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國務院要求大力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 @ 2011-09-20T01: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保障房
概念:
進入8月以來,保障房開工建設步伐遲緩的局面在迅速變化。來自住建部9日的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全國除西藏外城鎮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已實物開工868萬套,開工率為86%。但開工和建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打個樁也是開工。去年的590萬套保障房開工後,是否已完成?住建部迄今尚未發布任何有關保障房的竣工數字。
考慮到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周期一般是2年左右,政府在2011和2012年間每年需要投入的資金約為3260億元,以目前明確來源的3730億元計算,完全可以全部啟動1000萬套的保障房建設。但由於2012年還將有新一批保障性住房開工,2011年開工但沒有完工的保障性住房需要繼續投入資金,兩者疊加,資金需求將在2012年進一步擴大,如果沒有其他更有效的融資途徑,我認為資金缺口將在2012年出現。
為拓寬保障房融資渠道,解決公租房建設收購資金的瓶頸問題,6月30日,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中心成立,市財政一次性注資100億元,這是北京有史以來一次性注資最大的國有企業,也是目前全國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企業。海澱區也是全市首個與市保障房建設投資中心確定公租房建設收購戰略合作的區縣。
只是,保障房的資金分配上,也應做到公正、公開與公平。在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中心提供的保障房建設資金支持下,未來能否有更多數量、更多類型的房企參與進來?《證券日報》記者將為市場持續關注。(證券日報)
8月31日,山東煙台在萊州召開全市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與農村住房建設工作調度會議。記者獲得最新消息,年內煙台計劃建設保障性住房12160套,比去年增長50%以上。截至7月底,今年全市開工各類保障性住房10621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總體開工率90%;新增廉租住房租賃補貼387戶,完成率69%。保障房總體開工率海陽市最高。
雖說住房消費已經進入了市場化時代,但是讓百姓「居者有其屋」,政府責無旁貸。給困難群眾提供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是政府責任的體現。正如上海社科院專家盧漢龍所言,福利分配不是政府對公眾的恩賜,而是一種公共職責的承擔。同樣,保障房供給不是恩賜,而是責任。完善住房保障服務,決心比財力更重要。政府從土地財政中切出一塊蛋糕,下決心壓縮「三公」消費與其他公務經費支出,再向保障房業主適當收取費用,保證保障房按時開工、竣工,並非不能完成的任務。雖說政府大力建設保障房,增加了財政負擔,減少了土地出讓收入,但是給困難群眾提供優良住房保障服務,讓群眾享有基本的居住尊嚴,是政府的本分。
秦虹表示,首先「十二五」期間保障房住房比例一定要大,未來要為保障性住房補欠賬,所以保障房未來大規模建設已經確定無疑。其次,「十二五」期間控制投資性需求的政策也一定會持續不斷堅持和執行。盡管在具體的政策選擇上有很多優化的空間,但總體上控制投機性需求這種政策方向不會改變。
最後,規劃設計准備不足。覆蓋全國的首屆保障性住房設計競賽評審過程能夠反映出,目前各地保障房規劃設計的整體水平不高,功能完善與面積集約之間缺乏有效合理的平衡,甚至出現了高層住宅1梯16戶的不合理方案。這也體現了對保障性住房的規劃設計缺乏高度重視、設計費偏低造成各種投入不夠、對集約型中小套型設計經驗嚴重匱乏等問題。北京市連續兩屆政策性住房規劃設計展覽結果尚且不盡人意,更何況保障房建設任務偏重、財力物力有限的中西部地區。
「建設保障性住房,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但好事要辦好,不能只看樓是不是建起來了,更要看樓的質量過不過硬。」張家口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陳雙慶告訴記者,發現在建保障房出現質量問題後,市有關部門除了把出現問題的項目列為重點監控對象,還加大了對其他在建保障房項目的監控與巡查力度。
南京此一輪保障房建設被媒體稱為保障房建設的「南京模式」。住建委主任周金良介紹,2010年初南京成立保障房建設指揮部,同時成立了全國首家保障性住房建設政府平台,即由城建集團、交通集團等單位共同出資10億元組建保障房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四大片區的建設管理和融資。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