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浙江海寧市委稱晶科能源污染事件基本平息 警方拘留31人 @ 2011-09-20T21: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污染 浙江海寧 事件
概念:
浙江省海寧市袁花鎮9月15號發生抗議企業污染的群體性事件。該鎮紅花村大批村民拆掉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的大鐵門,掀翻現場一輛現代悅動小包車,甚至鎮長的衣服都被撕爛。
【明報專訊】內地近期發生多宗環保和新能源企業排污引致民眾抗爭的事件,包括浙江海寧的光伏(太陽能)企業、浦東蓄電池企業和今次的比亞迪汽車電池廠等。綠色和平環境專家表示,內地的新能源環保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多引進國外面臨淘汰的生產技術,從而造成污染環境。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浙江海寧市日前連續兩天發生警民沖突,當地五百多名村民聚集在一家能源企業門前,抗議企業成污染和企業的保安人員沖突,其後再和到場的防暴警沖突。事件中至少有四部警車被毀,另有八部其他車輛被掀翻。海寧市公安局表示,已抓獲部分嫌疑人,正開展審查工作。
這種應對污染糾紛的方式,此前已經發生多起:前不久,哈藥集團總廠被曝連續近10年對周邊環境產生水、陸、空全方位污染,最終也僅領取了一張123萬元的罰單;2005年11月,我國發生震驚世界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國家環保總局最終也只對涉事企業開出了100萬元的罰單。類似事件不勝枚舉,甚至有輿論批評監管部門存在「罰款創收」的現象,有「養育執法」的嫌疑。
近日,浙江海寧市袁花鎮紅曉村500余名群眾,聚集在浙江晶科能源公司門前,就環境污染問題討要說法。後來,部分人員沖入晶科能源公司,將停放在公司內的8輛汽車掀翻,並造成部分財物損壞的群體性事件。事發後,經公安等部門迅速果斷處置,現場秩序得到控制。這起群體性事件處理的最新進展是,污染企業被要求停產治理,20名違法犯罪嫌疑人被警方采取強制措施。 又是一起群體性事件逼出來的治理風暴。從目前已知的信息碎...... 請在這里發表您個人看法,發言時請遵守法紀注意文明。
近來有關環境污染的消息不斷。就在這兩天,浙江海寧一家企業浙江晶科能源公司涉嫌污染環境引發民眾聚集,上海則陸續關停了4家鉛蓄電池企業。環境問題似乎是四面楚歌,到處告急。
正因為涉及相關污染問題,一旦企業無法做到循環生產及適當的污染源處理,那麼就很容易出現問題。這個事件為國內光伏企業敲響了警鍾,太陽能光伏是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能源,光伏企業需要穩住陣腳、借機苦練內功,不能讓這個朝陽綠色產業蒙受陰影。很多業內專家把今年的市場不景氣看作為產業整合的一個分水嶺,對於一家有長遠規劃的企業或者是當前的上市企業而言,這個時期更需要兩手抓,如果說前面幾年是資本積累的時代,那麼接下來對於大企業走的必將是技術革新之路。中小企業的資源沒法和大企業比,要想和大企業同期發展不被整合兼並,當務之急是要適當減產甚至停產,必要時候裁員是必要的,增強現金流才是度過冬天的王道,先生存下來再談發展。
浙江海寧一家企業浙江晶科能源公司涉嫌污染環境,引發附近民眾不滿並聚集。當地政府目前已要求企業停產。
中新網海寧9月18日電 (記者 古其錚)針對此前發生的浙江海寧晶科能源公司由於涉嫌污染環境引發的群體性事件,18日海寧市環保部門依法對該企業作出處理。
確切地說,記者被打的新聞,已經不是新聞。前幾天,浙江電視台的記者在海寧調查當地袁花鎮的一起企業污染事件,不但記者被打,而且其攝像設備,還被大卸八塊。石川從相關視頻中看到了那些攝像設備的殘樣。
浙江海寧市政府20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稱因污染引發群體性事件的浙江晶科能源公司已經被責令停產並處罰金47萬元。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