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經濟洩密案很「高調」 意在警告外媒 @ 2011-10-26T0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經濟數據 洩露
概念:
如何防范此類洩密行為?「嚴厲打擊洩露經濟數據的違法犯罪活動,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國家保密局新聞發言人杜永勝表示,中國將建立涉密經濟數據專項督察制度,實行重點督察、專項檢查。據介紹,將會同組織人事部門制定專門規定,突出對接觸、知悉涉密經濟數據人員的政治條件和資格審查;進一步完善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與其他部門查處涉嫌洩露國家秘密案件的協調機制,嚴厲打擊洩露經濟數據的違法犯罪活動。
【明報專訊】中國重手打擊備受關注的宏觀經濟數據洩密案,國家統計局和中國人民銀行兩名官員洩密罪成,分別被判監5年和6年。最高人民檢察院與國家保密局昨日聯合通報案情,指相關官員違反保密法規定,先後多次將尚未對外公布的涉密統計數據,洩露給證券業人員。4名涉嫌的證券業從業人員亦遭起訴。
國家保密局新聞發言人杜永勝表示,重要經濟數據屬於國家機密,洩露後將會給國家安全和利益造成危害。這兩起案件反映了一些經濟部門在涉密經濟數據保密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如關於密級確定、知悉范圍限定、解密時間控制、涉密人員審查教育等,都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需要加強和改進。
內地兩名前官員近日因洩露機密經濟數據被判刑。此舉顯示內地承認其寬松的金融法規存在缺陷,並向想要鑽漏洞的記者發出警告。
據新京報10月25日報導,去年5月以來,中國宏觀經濟數據多次被洩露,引發廣泛社會關注。記者24日獲悉,目前,該案件已立案偵查6件6人,有兩副處級官員因此被判刑。國家統計局辦公室秘書室原副主任孫振和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貨幣金融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伍超明因故意洩露國家秘密罪分別被判刑5年和6年。
他表示,在近期發生的涉密經濟數據洩露案件查辦過程中,有關部門確實發現了一些不正常的現象。比如有的境外媒體偷梁換柱,夾帶私貨,以引用我政府官員在某些公開場合發言為名,將我涉密經濟數據對外披露。還比如,有的境外媒體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向我經濟部門和金融證券行業的從業人員核對求證他們的預測數據。
隨著國家統計局干部孫振、中國人民銀行干部伍超明故意洩密案的審結,國家宏觀經濟數據遭到洩露的猜測得到了證實。今天,《人民日報》的一篇分析文章就指出,洩密的官員往往是將宏觀經濟數據洩露給證券從業人員,利用他們指導自己買賣股票、牟取利益。
杜永勝透露,在對統計局和人行兩名官員洩密案的偵查過程中,有關部門確實發現了一些不正常現象。比如有境外媒體「偷梁換柱」,引用中國政府官員在某公開場合發言,提前洩露經濟數據,有些媒體透過對經濟、金融、證券部門核對求證預測數據,這些都是不允許的。
綜合媒體報道,原國家統計局辦公室秘書室副主任、副處級干部孫振因洩露國家重要宏觀經濟數據,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原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貨幣金融史研究室副主任、副處級干部伍超明因違反保密法的規定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兩人均未上訴。
重要經濟數據屬於國家秘密,洩露後將會給國家安全和利益造成危害。國家保密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杜永勝介紹,洩密使政府公信力受到影響,經濟秩序遭到破壞,經濟運行被破壞。有一個明顯的現象就是,經濟數據公布後,股市發生異常波動,在這背後有不公平現象出現。
路透北京10月24日電 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周一發表聲明,稱兩名政府官員因洩露涉密經濟數據被判最高六年徒刑,並指出保護政府公信力的必要性。
最高檢察院瀆職侵權廳副廳長李忠誠24日說,原國家統計局官員孫振因洩露27項統計數據被判刑5年,原中國人民銀行官員伍超明因洩露25項統計數據被判刑6年。國家保密局副局長杜永勝說,孫振和伍超明不但洩露了涉及機密的統計數據,還利用這些信息在股市上獲益。
摘要:2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國家保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原國家統計局干部孫振、中國人民銀行干部伍超明洩露涉密經濟數據案件查辦情況。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