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樓市統計數據現拐點 調控力度還需加強 @ 2011-10-19T11: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房價 城市
概念:
昨日,國家統計局發布「9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發現,與8月相比,9月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7個,持平的城市有29個。9月環比價格下降的城市增加了1個。與上月一樣,近七成城市房價沒有出現上漲。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漲幅均未超過0.3%。
根據偉業我愛我家的最新統計數據,北京2011年1~8月二手住宅成交均價為23709元,而一手住宅則為22038元,一二手住宅價差為7.5%,價格倒掛現象嚴重。以通州、大興、昌平、順義最為明顯。從很多區域樓盤新盤的價格來看,普遍比二手房價格便宜10%到20%。
然而,又有所謂「利益集團」的游說之聲,頻頻冒出,諸如政府再限制下去,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房價再跌落,GDP有低於8%的隱憂等等。值得注意的是,這類聲音正來自於所謂的一線城市的相關利益者,似乎這里房價再跌,中國的經濟就真的到了崩潰邊緣!他們並沒看到中國其他600余個城市正在發生的變化,國家統計局頒布的數據表明,2011年1至7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52420億元,同比增長25.4%,分地區看,東部地區投資增長 22.6%,中部地區投資增長30.5%,西部地區投資增長29.2%,投資分配是均衡的。單就房地產而言,1至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1873億元,同比增長33.6%。其中,住宅投資22789億元,增長36.4%。也就是說,限購是結構性限制,而非系統堵塞。在整體面,投資增長仍然是平穩的。所謂的利益游說者,且放下聒噪之聲,認認真真思考一下什麼才是長久、負責的土地利用之道。
值得注意的是,武漢今年9月房價環比漲幅0.46%,同比漲幅7.9%,樣本平均價格為7416元,樣本價格中位數為7000元。環比和同比漲幅,在10個大城市中表現較為突出。以武漢目前在售的303個普通住宅項目為例,據市場機構統計,近1個月來,價格發生波動樓盤總數為45個,其中價格上漲樓盤數為29個。
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表明,70個大中城市中17個城市價格下降,比8月增加了一個。29個城市價格持平,另外環比上漲的城市中,漲幅均未超過0.3%。
在統計的100城市的價格中,與上月相比,9月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減少2個,環比漲跌幅在1%以內的城市數量共有81個,比上月增加1個。與去年9月相比,全國100個城市住宅平均價格上漲6.15%,漲幅與上月基本持平。總體來看,9月100個城市的住宅平均價格今年首次出現下降,且環比上漲的城市有所減少,同時有近六成的城市同比漲幅在縮小,延續了今年以來價格趨穩的態勢。另外,按100個城市住宅價格的中位數計算,全國住宅價格中位數為5950元/平方米,與8月相比也有所下降。
事實上,在房地產調控政策累積作用下,8月份70個大中城市有46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停止上漲步伐,與7月份相比,價格止漲城市明顯增多。不過,雖然房價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跌趨勢,但與人們期待的「拐點」仍有不小的距離。市場仍然以小幅度、部分樓盤、局部戶型、中小房企降價為主,尚未進入普降階段。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數據顯示,9月中國70個大中城市中,有59個城市房價漲幅同比回落。與上個月相比,9月中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46個城市房價出現停漲或下降。市場方面人士表示,中國部分城市的房價拐點已經隱現。
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9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指數。70城市中有17個城市新建商品房價格比8月份有所回落,其中包括南京市,這已是南京新建住宅與新建商品房價連續第4個月環比下跌。但與一年前相比,房價真正跌下來的只有溫州一市,這也反映出房價在高位運行的總體態勢依然未變。
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9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根據數據顯示,與8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7個,持平的城市有29個。與8月份相比,9月份環比價格下降的城市增加了1個。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漲幅均未超過0.3%。
與此同時,對統計意義上的價格變動應該冷靜觀察,不宜解讀過度。原因有二:其一,今年各地政府首次設立了房價漲幅控制目標。為達目的,一些地方通過將保障房價格納入房價統計、提高預售門檻限制高房價樓盤入市甚至直接限價等措施,完全有望將房價漲幅逐漸“攤平”。其次,在成交量總體偏低的情形下,偶有中高檔住宅批量成交、風吹草動,便會將整體房價明顯拉高,但市場整體並無多大變化。目前房價統計難以完全反映市場的結構變化。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地方政府有政績需求,而購房者尋求避稅、中介機構追求效益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房價的統計數據往往失真,令人們看後一頭霧水。另外從統計內容的劃分上看,目前部分城市對房價的統計口徑是包括了很大部分保障房價格。而保障房價格一直處於比較低的水平,這就拉低了均價。所以與普通市民切實體驗到的房價感覺差距很大。再就是房地產交易過程中,稅費全部由買房一方承擔,這也一定程度上使得實際交易過戶價格低於真實交易價格,也難以反映市場實際價格變化。明確統計局為房價數據的權威出處,避免了之前部分地方出現的,同一價格不同漲幅,甚至有漲有跌「數據打架」的現象。也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完全由這些數據的利益相關方發布數據的弊端。
彭博引述搜房網的統計指出,在中國主要的100個城市,有54個城市房價在9月出現上漲、44個城市出現下滑,全國平均住房價格為每平方公尺8,877元人民幣,比8月份下滑0.03%,但比去年同期上漲6.15%。
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房價統計數據顯示,70個大中城市8月份環比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6個,持平的有30個。與7月份相比,環比價格下降和持平的城市明顯增多。這也是2009年以來首次出現了過半城市房價環比止漲。
增城2011年的房價控制目標是,新建住房價格漲幅要低於增城市年度生產總值增幅(約13%)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約10.5%),即今年增城一手網簽均價不能超過每平米7771元。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今年9月均價已處於目標房價以下。但根據中地行新浪樂居商品房成交報告提供的數據計算,今年1-9月增城一手房均價約為8241元/平方米。換言之,要實現全年調控目標,在今年余下的3個月內,一手房平均房價還要再降470元/平方米,降幅約5.7%。
房地產的調控效果進一步顯現,傳統銷售旺季「金九銀十」銷情冷清。據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九月份七十個大中城市樓市銷售數據顯示,有十七個城市的一手新樓價格按月下跌,較八月份增加一個;另有二十九個城市一手樓價格與上月持平。統計局稱,房價漲勢受控,特別是投機炒樓已被遏制。
統計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月相比,9月份中國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房價格上漲的有69個;但漲幅縮小城市有59個,年增率在5%以內的城市有49個。
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的2011年9月百城價格指數顯示,9月100個城市住宅平均價格年內首次下降,百城住宅平均價格為8877元/平方米,與8月相比下降0.03%,其中54個城市價格環比上漲,環比漲跌幅在1%以內的城市數量共有81個。房地產經濟學家謝逸楓表示,樓市歷經國務院18個月調控,今年首次下降,說明遏制部分城市房價上漲過快趨勢的預期效果正在顯現。房價的實質性拐點,也可能就此拉開帷幕。
中國房地產市場正在降溫已在國家統計數據中清楚體現。根據國家統計局於九月中發布的8月70大中城市房價數據,當月70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及持平的城市數量增加較多,顯示中央房地產調控政策累積作用逐漸浮現。同樣重要是二手住宅價格方面,環比下降和持平城市較上月增加九個。
大陸國家統計局先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月增率下降和持平的城市增至46個。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