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溫州老板群 借貸爆煲逃 @ 2011-10-02T21: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溫州 老板
概念:
出於對老板跑路的擔憂,有人認為以民營經濟為主導的溫州經濟可能崩盤。周德文的看法是,盡管溫州企業遇到困難,逃走50多家,停工半停工的20%,但至少80%的企業還在正常生產中。
至於「骨牌效應」,公開資料顯示,胡福林是甌海經濟開發區今年以來,第一個選擇跑路的老板。普遍說法是,這多少會對溫州企業主的心理預期產生影響。
9月27日,溫州正得利鞋業有限公司老板沈某從溫州市區順錦大廈22樓家中跳樓身亡,這家產值只有5000多萬的企業,背負著各類融資貸款達1億多元。「估計也是因為投資槓桿出現問題,主業不應該有太大的問題。」周曉康說。
據東方網9月27日報導,近期,溫州頻繁曝出「老板跑路」的消息,地下金融鏈斷裂,「跑路」逃債呈現出種種亂局,很多人將此現象的來源指向「民間借貸」,而溫州大學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胡振華教授認為,這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企業內部的問題,比如運營、投資和籌資方面,他更預測,溫州「老板跑路」現象一段時間內仍會持續。
《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江南皮革」的老板跑了,「三旗集團」的老板也跑了……一宗又一宗企業老板疑似為逃債卷款失蹤的事件接連發生,令溫州這座「借貸之城」正在恐慌中煎熬。
近期,溫州幾位企業老板出了大事,有的走路,有的跳樓,引發了當地金融部門的密切關注。今年4月至今,溫州有80多家企業老板失蹤、公司關門、員工討薪事件,僅是9月,就有25宗。究竟溫州發生了什麼事?
「小企業老早就開始倒了,只是沒有人關注而已」,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透露,經過粗略計算,上半年企業其實停工加倒閉足足有兩成,「幾乎每天都有企業在倒閉」。直到最近「倒閉潮」蔓延到中型企業,「落跑老板」一事才引起多方關注。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浙江溫州醞釀企業倒閉潮,有老板竟然想出「賤招」,中秋節「款待」包括保安在內的所有員工到郊區度假兩天,自己則乘機搬空廠房千萬元設備「走佬」。三百名員工中秋後返工才知「中計」,老板人去樓空,拖欠上百萬元薪金。
今年以來,受國際國內各種因素和自身經營不善的影響,溫州部分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運行困難加大,個別企業因盲目擴張規模、借貸高利資金等原因出現企業資金鏈斷裂的現象。如今,「跑路」成為圍繞在溫州企業身邊的新名詞,僅9月22日就出現9家企業主「跑路」。有報道指出,溫州部分老板因為怕別人誤會自己也「跑路」了,手機每天24小時不敢關機。昨日下午2時許,溫州市政府針對近期溫州地區連續發生的企業主「跑路」現象,召開了「規范民間金融秩序,促進經濟轉型發展」新聞發布會。
近日,一份有關溫州老板的「跑路清單」在互聯網廣為流傳,在這些因無法如期還清民間高利欠款而「跑路」的老板身上,折射出的是當前中小企業的生存之艱。
【文匯網訊】據新聞晨報報道,近日,有關溫州中小企業資金斷裂,眾多企業主紛紛「跑路」的傳聞不絕於耳。作為中國民營經濟的風向標,溫州模式被全國多地追逐和仿效,因此,溫州民營企業眼下的生存狀況備受關注,溫州老板「跑路潮」牽動人心。
據21世紀經濟報導消息,溫州當地的一家網站「柒零三」上的一份名單顯示,從2011年4月至今,溫州共有29家企業的老板出逃,此外還有正得利鞋業的老板於9月27日跳樓。
溫州中小企業的現狀,是中國中小企業生存狀況的一個縮影。隨著新一輪經濟危機危及全球,中國經濟自然難以置身事外。銀根緊縮、用工成本高、原材料價格高漲、限電節能等等一系列制約因素,讓中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舉步維艱,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困擾,面臨的困難甚至於超過了金融危機的2008年。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喊「渴」之聲聲聲入耳,就是沒有引起當局的高度重視,融資難已成為壓倒中小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如果還對幾乎每天都有企業倒閉的現象視而不見,不能正視問題並且努力去解決,企業老板一個接一個地「跑路」,並出現了企業老板跳樓自殺的情況,這也就不奇怪了。
為防止企業老板落跑,溫州市政府已下令各港口、機場等要道全面嚴格把關,但仍有不少漏網之魚潛逃至澳門,不料至目前為止,已有20多位溫州落跑老板闖不過澳門警方法網,先後都被遣返大陸受審。
最近溫州一帶不斷出現民營企業老板因身陷高利貸而導致資金鏈斷裂跑路走人事件.為什麼要借高利貸? 肯定錢不夠用.為什麼不夠用? 是企業發展還是炒房炒礦炒股之類非實體需要?,如果是企業發展,說明目前的貨幣政策對企業確實產生了不利影響,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如果是炒房炒礦炒股,這只能說明相關老板太貪而且還缺乏風險管控意識與能力,大把賠錢還扔了實體這個根基,是自滅死亡,不值得同情.總之,對中小企業融資要按融資性質加以觀察判斷,不能一說這事說怪政策不給力.對於確實因實體經濟並且符合轉型升級保民生需要的融資需求要認真想辦法解決,只不過中國金融按我看有計劃金融和市場金融之分,大批體制內的企業長期享受計劃金融過份的保護與支持但運營效率難言樂觀,還能時不時拿點銀子到市場金融上去謀利,而體制外企業如同在市場金融汪洋中的一葉扁舟無力無助,可憐!現在是從制度層面解決問題的時候了,否則任何小修小補都是沒什麼大用場的,利率政策化要提速,取消雙軌制應該盡快拿出個辦法並且實施.利率市場化確實挺難,但這難字聽了N年了還沒點動靜,理由一大堆,情何以堪 !按我看,這是明知山有虎,不願虎山行,能拖則拖,不是無能就是不做為慢做為所致,真想解決問題再難也有辦法,你說是不?
「柒零三」網站上一份「溫州大老板勝利大逃亡名單」中顯示,從2011年4月至今,溫州共有29家企業的老板出逃。在信泰集團董事長胡福林出逃後,又有溫州龍灣泰爾銅業、溫州五洲軋鋼廠和溫州綜藝鞋業老板9月25日出逃。
中國企業家網9月30日消息,近日,溫州老板集體出逃事態愈演愈烈。據溫州市金融辦統計,截至9月27日,已經有26家企業的企業主「跑路」,涉及金額正在調查之中。對此,9月28日,溫州市委、市政府出台《關於穩定規范金融秩序促進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見》,要求各家商業銀行開始與企業對接,保證溫州企業資金鏈不斷裂。下一步,溫州將組織25支工作組,每組由一位副縣處級干部帶隊,進駐溫州25家市級銀行業機構,協助銀行業做好銀企融資對接,確保銀行業 不抽資、不壓貸。
據第一財經日報9月30日報導,銀行和民間借貸同時催債,令溫州中小民企資金鏈紛紛斷裂;溫州老板“跑路潮”愈演愈烈,當地政府急派工作組進駐銀行,要求“不抽資、不壓貸”,試圖為企業爭取喘息時間。
9月12日至23日,僅10天時間內就有9家溫州企業老板「失蹤」。有網友將今年溫州破產「跑路」的企業老板整理成名單,涉及20多人,50多家企業。網友戲稱「可以開個老板跑路運動會」胡福林的出走,不算最早,但最有震動性,因為信泰集團號稱眼鏡大王,在浙江信用中心的信譽等級是A,也是最高等級,年產值2.7億,是中國唯一獲得馳名商標的眼鏡企業。
新華網浙江頻道溫州9月29日(記者張和平)溫州市委市政府針對當前發生的眾多企業老板失蹤潛逃、企業倒閉、員工欠薪以及多名老板跳樓自殺等嚴峻問題,積極采取措施,與金融機構、公檢法等協同行動,聯合應對民間借貸引發的中小企業債務危機。
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對本報表示,由於銀行和民間借貸同時催債,民企資金鏈紛紛斷裂,近來單是有名有姓的大企業倒閉已有20至30家,不知名的小企業停工或半停工的情況更多,「資金鏈斷裂是企業老板逃跑的直接原因,情況還會繼續惡化」。
【明報專訊】在溫州,高利貸有一個親切的稱呼,叫做「老高」。從龍頭企業的死因、企業主的出逃方式,以及星級擔保公司的盛極而衰來看,「老高」確是壓斷民企資金鏈的最後一根稻草。而溫州老板在夜奔之時,還不忘絞盡腦汁,上演一出挪移大戲。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