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人民幣FDI上路 國際化跨步 @ 2011-10-15T05: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人幣 人民幣
概念:
而本港作為內地的重要窗口,將會吸引外企來港籌集人民幣資金,促進本港人民幣債券及融資的發展。在資金需求上升帶動下,本港人民幣債息以至存款息口有望提高。匯豐銀行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預期,現時以外幣投資內地的企業,未來將大部分轉用人民幣。他認為,外商人民幣直接投資的新安排,能夠補充本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不足,對本港人民幣發展是一個突破,改變本港以人民幣存款為主的局面,今後可以發展更多貸款及債券。
唐英年認為,香港將在三方面配合人民幣業務發展。包括加強香港人民幣平台,增加人民幣在岸及離岸資金流動;增加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產品及業務種類,進一步拓展清算業務及相關銀行業務及國際層面上人民幣批發業務;以及提升海外對於香港人民幣金融平台的認識。
盡管發展人民幣離岸業務不乏競爭者,但馮孝忠認為,本港根本無需擔心,因為一段日子後,當香港凝聚了人幣結算業務,也無懼第二個人民幣離岸中心崛起,因為人幣結算和支付始終要在港完成,最終香港的人幣支付結算業務都會得益,屆時本港人幣結算中心地位便無可挑戰。不過,他指出,未來香港成功與否,關鍵在於能否協助將人幣推廣出去,例如讓澳洲、東盟國家、歐美及拉丁美洲願意以人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
    在全球貨幣體系動蕩不安的背景下,決策層越來越傾向於加速人民幣國際化。不過日前畢馬威發布的《2011年中國銀行業調查》指出,人民幣離岸市場對沖工具有限、產品及衍生品不足,拖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可見人民幣FDI的推出,不僅可讓本港離岸市場受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亦可提速。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教授宋敏認為,人民幣國際化重點在於其可兌換性、流動性和升值期望,實現人民幣有序、可控、透明回流,拓寬人民幣FDI渠道是促進其國際化的有效途徑。他認為,前期本港人民幣業務發展較慢,主要因為放得不夠開,發行債券的機構較少。「雖然貿易融資開放後,其中一部分可用人民幣進行融資,但總體寬度仍不夠。人民幣FDI一旦開放,一般企業通過債券或銀行貸款,讓錢回到內地,市場就會慢慢做起來。」郭天勇表示,人民幣FDI的開放,是人民幣資本項下開放的一個漸進步驟,標志著人民幣朝可自由兌換的方向又前進了一步。「人民幣FDI開放的一小步,或許可以引領人民幣資本項目下開放的一大步。」他說。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指,經過多月跟內地政府部委商討,亦傾過修訂辦法,終落實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的管理細則,相信新措施可令本港人民幣業務增多,並吸引外資在本港籌集人民幣。
曾俊華認為,本港人民幣債券市場的發展與國家的大力支持分不開,今年8月,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香港公布的30多項支持香港進一步發展的措施中,與金融相關有十多項,充分說明中央政府以具體政策措施鞏固及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而有利於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的相關措施,就占了8項,可見「十二五」規劃所說的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不是空話,而是國家的需要,也是香港的需要。
港交所昨日刊發通函,提醒市場「人證港幣交易通(TSF)」將於本月24日出台,TSF旨在確保人民幣二手股票市場有備用人民幣供應量,但服務只適用於人幣股票,暫不支援人民幣房地產信托基金、窩輪及牛熊證。另外,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下周訪京,就本港的人民幣業務發展拜會內地相關官員及部委。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