能源產業實行「301調查」。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按照《1974年美國貿易法案》第301條款的規定,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提交長達5800頁的申請書,稱中國政府給予新能源企業高額補貼以提高其產品的價格優勢,影響美國就業。過去兩年美國對太陽能需求增長了41%,在中國出口至美國的太陽能電池板翻番的情況下,美國本土產量只增加7%,4家美國主要生產商損失了580個就業崗位。
2011年10月19日,美國光伏企業要求對中國出口的太陽能電池(板)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以下簡稱「雙反」調查)。
近日美國還將對我太陽能電池板發起“雙反”調查,這也是對我清潔能源領域的首起“雙反”調查。中國在高新技術、新能源等領域的快速發展使美國企業面臨競爭力下降的威脅,美國企業將這種威脅歸咎於中國的貿易投資環境,這也反映中國正向價值鏈上方快速攀升,對美國的高端制造商構成威脅。
煤股方面,兗煤(01171-HK) 跌6.44%;神華(01088-HK) 跌3.4%,中煤能源(01898-HK) 跌4.04%;電力設備股東方電氣(01072-HK) 跌7.33%;上海電氣(02727-HK) 跌4.96%;美國光伏「雙反」調查延遲定奪,太陽能股卡姆丹克(00712-HK) 跌7.8%,保利協鑫(03800-HK) 跌4.96%;風電股龍源(00916-HK) 跌4.31%,金風科技(02208-HK) 跌4.6%。
就在一年前,幾乎同一時間,美國宣布就中國是否對國內清潔能源行業提供非法補貼進行調查,即「301調查」。「301調查」最後因為「補貼證據缺乏」不了了之。「雙反調查」和「301調查」的根本區別在於,「雙反調查」可以不經過世貿組織的仲裁而由美國執行決定結果。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