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樓市入冬》中原:短期二手住宅降價幅度及范圍勢續擴大 @ 2011-11-07T18: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降價 房價 房企 樓市 二手
概念:
在北京,除了昌平,大興、房山、順義、通州等北京幾大郊區也均已出現“底價”樓盤。“作為成交重點和限購最嚴厲的城市,北京房價變動在房地產行業中更具標桿作用”,鏈家地產首席分析師張月認為,因此知名房企在北京價格下調也相對隱蔽和謹慎,但業績壓力並未有所緩解,作用於價格上不僅降幅會繼續增加,降價軌跡也漸趨明朗化。全國范圍內大型房企降價銷售潮雖然是在上海迸發,但預期未來的這種“輻射式”效應將逐漸向北京轉移,並傳遞至其他二三線城市。
面對日益上升的流動性壓力,房地產商似乎有點承受不住了。10月23日上海嘉定區一處樓盤因大幅下調房價,引發已購房業主不滿。部分業主稱由於降價,房子還沒入住已經損失了數十萬。上周,龍湖酈城、綠地秋霞坊、中海御景熙岸等上海樓盤全面降價促銷,其中,不乏綠地、中海、華潤等超大型房企,降價幅度更擴大至20%至40%。這個事情不僅在上海發生,北京、深圳都有開發商在上演著這個降價劇目。
對房地產業來說,「金九銀十」在這個秋季失去了往日一貫的光華,與之同樣黯然的是上市房企三季報。有關統計顯示,以「招保萬金」為首, A 股 47 家上市房企淨利潤環比下降近四成。與此黯然冷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彌漫樓市的降價風潮正在全國熱絡上演。
樓市調控政策的持續壓境終於有了明顯的影響,進入10月以來,各地樓市降價潮風起雲湧,持續惡劣的市場環境下,日前保利地產和嘉凱城兩房地產企業宣布放棄此前公布的定增方案。這無疑使得房企資金環節的窘境進一步惡化。而之前因為資金鏈緊繃而一度「被破產」的綠城中國,日前也傳出終於沒能「HOLD」到底,有媒體稱,馬雲的阿里巴巴集團員工團購綠城項目可享受員工優惠價即9.2折,同時,阿里員工還將獲得0.8個點的內部折扣之外的團購價優惠。看來,房企降價之勢已是當下明智之舉,樓市這個寒冬比以往更難捱。
事實上,開發商後續樓盤降價遭遇老業主抗議並不新鮮。2008年,房價也曾經歷過一波較大跌幅,深圳等樓市投機氛圍較重的城市表現更為明顯。例如,位於深圳關外某樓盤,短短數月里銷售均價從開盤時的13000元/平方米直線下降至8800元/平方米。面對房產價值的大幅縮水,前期購房者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要找開發商理論”。樓市過熱時被掩蓋的諸如樓盤品質差、規劃與實際情況不符等問題,在房價下跌時也漸次成為買賣雙方爭持不下的矛盾焦點。由此,一波“退房潮”、“維權潮”拉開序幕。此後,這些鬧劇隨著房價在2009年再度摸高而消失,最終當初如願退房者卻又因“踏空”而懊悔不已,是為市場波動不定、無法預測的典型例證。
張大偉也認為,在房價下行壓力大、政策長期不明朗的情況下,企業為獲得外部資金保障,必須在公報中維持良好的業績和合理的資產負債率。他表示,未來還將有更多的房企加入降價行列,尤其是追求業績的上市房企。
當前,全國住宅市場持續低迷,降價潮已由北京、深圳等地蔓延至二、三線城市,包括萬科、富力、恆大等龍頭開發商集體拉開房價下跌序幕,有的在售樓盤降幅達到20%。市場普遍認為樓市拐點已經臨近。
    專家介紹,房地產企業的主要資產為土地和房產。理論上說,一旦樓市普遍降價20%,房企資產相應縮水20%,那麼負債率超過80%的企業都可能資不抵債。而如果房企貸款多為長期借款,或許可以挺過這一輪宏觀調控。那些流動負債又占比較高的企業,將是實實在在的高危房企。
21世紀不動產首席分析師常智認為,這輪樓市調控的力度比想象中的更猛烈、更持久,京滬深房價連續三個月停漲,表明全國房價過快漲的局面已得到控制。下一步,只有那些降價動作快、降價幅度大的開發商,能夠回收一定的資金,期望硬扛以求市場回暖的幻想將被市場無情地拋棄。
在這樣一個10月,北京建行部分支行上浮首套房利率,購房壓力直接「砸」向一度支撐市場的剛需族;在這樣一個10月,一線城市上海由品牌房企掀起了一輪降價潮,觸動全國樓市神經;在這樣一個10月,北京樓市繼續呈現以「降」為大勢的市場表現:部分老項目識大勢,降價走量;新盤直接低開入市以免被「架空」;而部分走出獨立行情的高端樓盤,也因性價比突出而取勝。「金九銀十」的面目全非,也令業內對後「銅九鐵十」市場的判斷更加不樂觀。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內地樓市傳統黃金季「變臉」,上海領跌全國,品牌房企最低六折「大甩賣」,北京京郊新盤打折成風,深圳、廣州亦現松動。降價潮引發前期業主不滿,京滬售樓處頻頻上演「全武行」,兩月爆發至少六宗「退房」風暴。專家指,嚴厲調控政策還將持續,周期性「小拐點」已現。
一場由大房企領頭的集體降價促銷戰,打破了樓市的僵局。其中龍湖地產(0960.HK)最為典型。該公司發起的「搶收華東」促銷活動,因其聲勢浩大引發了老業主圍攻售樓處。
「10月至年底這個時間段內宏觀樓市均價還會保持相對穩定,價格不會出現拐點,最有可能會出現區域性的『策略性降價』以激活成交。」同策咨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認為,所謂房價拐點,必須是宏觀樓市成交均價下跌10%或15%以上,且不是由成交結構引起的下跌。四季度樓市表現和未來政策導向轉變密切相關,「明年3月『兩會』出台的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走向、房地產政策都有可能影響未來房地產市場的走勢,因此值得關注。」
「在當前樓市拐點初露端倪的關鍵時期,價格博弈已然白熱化。房企降價仍存顧慮。在當前滯銷現象增加、有效需求減少的情況下,降價未必能帶動成交量的回升。同時房企也要為後續推盤留有價格空間,不敢進行較大幅度降價。」張月告訴記者,一些資金鏈緊張、但尚能良性運轉的企業,降價的意願並不大,開發商也仍存逐利心態。
世聯地產研究總監王海斌表示,目前市場出現的特價房、一口價房這一優惠趨勢將演變為普遍性的降價潮。深圳德思勤置業總經理葉世育則認為,樓市成交量拐點已經確立,接下來將不可避免地出現房價拐點。
隨著10月份最後一周的結束,樓市的「金九銀十」也即將宣告結束,或許就今年而言,這一黃金季就從未開始過。伴著資金鏈緊張、政策松動無望、保障房的沖擊、商品房存量的激增,未來的樓市可能面臨著更加嚴酷的挑戰。銀行對首套房利率上調,也給不少具備「剛需」的購買者帶來了不小的心理壓力,也使申請房貸的用戶大量減少。即便如此,政府表明態度,對此輪房地產調控的決心並沒有放松的跡象。在未來,相信將會有更多地房企加入到打折促銷的行列中,房價整體下行將會成為未來樓市發展趨勢。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