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 淡馬錫減持中行

 < 上一頁     下一頁 > 
相關關鍵詞:減持 , 中國 , 美債 , 美國 , 國債 , 經濟 , 中行 , 雅虎 , 楊致遠
相關概念:
 
中國八月大手減持美債 @ 2011-10-20T07: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美國財政部周二公布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大幅減持365億美元美國國債,這是5個月來中國首次減持美國國債,並創下近年來最高單月減持紀錄,但中國仍是美國最大的債主。 對於中國大規模減持美債,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認為,中國外儲
關鍵詞:減持 中國
概念:
減持美債_大陸大砍三百六十五億美元 @ 2011-10-20T06:
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最新數據,中國大陸八月大幅減持美國國債三六五億美元,持有量降至今年最低水平的一.一三七兆美元,但仍是美國最大的債主。 今年上半年爆發美國國債危機之後,作為美國國債的最大債權國,大陸是否減持美債就廣受關注。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
關鍵詞:減持 中國
概念:
十年來最大規模拋售美債 中國對美國動手? @ 2011-10-19T16:
中國8月大規模減持美國國債,365億美元的減持規模堪稱「十年來最高的水平」,與此同時受歐債及全球股市下滑導致的避險情緒推動,幾乎除中國外的所有海外投資者大舉搶購美債,中國為何要「反其道而行之」大量拋售美債? 根據美國財政部周二發布的月度數據,中國在8月份出售
關鍵詞:減持 中國 美債
概念:
中國8月減持365億美債 @ 2011-10-19T13:
美國財政部18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8月中國大幅減持365億元(美金,下同)美國國債。這是5個月來中國首次減持美國國債,但目前仍是該國最大的債主。 數據顯示,8月中國持有美債1.137萬億元,較7月的1.1735萬億減少365億。中國自今年3月減持92億元美債,已連續4個月小幅增持美
關鍵詞:減持 美國 中國
概念:
《中國要聞》中國8月大幅減持美債365億美元 @ 2011-10-19T10:
《經濟通通訊社19日專訊》美國財政部公布,中國8月淨減持365億美元美國國債。截至8月底,中國持有1﹒14萬億美元美國國債,保持美國國債全球最大持有者的地位。自2010年6月以來,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的規模已連續15個月保持在1萬億美元以上。
關鍵詞:減持 美國 中國 國債
概念:
8月份中國大幅減持365億美元美債 @ 2011-10-19T09:
在過去四個月中,我國已總計增持了286億美元的美國國債,8月間,中國大幅減持美國國債365億美元,結束了此前連續四個月增持的歷史。 美國財政部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外國主要債權人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比前一個月增加,但中國減持了美國國債。
關鍵詞:美國 減持 國債 中國
概念:
應對經濟失速風險 中行建議做好政策轉向預案 @ 2011-10-12T09:
中行認為,如果世界經濟滑坡和國內經濟減速「雙碰頭」,建議做好中短期政策調整甚至轉向的預案,為可能到來的經濟「失速」做好應對准備。 據每日經濟新聞10月12日報導,昨日(10月11日),中國銀行發布的《2011年四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預計,四季度我國經濟增長9.4%左右,
關鍵詞:經濟 中行
概念:
《外企並購》雅虎股價殘傳研私有化,阿里巴巴擬全購尋淡馬錫融資 @ 2011-10-11T14:
經過不少負面消息及管理層變動,雅虎(Yahoo!)何去何從仍是謎。最新傳出創辦人楊致遠有意尋找私募基金幫助,將自己的心血結晶私有化。不過,一直對雅虎虎視眈眈的阿里巴巴集團,亦傳正尋求新加坡淡馬錫(Temasek)融資,先向雅虎購回所持股權,進而全面收購
關鍵詞:雅虎
概念:
阿里收購雅虎多重博弈:馬雲出擊遭遇攔路虎 @ 2011-10-11T08:
阿里巴巴和美國雅虎糾纏六年之後,格局漸漸清晰,但最後一役卻無人敢妄言勝負。 據21世紀經濟報導10月11日報導,上周突然傳出的阿里巴巴試圖並購美國雅虎的消息再有新進展。 北京時間10月10日早間,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透露,阿里巴巴集團目前正在與新加坡國有投資公司淡馬
關鍵詞:雅虎 楊致遠
概念:
阿里巴巴有望回購雅虎持股 @ 2011-10-11T07:
有傳雅虎聯合創辦人楊致遠,有意聯合私募基金將雅虎私有化,並獲另一創辦人David Filo支持。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阿里巴巴(1688)母公司曾多次表示,期望回購集團落在雅虎手上的股權,而在外資協助下,阿里巴巴集團或可得償所願。外電引述消息人士透露,阿里巴巴
關鍵詞:雅虎 楊致遠
概念:
 < 上一頁     下一頁 >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