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G20強化大銀行風控 IMF增資成PK焦點 @ 2011-10-17T1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歐債
概念:
消息人士稱,G20會議將以制定方案解決歐債危機、確保歐元區穩定為主要議題,本次會議將是G20戛納峰會一個重要准備會議,是向歐元區施壓的寶貴機會。
據香港《蘋果日報》報道,歐債危機陰晴不定,本周起公布第3季業績的歐美金融股前景黯淡,對涉及不少歐債持倉的匯控(005),有證券行便因其歐洲風險的潛在減值,大幅調低其目標價及盈利預測。美資行明富環球(香港)最新報告,將匯控目標價由97.6元「驚人」地降至30元,與09年初集團供股價水平相若。
上周以來全球市場遭遇劇烈震蕩,尤以國際大宗商品和金銀等暴跌為08年次貸危機以來罕見,歐債危機正演變為一場可能隨時爆發的歐洲銀行業危機,甚至引發全球新一輪經濟衰退,全球市場大喜大悲後,將越發“步步驚心”。
港股13日延續漲勢,午後繼續擴大升幅,藍籌成份股普遍上揚,分析師表示,投資者對歐債危機獲得解決轉趨樂觀,提振歐、美股市走高,利多港股表現,加上A股午後續升,及中資金融、地產股漲勢延續,帶動多方士氣,雖然昨日特首施政報告宣布復建居屋,但市場對此已有預期,加上樓市氣氛好轉,帶動地產股等本地股午後走高,助推盤面漲勢;預計恆指短期將上試18,800點區域。
海通國際證券中國業務部副總裁郭家耀指出,雖然G20會議商討解決歐債危機,拯救歐元區的行動似乎有眉目,但最終能否有效解決問題,仍然存疑,加上內地近日經濟數據呈放緩,如出口增長放緩,令內地股市上周五表現欠佳,估計內地本周公布GDP或不會太理想,預期恆指本周先高後回軟,恆指可望上試19200點,在18000點有支持,今日港股或會高開200點。招商證券 (香港)董事總經理溫天納指,美國各企業業績並非全都表現理想,金融股業績表現令人失望,而G20會議是否會出手解決歐債危機,的確仍是未知之數,加上淡友繼續唱淡,港股的基本因素未見有改善,暫時仍未看到港股有轉勢跡象,惟外圍造好下,港股今日料高開,本周可望上試19000點。
歐債毒瘤正在歐元區體內一步步擴散,上周五(7日)惠譽宣布下調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主權信用評級,對歐元區的第三和第四大經濟體施加了新的壓力,而希臘獲得新一筆援助貸款並非板上釘釘之事也加重市場的擔憂。同時,目前幾乎可以肯定,歐洲金融業已經受到其侵害了。
27日亞市早盤,歐元兌美元短暫延續隔夜反彈之勢,上沖至1.3546後遇阻,目前回落至1.3500一線,後市走勢承壓較重。歐洲央行及決策者目前面臨各方施壓,對於緩解歐債的方法不時有消息傳出,但未能得到官方的堅定承諾及切實履新,給市場信心的同時也讓擔憂高懸,歐元的反彈在歐洲“真槍實彈”出膛前恐不能持續。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歐債危機的不斷惡化,不僅令香港市況波動不已,也導致近期多支赴港上市的新股受到波及。原定於昨日招股、擬赴港集資最多近260億港元的三一重工,於本周二突然宣布推遲招股與上市。
一場主權債務危機,充分暴露了歐盟一體化過程中的種種問題。但仔細分析,與其說這場危機真的有什麼難以應對之處,不如說,「各懷鬼胎」的歐元區成員國,根本就沒有以大局為重,好好來應對這場危機。從理論上說,化解歐債危機,至少有三個「殺手鑭」,而且很可能都是釜底抽薪式的,非常管用。
標准普爾評級服務公司19日將意大利主權債務評級下調一檔,另外對於急需新一筆救助資金的希臘來說,20日繼續與歐盟委員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 F)和歐洲央行的監察員進行的談判懸而未決。一個是債務規模大到難以施救的國家出現風險,一個是仍沒有達到施救標准卻急需輸血,顯示歐債危機救援難度正逐步升級。
港股4日繼續回落,午後跌幅繼續擴大,藍籌成份股多數續跌,分析師表示,市場繼續關注環球經濟放緩及歐債危機,拖累歐、美股市續跌,加上投資者擔心希臘債務危機惡化,令港股早盤反彈遇阻、繼續調整,雖然金融、地產股盤中一度超跌反彈,令港股賣壓減低,但歐洲股市開盤後表現疲弱,加上市場繼續憂慮內地民間借貸問題愈演愈烈,拖累恆指午後跌幅繼續擴大,並見29個月低位,預計恆指短期將考驗15,800-16,000點區域支撐。
隔夜受歐債危機擔憂,歐美股市全線回落,非美貨幣在歐洲早盤創出新高之後大幅回來了,並最終都刷新了日內低點,歐元兌美元跌至了1.3520附近,英鎊兌美元跌至1.5600下方,澳元兌美元更是大幅回落至0.9750附近,美元兌日圓仍盤整於76.40附近。雖然昨日芬蘭會議最終以103:66投票通過了歐元區領導人7月份達成的EFSF改革方案。但市場對得到能否在29日投票通過該方案表示質疑,受此影響股市全回落。
事實上,從過去歐債危機解決的步伐上看,歐元區各國遲遲未能推出解決方案,主要是受政治因素所影響;各國均以自己的利益出發,令談判遲遲未能達成共識,因此當在歐元區經濟實力最強的德國以及法國,終於就解決歐債危機的計劃達成廣泛一致,承諾在月底前制訂出綜合性的解決方案的消息傳出,才能使市場真正認為歐債危機將有望解決,而當中的可能方案包括對銀行進行資本重組,以及修改現有歐洲條約以加強歐元區國家的合作。
就因為各國量力而為,可以做幾多由各國自決,可說是沒有具體承諾。日本及中國都表示會買歐債,但面對風險問題,相信就算買,都只是極有限度的購買,總不成大量買歐債,把歐債危機惹火埋身。
本周以來,歐債危機的進展主宰了全球金融市場。由於投資者寄希望於歐元區官員將有效解決債務危機,股市和風險資產價格自低位反彈。不過,當歐元區各國領導人對希臘債務重組條款存在分歧的消息傳出後,股市又重現跌勢。分析人士表示,歐元區尚未就債務危機提出明確的解決方案,全球金融市場將遭遇更多不確定性。
陶冬指出,發生歐債危機的關鍵原因是歐元區國家貨幣的統一性和財政政策的分離性,經濟的統一性和政治及選舉的分離性所帶來的錯位。他認為,解決歐債危機的唯一辦法將是發歐元債,此舉可把歐債的利率拉低,使得發債成本得以持續,但這樣將有損歐洲大國的主權信譽,導致歐債危機進一步蔓延到法國以及德國。
中投董事長樓繼偉在倫敦表示,中國關注歐羅區債務形勢,不過在歐債解決框架不明朗之前不能寄望中國買入高風險的歐債。另外歐洲應去除中國和其他高增長市場對歐洲投資和貿障礙。他又透露,由於英國對海外投資持開放態度,中投在英國有70億美元的投資。
全球股市在經歷過連續五個月收黑後,歐債問題進入10月份看似未有明確的解決方案,但近期政府對於歐債危機的處理態度已轉為積極。單9月份就有三項重要的政策出台:美國總統歐巴馬的4,470億美元就業法案、全球五大央行聯手對歐元區銀行業者注資,以及美國聯准會的扭曲操作。
【明報專訊】由於市場憂慮歐債危機擴大,美國的銀行會因而遭受損失,一眾美國銀行股在周五遭到拋售。其中,摩根士丹利的股價更大跌超過10%。
國際商品市場近期再度異動頻頻,本周初剛有啟穩跡象,隨後兩天又陷入大幅波動。一方面德國總理的承諾以及芬蘭議會通過紓困基金擴容,歐債危機似見曙光;另一方面,歐盟對法德方案卻表示反對。筆者認為,歐債危機道阻且長,商品市場近期的弱勢格局仍難以改變。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