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柴油短缺或促使中國10月原油進口量增加 @ 2011-11-09T09: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油荒 油企 成品油
概念:
對於可能不久施行的成品油新定價機制,業內人士認為,由油企自動調價,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向市場化方向邁進了一大步,但仍需政府在油企上調價格時設好“防火墻”。未來,囤貨、投機難度將加大,油荒或將因此有所緩解。
此次柴油荒與成品油價格機制有一定關系。近期國際油價上漲,煉油企業對國內油價上調有預期,尤其在需求旺盛期會出現囤油的舉動。另外,如果價格扭曲,煉廠加工積極性會下降,而如果國際柴油價格比國內貴,油企成品油出口積極性增加,進口積極性降低,從而影響國內成品油供應。
出現油荒,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相關生產企業由於油價下調,減少石油生產,減少市場供應,一次提高油價,保證自身超額利益。近期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公司都對柴油實施了控量銷售的措施。中石化南通分公司表示,近期柴油緊張的原因,一是柴油消費進入旺季,需求量加大,二是煉油廠因檢修停產,市場投放量減少,三是為預防國際油價下滑,成品油庫存減少,四是此輪柴油零售價下降後,出現了批零倒掛的情況,市場流動資源減少。另一方面是在油價下調之後,中間商趁機大量囤積,等到油價上調之後,再進行售賣,從而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這就造成市場需求虛假緊張,在油企減少供應的配合下,國內出現斷油,油荒蔓延也是必然的。
在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看來,此次柴油荒與成品油價格機制的不靈敏有一定關系。近期國內煉油企業對國內油價上調有預期,尤其在需求旺盛期會出現囤油的現象。另外,價格扭曲也會降低煉廠的積極性,而如果國際柴油價格比國內貴,油企成品油出口積極性增強,進口積極性降低,國內成品油的供應就會受到影響。
「國內柴油荒頻繁發生,主要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國內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還存在一定的滯後性,價格不能及時反映市場變化,不利於發揮價格機制在調節市場供求方面的基礎性作用;二是國內石油煉制能力未得到有效利用,表現為地方煉油企業無法獲得足夠的原油資源,地方煉廠開工率長期偏低。」
而這一次,民營石油企業的目標顯然更明確,在國內市場屢屢出現油荒時,以趙友山牽頭的民營力量則將籌碼直接對准了俄羅斯的成品油。
石油商會執行會長錢其連表示,「柴油荒的原因是利益集團的壟斷,從根本上來講是國家的石油政策和體制。」而石油商會執行會長齊放說:「如果現在有條件放開市場,成品油價格比現在至少要降低三四成」。從高層到基層,從精英到百姓,都希望國家放開油企市場剖解油價瘋長,高層應該對「兩桶油」忍痛割愛;讓「兩桶油」搏擊競爭,有助於「強身健體」邁向更高、更強;這才是真正的、健康的關愛。
當前,國際原油市場並沒有發生動蕩,國內市場也沒有大的跌宕,但卻出人意料地出現了「油荒」現象,這是值得深思的。為什麼國內的市場會出現如此讓人始料不及的局面,成品油供應缺乏,難道真的是缺油嗎?我看,並非如此。這只是壟斷石油企業制造的一種假像,是壟斷油企「挾供應以令市場漲價」,他們的用心早已是司馬昭之心。
他指出,油源問題是客觀存在的,要解決需「多管齊下」。首先應該調整石油進口政策本身,適當放開對民營企業進口原油流向的限制。「當然,國家不可能完全放開,因為小煉廠目前還大量存在,更可能是規定使用進口原油的煉油廠的規模、產品質量等。」其次,還要考慮成品油的油源,促進成品油加工以及進口。只要有盈利動力,不管是國有石油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會積極生產和進口,油荒問題自然不會出現。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