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專家稱溫州中小企業利潤遠不夠還民間借貸利息 @ 2011-10-12T15: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溫州
概念:
企業從銀行貸不到款,便轉向溫州發達的民間借貸市場,而跑路或跳樓的企業主或多或少都與民間借貸市場有些瓜葛。溫州模式一直被作為民間金融的試驗田和榜樣,規模龐大的民間借貸為溫州的中小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途徑,同時也自身具備高收益和高風險的特性。
在經歷一段時間發酵後,溫州民間借貸風險似有蔓延之勢。4天前,當地政府開始強勢介入,多部門密集出台政策措施,試圖打出「組合拳」應對。
先看一組數據,今年上半年,浙江省金融機構新增貸款同比少925.2億元。商業銀行對企業貸款利率普遍上浮了20%至30%,高的甚至達到60%。這組數據帶來的後果是,浙江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首當其沖受到了影響,一些在銀行難以貸到款的中小企業,特別是微小企業,不得不轉而求助民間借貸。溫州市經濟學會會長馬津龍說中小企業尋求民間借貸是因為正規金融渠道滿足不了他們的資本需求。
據《南方周末》之前的報道,央行溫州中心支行上半年進行的一次調查顯示,溫州民間借貸市場規模達到1100億元,有89%的家庭或個人、59.67%的企業參與。而來自溫州官方的文件也首次證實,當地民間借貸規模占民間資本總量六分之一左右,且相當於溫州全市銀行貸款的五分之一。其資金來源主要是民營企業和普通家庭的閒置資金。這些錢當中,用於一般生產經營的僅占35%,用於房地產的占20%,停留在民間借貸市場上的資金規模高達40%(440億元)。其結論是,「民間借貸已成為樓市後的首選投資替代品」。
據中國人民銀行溫州中心支行7月21日發布的《溫州民間借貸市場報告》顯示,溫州大約89%的家庭、個人和59%的企業參與了民間借貸。
從今年4月份開始,不斷有溫州的老板「跑路」,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乎高額的民間借貸作祟。坊間傳言,僅8月份,溫州至少有20起以上的借貸人「跑路」。
隨著溫州民間借貸危機升級,關於「溫州有89%的家庭或個人參與民間借貸市場」、「溫州政府求貸600億穩定金融」等傳言甚囂塵上。溫州銀監局局長張有榮昨天表示,「600億貸款的傳言子虛烏有」。他還透露,初步統計溫州有21家銀行在此次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中受到牽連,但溫州銀行業流入民間借貸市場的資金最多不過20億元,溫州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不可能出現明顯上升的趨勢,更不可能突破0.5%。
據央行溫州市中心支行2011年上半年的《溫州民間借貸市場報告》顯示,溫州有89%的家庭個人和60%左右的企業參與了民間借貸,規模約為1100億元,而2010年同期為800億元,這意味著過去一年溫州有300億元新資金湧入民間借貸領域。
中國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在7月21日發布的《溫州民間借貸市場報告》中稱,溫州民間借貸市場規模約1100億元,其中20%被用於房產投資或集資炒房。據統計,到2010年,溫州市百強企業中有50家涉足房地產。
但這種風險不可低估。溫州官方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累計發生民間借貸485.5億元。目前,全市至少已有80多家企業老板逃跑、企業倒閉。據保守估計,平均每一家企業從民間市場借貸達2億元,那麼80家企業就是160億,占溫州上半年民間借貸資金額的33%。溫州一位參與民間借貸的金先生說,企業出逃形成的資金窟窿勢必會進一步加劇融資缺口。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因內地銀根緊絀,引發溫州出現企業倒閉潮,有傳不少溫州企業的資金鏈已斷,市場擔心此或將演變成中國版的次按危機,銀行公司主席兼中銀香港總裁和廣北昨日認為,溫州的民間借貸問題僅為地區性問題,並非普遍情況,與美國次按危機不可相提並論,不會威脅內地銀行體系的穩定。
連日來,有不少外地媒體報道溫州民間借貸時,經常提及「溫州有89%的家庭或個人參與民間借貸市場」這組數據,一時間有關「九成溫州人或家庭參與民間借貸」的消息紛紛流傳。這組數據真實性如何?是怎麼傳開的?昨天,人行溫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長周松山表示,這組數據是一組嚴重被扭曲的數據,前面有多個定語被去掉了,抽查的僅300份樣本,這些家庭是特定監測戶。
新華網溫州10月2日專電 當溫州企業家跳樓、逃跑,企業倒閉這些敏感詞匯頻頻刺激眼球的時候,人們發現,素有「經濟風向標」之稱的溫州,在此次「民間借貸風波」中倒下的企業不僅有產能落後的中小企業,也有曾經風光無限的行業「排頭兵」企業,其中一些企業直至「出事」前仍在正常生產。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劉曉靜 北京報道) 溫州的民間借貸危機日漸發酵,投資重慶樓市的溫州客開始萌發抽資套現的舉動。據內地媒體報道,投資重慶的溫州客開始以七折低價拋售手中房產,更有溫州客一人拿出10套房出售,但這些房源大多並未出現價格大讓步現象。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絕大部分溫州投資客依然在觀望,但在溫州民間借貸事態持續發酵之下,不排除其割肉賣樓。
中小企業難以獲得融資使得民間借貸繁盛。今年以來,溫州民間借貸空前活躍,上半年,溫州當地發生的民間借貸高達485.5億元,是中小企業資金來源的主要渠道之一。
央行溫州市中心支行調查顯示,溫州有89%的家庭個人和59.67%的企業參與民間借貸。據該市經信委監測,溫州市民間借貸的規模已超過1200億元。溫州方興擔保有限公司董事長方培林說,溫州90%的家庭都在搞金融。
有經濟學家稱,民間借貸規模相對較小,對於民間借貸對銀行業及經濟體的沖擊被嚴重誇大,銀行信貸和民間信貸市場的信貸資金同時撤離才更令人擔憂,同時,在銀行流動資金及政府干預的幫助下,溫州商業及賬務重組或將在幾個月內開始。
【明報專訊】地下金融最為活躍的浙江溫州,可說是影子銀行的典型地區。當地民間借貸早已盛行,不過在去年開始的收縮銀根大政策背景下,今年貴貸特別多。本報記者親到溫州直擊,發現民間融資,即使有樓房抵押,月息亦早去到6%以上,亦即年利率達70厘以上,甚至有所謂的小額貸款公司,開價借100萬一周要還20萬利息,較之本港的「大耳窿」還要冷血。然而貴貸實難持久,爆煲是遲早之事,最終民間融資的資金斷裂,負責埋單的還是「百業之母」的銀行。
與此同時,溫州民間借貸引發企業債務危機正在擴散,中小企賴債問題愈發嚴重。民生銀行由於中小企借貸業務較多,昨天股價一路下挫,收市跌10.44%。
中國民間借貸,也就是外媒筆下的「高利貸」,為何會引起如此關注?這與其規模過大有直接關系。香港《信報》援引中國人民銀行溫州支行公布的「溫州民間借貸市場報告」的數據稱,溫州的民間極為活躍,近90%的家庭個人和60%的企業參與借貸,借貸規模高達1100億人民幣。法新社引用瑞士信貸銀行的觀點說,在他們看來,此類非正規借貸市場的規模已高達4萬億元,並以每年50%的速度遞增。
根據央行溫州中心支行監測口徑顯示,一季度各月份溫州民間借貸綜合年利率分別為23.01%、24.14%和24.81%,單季上漲11.91%,比上季度漲幅高8個百分點。同樣在民營經濟活躍的江蘇,民間借貸利率年息甚至高達60%以上,是一年期銀行貸款利率6.56%的近10倍,過高的資金成本已經使很多小企業脫離實體。數據顯示,溫州民間借貸市場規模將近110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近40%。其中,20%左右即220億元,又會通過房地產企業的融資、集資炒房等進入到「房地產投資」,地下金融不僅吞噬了產業利潤,也架空了貨幣政策和宏觀經濟調控。
「老板跑路的根本原因還在於產業轉型升級未能很好地完成。」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浙江大學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史晉川表示,目前的情況跟2007年-2008年初類似,招工難、生產成本上漲、銀根緊縮、CPI高漲,如2008年初高達8.1%,中央提出「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的雙防政策。到2008年金融危機之時,浙江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弊端暴露無遺,但之後為政府救市所「掩蓋」,搭上經濟復蘇的便車,未能利用金融危機的倒逼機制,進行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溫州之所以企業主逃逸高發,是因其轉型升級緩慢,滯後於杭州、寧波等地,高新企業等高附加值產業在經濟中所占比例不高。另一方面,溫州城市化進程相對緩慢,城市要素集聚不強,正規金融方式融資能力不強,而民間借貸活躍,企業資金對民間借貸依賴性強,一旦民間資金本身出現困難,老板跑路多發便成為必然。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