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 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

 < 上一頁     下一頁 > 
相關關鍵詞:美參 , 院通過 , 參議院 , 人民幣匯率 , 參院 , 議案 , 匯率法案 , 法案 , 貿易 , 人民幣 , 貿易戰 , 匯率
相關概念:
 
美國參議院通過針對人民幣匯率的法案 @ 2011-10-12T10:
國參議院周二投票通過了針對人民幣匯率的法案,凸顯出美國對其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的不滿。 盡管該法案不太可能最終成為法律,但在中美兩國仍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意見相左之際,參議院的辯論令人民幣匯率問題備受公眾矚目。近些天,中國央行一直干預匯市,以便推高人民幣兌
關鍵詞:美參 院通過 參議院 人民幣匯率 參院 議案 匯率法案
概念:
美參院通過涉人民幣匯率法案 要成法律還有兩關 @ 2011-10-12T09:
中新社華盛頓10月11日電(記者吳慶才)美國參議院11日投票通過了涉及人民幣匯率的法案。此案若要成為法律還需過兩關:獲得眾議院通過,並由奧巴馬簽署生效。 參議院當天以63票對35票通過了這項《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雖然該法案沒有明確指向人民幣,但外界普遍
關鍵詞:美參 人民幣匯率 法案 貿易 參院 參議院 院通過
概念:
美今表決打匯 人民幣飆新高 @ 2011-10-12T08:
不理會來自中國的抗議和白宮的警告,美參院今晨將針對人民幣匯率法案進行最終表決,外界預期,由民主黨控制的參議院很可能通過該法案。對此,中國官方新華社昨發出嚴厲警告,如美國會表決通過針對人民幣匯率法案並成為法律,中美可能爆發貿易戰,令世界經濟衰退。
關鍵詞:人民幣
概念:
美國會表決前人幣新高 @ 2011-10-12T03:
【新報訊】人民幣匯率在美國參議院針對人民幣升值問題進行投票前夕,其中間價一連兩日創匯改以來新高,昨日收報6.3483,較黃金周後復市第一日的周一高103個基點。離岸人民幣走強,昨日一度觸及6.3738。 有交易員認為,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多次提升中間價,或多或少是為了在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 法案
概念:
美參院即將表決人民幣匯率法案 @ 2011-10-12T02:
美國參議院周二(11日)預計將通過人民幣匯率法案,懲罰涉嫌操控貨幣匯率的中國。 法案一旦獲得通過,確定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美國將可對中國進口產品征收反傾銷稅。 由民主黨控制的參議院預計美東時間下午5時30分(格林威治時間2130)表決此案。隨後,焦點轉移至共和黨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 貿易戰 匯率法案
概念:
若美國通過匯率法案 中國將視之為貿易戰 @ 2011-10-12T01:
一項旨在懲罰中國涉嫌操控匯率以取得貿易優勢的法案,於周二將送往美國參院進行投票,增加對中國施壓,讓人民幣升值。 但中國反對該法案,並警告,如果該法案獲得通過,可能引發貿易戰。 即使這項法案通過了參院,仍需經過美國眾院廣泛的討論與投票。
關鍵詞:匯率
概念:
人民幣匯率法案若過關學者:韓元、新台 @ 2011-10-11T22:
美國參議院今(11)日將對「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進行最終投票,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指出,美方對此方案態度較去年的類似法案更為強硬,若真通過,雖將沖擊中國出口,不過在中國出口已有減少跡象下,「威脅性意義大於實質制裁」。 市場皆認為,若法案通過,美國將
關鍵詞:人民幣 匯率
概念:
中美北京磋商 談售武匯率 @ 2011-10-11T13:
中美亞太事務磋商今早在北京舉行,將涉及美國對台出售武器、人民幣匯率等敏感問題。 繼首次中美亞太事務磋商於今年6月在美國夏威夷舉行後,第二次磋商將於11日上午移師北京。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和美國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坎貝爾將共同主持磋商,磋商將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
概念:
美「人民幣匯率案」今日闖關 @ 2011-10-11T11:
當地時間10月11日,美國國會參議院對涉及人民幣匯率的「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進行最終投票。如果這項法案通過,意味著允許美國政府通過增加關稅和限制進口等措施來懲罰所謂「匯率操縱國」。 據國際金融報10月11日報導,當地時間10月11日,美國國會參議院對涉及人民幣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
概念:
警惕人民幣成為美國債務調整的靶子 @ 2011-10-11T10:
中國應加大對資本流動、尤其是短期資本流動的監管,改變人民幣單邊升值的預期,形成人民幣匯率雙邊上下波動的格局。 經濟參考報10月11日刊登評論文章稱,9月下旬,在香港NDF市場,人民幣出現大幅貶值預期。為什麼在外國金融機構紛紛看空中國的經濟和金融體系的背景下,
關鍵詞:人民幣
概念:
 < 上一頁     下一頁 >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