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港離岸人幣業務前景俏 @ 2011-09-27T08: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離岸 人民幣
概念:
人民幣境外交易中,香港的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大概占四分之一,新加坡占約20%,略低於香港,因此新加坡積極爭取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台灣因兩岸貿易額的規模與成長快,有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的需要與利基。現在大陸正研究開放境外人民幣直接投資(FDI),並決定在香港試點推動,上海發展國際金融中心剩下約九年時間,這個時間壓力不小,台灣應該要掌握時效,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人民幣業務發展迅速,連倫敦也有意參與發展,陳德霖認為,倫敦加入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非但不會搶走香港作為主要離岸中心的地位,反而對香港有利。他笑說︰「若香港只是發展本土生意,其實可以做得有幾多?」又指人民幣離岸中心將會偏向香港,但不會由香港壟斷;而全世界加快人民幣業務發展,香港可發揮提供支援的作用。
以美元為主的國際貨幣體系危機是中國面臨的主要外部挑戰。面臨當前歐美債務危機帶來的嚴重的儲備資產安全問題,讓人民幣盡快成為儲備貨幣是應對海外風險最為積極的方式。此時推出鼓勵香港離岸市場發展多項新措施,可以拓寬人民幣的海外應用,促進海外人民幣計價產品多元化。疏通人民幣回流渠道,不僅可以促進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建立,還可以為人民幣成為廣泛接受的全球貿易結算和投資貨幣奠定基礎。香港的挑戰在於,不僅要建設人民幣離岸市場,而且要使香港成為人民幣全球流通的中心,起到人民幣國際化的橋頭堡作用。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駐香港戰略分析師 Linan Liu說:「在倫敦設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是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倫敦作為全球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將進一步加強。」他說:「但是,倫敦不太可能挑戰香港的地位。在跨境人民幣交易結算方面香港有無可比擬的地緣政治優勢。」他補充說:「倫敦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很可能只是對新加坡和台北的補充。」
雖然台灣的銀行承作人民幣業務又往前邁進一步,但是銀行手中握有人民幣無法清算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學者也指出,中央銀行雖然宣示將台灣發展為人民幣境外中心列為「努力目標」,但是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才剛起步,台灣要和香港競爭,並不容易。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說:『(原音)人民幣國際化正在進行,香港已經成為離岸中心,在香港還沒有站得住腳之前,台灣要成為另一個離岸中心,對大陸來說多少會有困擾,所以說這牽涉和香港地位競爭的問題,這也為什麼中央銀行過去在這段時間雖然很努力,效果並不是很大。』
以香港為首的離岸人民幣市場漸趨熱絡,成了全球金融業必爭之商機。據了解,外資銀行近期競相推出各類離岸人民幣產品和服務;中資銀行也大舉增設海外分行,盼擴大離岸人民幣業務。
【明報專訊】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早前宣布一系列利好香港金融措施,其中確立可使用人民幣到內地直接投資(FDI),且不設上限,最為矚目。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指出,這一條對於香港成為中國獨有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實現香港金融發展戰略至為重要,因為它會打通本港人民幣資金回流內地的渠道,催生本港更多人民幣融資產品,帶動金融活動,創造就業機會,日後本港人民幣定息產品的息率亦將提高。
劉利剛認為,這是大陸宏觀調控的“洩露效應”,而香港這一人民幣離岸中心正是得天獨厚的政策“出口”。目前香港市場的人民幣貸款利率在2%-3%左右,而企業在境內銀行貸款的利率一般在6%-8%之間,在民間借貸市場,年利率超過60%更是常見。
中央是次明確表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拓展兩地人民幣資金循環流通管道;支持香港離岸人民幣金融產品創新發展,將跨越貿易人民幣結算范圍擴大到內地各省市等,市場預期此舉可進一步刺激在港人民幣資金投資渠道,以及人民幣投資產品數量,對離岸人民幣資本市場的發展起極大作用。
「鑒於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投資者對離岸人民幣產品非常感興趣,金融市場密切關注著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最新政策。」德意志銀行香港分行資本市場部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說,目前離岸人民幣產品的選擇面較窄,但是,業內人士十分看好人民幣業務前景,認為中國會持續、漸進地開放資本項目,人民幣在國際計價、結算以及資本市場中的使用會越來越普及。市場預期,不遠的將來人民幣會成為國際貨幣。新加坡星展銀行經濟學家柯大任表示,人民幣和其他亞洲本地貨幣在國際金融市場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會使亞洲逐步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中國大部份二次出口均通過香港作為中轉,香港自然就成為了天然的離岸人民幣貿易結算地。」他說,同時香港承載了大部份中國對外投資額,並且是最大的外資提供者,這些都是新加坡、倫敦等海外離岸中心所無法比擬的先天優勢。人民幣若能國際化,對香港的金融銀行業務將大有裨益。
畢竟香港只有服務業,人民幣不能只泊在香港,如果有制造業,就能造成資金自然循環,而不是只炒房產。必須要有回流渠道,做大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必須要有制造業支撐,如此錢才有去處。
就在歐債、美債攪得全球股市一陣混戰之際,中國開始出招了!正准備加速人民幣的國際化,被視為下一任中國領導經濟的接班人李克強,日前訪問香港,送給香港一個大禮︱支持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並推動在中國股市推出港股組合的ETF,這被稱為小型的「港股直通車」,令中國的資金可以間接投資港股。這一切的動作,在表面上對台灣似乎沒有直接的關系,但就在兩岸也准備就貨幣清算機制進行合作協議時,人民幣的國際化,在中、長線上,肯定會深層影響台灣。
然而,日本金融業早已跳上離岸人民幣債券的風潮,金融服務業巨擘歐力士(Orix)今年3月首開日資企業發行點心債(香港人民幣債券的別名)的先例,三菱日聯租賃與三井住友租賃也先後跟進。
據了解,英國積極表態爭取倫敦成為境外人民幣離岸中心,中英雙方還同意建立一個合作項目,包括私營部門參與倫敦人民幣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開發等。英國政府甚至表示,支持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特別提款權(SDR)中,展現對人民幣的極大信心。
中國大陸於金融海嘯後的次年四月啟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第一步是開放境內企業用人民幣做貿易結算,例如用人民幣買外國商品,並與個別國家簽署換匯協議,向國際市場放出人民幣,使他國也可用人民幣買大陸貨;第二步是在去年七月開放香港居民與企業設立人民幣帳戶,確認香港做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使境外人民幣市場的資金規模及產品數量都快速發展;第三步則是今年八月中,大陸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問香港時宣布的多項措施,包括人民幣FDI(外國直接投資得以人民幣進行)、人民幣QFII(合格境外投資機構,可將境外人民幣資金投資大陸股市)等,表面上是送給香港的大禮,實質上是在拓寬人民幣回流中國大陸的管道,讓人民幣有出有進,盡管回流數額設限,卻是人民幣擴大雙向流動的重要一步。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