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日本財務大臣:不排除干預匯市的可能 @ 2011-10-26T1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日圓
概念:
日本財務大臣安住淳表示,政府將增加匯市干預基金15萬億日圓,以便在需要再度干預市場遏制投機資金推高日圓時有更大的操作空間。他還稱,將加強對外匯市場的監督,並將靈活地監控投機活動。 不過市場人士對日財相的講話反應不大,因未見任何實際行動。
美元兌日圓盤中一度觸及75.73日圓的新低,這令投資人擔心日本當局可能為抑壓日圓升值而干預市場。日本財務大臣安住淳24日稱,將針對匯率的過度和投機性波動采取果斷措施。
日經225指數下跌,據道瓊斯通訊社26日報導,立花證券運營長Kenichi Hirano稱,日經指數晚些時候可能跌至8,600-8,640點,未來幾個交易日跌至8500點。日圓再度觸及歷史高位後,投資者也在關注日本政府當局是否將入市干預,日財相26日再度表態若有必要將入市干預,但拒絕就干預時間安排置評。日經指數午盤跌0.6%報8,705.82點
分析師還表示,二十國會議聲明包含著抑制外匯市場過度波動及無序走勢的內容,可能被視為在未來日圓再度飆升時進行干預的信號。但他認為,日本出口商和其他投資者在78.00日圓附近設置的大量沽售指令將使得美元兌日圓暫時受阻。他預計,若美元兌日圓若上漲,則歐元兌日圓可能升至107.50日元附近,但獲利盤將抑制匯率大幅上揚。
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曾在8月4日宣布,將其用於購買資產和發放低息貸款的特別基金總計擴大10萬億日圓,以減輕日圓走強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在日本央行干預匯市之後,美元兌日圓一度升至80.00上方,但之後數日內便回落至77.00下方。
綜合媒體10月17日報導,歐市17日早盤,受日本入市干預預期打壓,日圓兌主要貨幣全盤走弱,美元兌日圓大幅拉升,觸及日內高點77.47,歐元兌日圓觸及五周高位,至107.60水平。
加之近兩個月來,美元兌日圓一直處於76.00關口上方,隨時有下測8月19日低點75.96的風險,日內當局增加了干預市場的資金規模,市場擔憂日本當局的可能干預舉措,美元兌日圓由此受到支持。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擴大干預資金“不過是一種姿態”。若美元兌日圓觸及紀錄低點且跌勢劇烈時,日本可能干預,但不認為日本今天干預的可能性要高於以往。日圓匯價將將繼續受歐債危機以及美元走勢的影響。
後市走勢方面,澳洲聯邦銀行(CBA)貨幣策略分析師Joseph Capurso稱,不要期望美元兌日圓本周出現太大波動,預計匯價將在76.00-77.00窄幅區間震蕩。Capurso指出,“本周美元兌日圓表現將非常平穩,因日本央行入市干預的預期支持匯價,同時全球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打壓匯價。”
據道瓊斯通訊社17日報導,日本大型銀行資深外匯交易商表示,如果日本政府推出新措施抑制日圓升值的話,則美元兌日圓有望升至77.50日圓。據日本官員上周末透露,推出新措施的時間最早在本周,而二十國在周末期間發布的聲明也支持美元兌日圓。二十國會議聲明包含著抑制外匯市場過度波動及無序走勢的內容,可能被視為在未來日圓再度飆升時願意進行干預的信號。但日本出口商和其他投資者在78.00日圓附近設置的大量沽售指令將使得美元兌日圓暫時受阻。歐元兌美元將徘徊在目前水平附近。若美元兌日圓若上漲,則歐元兌日圓可能升至107.50日圓附近,但獲利盤將抑制匯率大幅上揚。
布雷恩警告稱,短期內,美元兌日圓可能跌破75.00關口,盡管日本官方可能干預,但只要匯價保持緩慢下滑,則日本官方大多停留在口頭上。預計在2012年上半年將繼續圍繞在78.00附近橫盤整理,預計匯價在2012年第三季度升至84.00,而2010年年底將升至90.00。
此前日本政府采取了應對日圓強勢的新措施,並為震後重建制定了追加預算案,投資者並不排除日本當局進一步采取措施入市干預的可能性。德爾塔證券(Deltastock)技術分析師表示,美元兌日圓20日觸及77.05阻力後回落,後市仍看跌,下行目標指向76.30和75.95。
與此同時,美元兌日圓在21日跌至75.78日圓的戰後低點後反彈至76日圓上方。交易員們表示,只要美元兌日圓不出現大幅下跌,日本就不太可能立即拋售日圓干預匯市。24日早盤時段,日財相安住淳再度表態,日圓21日大幅上揚完全是受投機性操作所致,並且日圓匯率根本就沒反映經濟基本面,若日圓匯率波動,日本政府將對外匯市場采取果斷舉措。
另外,美元兌日圓及瑞郎也紛紛下跌,其中美元兌瑞郎本月首次跌破0.90關口,下探至0.8950附近低位,美元兌日圓也一度跌至本月低點76.32,雖然目前遭遇逢低部分買盤,因二者尤其日圓匯率均有各自政府入市干預風險。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