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 密切關注匯市波動

 < 上一頁     下一頁 > 
相關關鍵詞:干預 , 日本 , 日圓 , 匯市
相關概念:
 
【遠東銀】希臘政府可能倒台,歐元重挫! @ 2011-11-02T12:
日本央行(BOJ)周二公布10月貨幣政策會議紀錄顯示,由於金融市場不穩且歐洲債務問題惡化,日本經濟及物價的下檔風險增加,認為受地震後重建支出和新興市場韌性的支撐,經濟將溫和復蘇,並對強勢日圓和歐洲債務危機發出警告,若經濟復蘇搖搖欲墜,將再度放寬貨幣政策,並有
關鍵詞:干預 日本 日圓
概念:
《地區經濟》日本動用8萬億日圓,以歷史之最干預匯市 @ 2011-11-02T10:
日本央行昨日(1日)公布金融機構存放在央行的最新存款金額,激增7﹒7萬億日圓,至37﹒2萬億日圓(約3﹒7萬億港元),顯示周一干預外匯市場的規模高達8萬億日圓,為歷來之最,比8月份的4﹒5萬億日圓舊紀錄多77%。 不過,《朝日新聞》報道,央行干預規模
關鍵詞:干預 日本 日圓 匯市
概念:
日或進一步干預日圓 @ 2011-11-02T09:
【香港商報訊】日本財務大臣安住淳周二稱,如果投機者推動日圓走高,將在需要額外市場措施時做出適當的決定。安住淳在一次常規內閣會議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正在與外匯市場展開緊張的戰斗。我們將密切關注市場動向,並在合適的時機做出適當的決定。
關鍵詞:干預 日本 日圓 匯市
概念:
避險貨幣擊鼓傳花到誰家 @ 2011-11-02T08:
由於不堪忍受日元升值重負,日本央行終於再度出手干預匯率。10月31日,日本央行大舉拋售日元,買入美元,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第四次出手干預日元。受日本重拳出擊的影響,當天日元兌美元匯率暴跌,並帶動其他非美貨幣和風險資產全線下跌,美元兌日元匯率一度暴漲近400點,
關鍵詞:干預 日本 日圓 匯市
概念:
日發動神經戰_打炒匯 @ 2011-11-02T06:
繼周一展開1年多來第4度的干預行動後,日本當局周二繼續拉高分貝,揚言不排除擴大拋售日圓遏阻升勢,財務大臣安住淳並宣稱在匯市發動「神經戰」,以打擊投機客炒匯歪風,但分析師認為日本政府此舉難奏功。 日本財相安住淳周二於例行記者會上,指責投機客是推升日圓的罪魁
關鍵詞:干預 日本 日圓 匯市
概念:
日本大手沽日圓 或有第二波 @ 2011-11-02T05:
【本報記者黃軍報道】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對於強勢日圓的態度依然謹慎,前日本政府大手入市干預圓匯升值,分析師稱這可能是日本政府史上規模最大的單日日圓拋售干預措施。 日本政府周一出手干預匯市,引發美元兌日圓短時間內從75.65急升至78.95,創兩個月新高。
關鍵詞:干預 日本 日圓 匯市
概念:
日央行31日匯市干預規模為史上最大一次 @ 2011-11-02T03:
日央行數據顯示,31日匯市干預措施的規模約為7.68萬億日圓,為日本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超過了8月4.5萬億日圓的拋售干預措施。 據道瓊斯通訊社11月1日報導,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周二(11月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政府周一(10月31日)實施的外匯干預措施總額大約為7.68
關鍵詞:干預 日本 日圓 匯市
概念:
【Power Capital】歐債危機、利率預期提振美元再受青睞 @ 2011-11-01T19:
周一的外匯市場,美元大幅走高,美元匯率最終收盤在76.50。歐元匯率收盤1.3857,英鎊匯率收盤1.6085。 歐元方面,歐元匯率昨日大幅下跌,以下因素影響近期歐元走勢。 首先是歐元區的經濟前景,據有關經濟部門調查顯示,由於歐元區可能在2012年面臨經濟增長的大幅放緩,
關鍵詞:干預 日本 日圓 匯市
概念:
歐債危機、利率預期提振美元再受青睞 @ 2011-11-01T18:
周一的外匯市場,美元大幅走高,美元匯率最終收盤在76.50。歐元匯率收盤1.3857,英鎊匯率收盤1.6085。 歐元方面,歐元匯率昨日大幅下跌,以下因素影響近期歐元走勢。 首先是歐元區的經濟前景,據有關經濟部門調查顯示,由於歐元區可能在2012年面臨經濟增長的大幅放緩,
關鍵詞:日本 干預 日圓
概念:
美元兌日圓沖高回落傳日本當地銀行買入日 @ 2011-11-01T16:
周二(11月1日)亞洲早盤,美元繼續受隔夜日本政府干預匯市的影響而走高,最高觸及79.01,隨後迅速回落,並將日內低點刷新至78.04;交易商稱78.70-80日圓附近以及79.00日圓左右埋有大量賣單。 交易商指出,有些日本當地銀行在買入日圓,這些銀行今明兩日將外資債券的利息
關鍵詞:日本 干預 日圓
概念:
 < 上一頁     下一頁 >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