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03329.HK - 公司概覽 |
集團主席 |
譚岳衡 |
發行股本(股) |
2,734,000,000 |
面值幣種 |
股票面值 |
0.0 |
行業分類 |
證券 |
公司業務 |
集團主要從事證券經紀、保證金融資、企業融資及承銷、投資及貸款、資產管理及顧問業務。公司持牌附屬公司從事的受規管活動包括證券及期貨買賣以及就證券及期貨合約提供意見、提供證券保證金融資、就企業融資提供意見及提供資產管理服務。 全年業績: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總收益及其他收入約為1,570.2百萬港元,較2018年的1,484.3百萬港元增加約5.8%。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的利潤約為500.6百萬港元,較2018年的411.0百萬港元增加約21.8%。 業務回顧 證券經紀及保證金融資 集團的證券經紀業務包括代客戶買賣上市公司股票、債券、期貨、期權及其他有價證券。集團代客戶買賣的多種證券產品,主要為聯交所上市公司的股份以及其他種類的證券,包括滬港通及深港通的合資格A股、於中國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B股、美股、債券,以及期貨及其他交易所買賣的證券。期貨及期權合約產品包括恒生指數期貨及期權、小型恒生指數期貨及期權、H股指數期貨及期權、小型H股指數期貨及期權和股票期權。 發展迅速的資訊技術、不斷加強的監管力度、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及不斷湧入的新參與者,都令費用空間持續壓縮,經紀業務轉型勢在必行。集團竭力探索新的突破和發展方向,以應對各種挑戰和傳統經紀業務模式的革命浪潮。 2019年為集團推行「三年資訊科技應用系統和基礎設施戰略計劃」的第二年,集團透過資源投入推進資訊科技實施,並取得顯著效果。於2019年上半年,集團成功推出雙重認證程序以進一步加強網絡安全。於2019年下半年,集團推出「交銀國際服務寶」應用程式,為客戶提供更為便捷、全面的資訊及賬戶管理服務。集團於互聯網貿易平台推出人工智能系統並不斷進行升級改造,從而達至為客戶提供全天候服務。 除改善硬件設施外,集團亦不斷加強財富管理團隊建設,提供全方位顧問服務,以滿足高淨值客戶對於覆蓋多元化產品的投資需求,這些產品包括但不限於交易所買賣產品。在科技力量的輔助下,集團竭力提升客戶在整個服務鏈條的體驗,包括開設客戶賬戶、投資建議定制服務、研究報告傳發、中後台處理及完成交易等各個環節。集團於香港中資基金業協會及彭博聯合主辦的第五屆離岸中資基金大獎中榮獲2019年「最佳券商」獎,亦於2019年「金港股」評選中贏得「最佳金融股公司」獎,體現了市場對集團的表現及價值的肯定。 預期市場波動和資金流向的不確定可能引起流動性風險,集團已採取不同的措施,通過進行客戶篩選及抵押股票的評估以加強保證金融資的風險管理。例如,集團採納靈活的利率政策,通過提供優惠利率吸引優質客戶並從保證金抵押品清單中剔除低市值和流動性低的股票。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證券經紀業務佣金及手續費收入為118.4百萬港元,比2018年下跌47.2百萬港元或28.5%。 保證金融資業務包括向為購買證券而需要融資的零售及機構客戶提供股票抵押融資。 為應對趨升的信貸風險及保證金融資業務的監管條例更改,集團採取了系統措施,雖然預期短期內會對保證金融資業務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對解決股票和客戶集中度的問題取得了顯著成效。 於本年度內,保證金客戶賬戶數目持續增加。平均每月貸款結餘有所下降,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保證金貸款利息收入為228.6百萬港元,較2018年減少188.9百萬港元或45.2%。 企業融資及承銷 集團致力於構建全方位及跨境的企業融資及承銷業務平台,包括為首次公開發售、股票承銷、債券承銷、收購合併、上市前融資及財務顧問等提供諮詢服務,以滿足企業客戶在不同階段的需求。 於2019年,包括由GEM轉主板的公司在內,共有183隻新股在香港上市。新股數量比上年減少16.1%,集資總額為3,129億港元,較2018年增加8.6%。 集團認為新經濟公司將在集資市場持續發揮主導作用,並投入更多資源建立專注於科技、媒體及電訊、醫療醫藥及生物科技的執行團隊,以把握新時代下湧現的商機。於本年度內,集團已完成五個擔任保薦人的IPO項目(涉及不同行業,其中一個屬醫療醫藥行業),當中四個項目為獨家保薦人。此外,集團已完成20個擔任全球協調人及╱或賬簿管理人的IPO項目。債務資本市場方面,集團完成73個發債項目,並成功協助客戶籌集合共約293億美元。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企業融資及承銷服務的佣金及手續費收入為120.1百萬港元,較2018年的59.9百萬港元增加60.2百萬港元或100.6%。 資產管理及顧問 集團提供全方位資產管理產品,包括公募及私募股權基金、全權管理賬戶及投資顧問服務。除香港外,集團亦透過位於上海的交銀國際(上海)及位於深圳前海的交銀國際(深圳)於中國內地提供資產管理服務。 集團的核心價值為向個人及機構投資者提供綜合投資解決方案及最佳服務。除傳統投資外,集團亦為投資者提供其他種類投資。集團透過於香港、上海及深圳的機構,建立跨境資產管理平台,緊握中國內地投資增長的最佳時機。專注投資於人工智能、新型材料、生物製藥及新一代資訊科技的同時,集團亦為投資者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包括但不限於物色投資、項目架構、全價值鏈融資及稅務安排。於集團的深圳資產管理平台下,集團於2019年初推出專注於雲技術的私募基金。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科技創新板(即「科創板」)正式開板前,集團在上海從事資產管理的全資附屬公司與交銀國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設立名為交銀科創股權投資基金的合夥企業。截至2019年12月31日,該新設立基金項下的投資涵蓋雲計算、大數據及生物醫藥行業,該等行業為科創板的支柱行業。 多元化的產品是集團資產管理業務的基石。於2019年12月31日,集團的資產管理規模約為27,437.4百萬港元,較2018年12月31日的24,810.9百萬港元增加約10.6%。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資產管理及顧問服務費收入約為125.9百萬港元,其中包括管理費收入59.3百萬港元,以及顧問服務費收入66.6百萬港元。 投資及貸款 集團的投資及貸款業務包括股權及債券投資,公募及私募基金投資,以及提供結構性融資及企業貸款。集團致力於在投資回報與可承受風險之間達致平衡。 股權投資方面,集團主要投資從事創新技術、生物技術、醫療保健行業及其他新經濟行業的公司,並為該等公司於香港、中國內地或海外公開上市制定清晰計劃。當中若干投資目標乃獨角獸公司,具有廣泛市場認可度及強勁增長潛力。 根據集團的投資目標,集團力爭實現固定收益投資與結構性融資業務的最佳分配。得益於優質底層資產及特定結構,集團降低了市場風險並加強了抵押品控制。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貸款及墊款利息收入為92.7百萬港元,較2018年的79.6百萬港元增加約16.5%。自營交易收入為690.2百萬港元,較2018年的587.5百萬港元上漲約17.5%。 研究 集團的研究團隊對全球經濟環境、金融市場和主要行業有著深厚的認識和見解,對行業和個股基本面有全面的分析和預判,於香港、中國內地及海外市場的機構投資者中獲得高度評價。2019年,集團在專業金融機構服務大獎評選中,榮獲「2019專業傑出研究團隊服務大獎」。公司研究部主管、首席策略師洪灝先生當選第一財經「2019年度機構首席經濟學家」。於2019年12月31日,公司研究團隊在香港、北京和上海有約40位策略、行業分析師和專業人員,其中大部分持有碩士學位以及CFA、CPA等專業資格,並擁有10年或以上相關行業的工作經驗。集團覆蓋約140隻上市股票,包括多個新經濟和傳統板塊。 集團的研究團隊擁有優秀的投研能力,不僅為市場提供前瞻性的解讀,亦與公司其他部門協同合作,實現收益與風險的最佳平衡。集團的宏觀策略研究,以嚴謹的量化模型與領先熱點的時效性,走在市場前沿;開創了新的經濟週期和850天移動均線理論的研究先河。本年度內,集團的研究團隊致力於創新,與金融科技結合進一步強化研究能力,從而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重點提升項目包括:引入人工智能翻譯系統,實現中英雙語版本同時發佈,強化研究報告發佈效率;實施研究報告加密流程,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管理;開展內部培訓課程,全面提升員工的專業技能和知識架構;及增加與媒體和投資者的互動與交流,促進公司整體形象的提升。 業務展望: 2020年,是世界經濟面臨嚴峻挑戰的一年。新年伊始的新冠疫情「黑天鵝」已大規模爆發。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效仿中國,以暫停經濟活動的高昂成本為代價阻止疫情的蔓延。生產活動的停擺、供應鏈的中斷,正不斷加深經濟創傷的程度。衰退恐慌情緒不斷升級,引發全球資產暴動;風險資產崩盤,而避險資產交易已極度擁擠。隨著危機愈演愈烈,全球央行協同寬鬆,發達國家加碼資產購買計劃,美聯儲緊急降息至零利率。然而,集團不得不警惕,面對任何可能的衰退時,處於非常規貨幣政策與巨額負債困局中的發達經濟體已沒有多少刺激空間了。在疫情陰霾籠罩之下,全球經濟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 2020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之年。中國經濟已告別「高增速」時代,向高質量發展邁進,但短期的階段性波動難以避免。新冠病毒的爆發造成中國經濟的暫時停擺,服務業大幅減收,工業生產亦受抑。但疫情的爆發只能暫緩,並不能改變經濟週期的運行趨勢。在「穩增長」的政策組合下,中國釋放充裕流動性並增加財政支出,緩解其對經濟增長和企業盈利帶來的負面衝擊。然而,海外疫情的蔓延不斷壓縮外需市場,全球衰退更會引發市場共振。外圍的不確定性,為中國經濟的復甦帶來更多挑戰。由於出口與消費在短期內難以恢復,投資將成為維穩增長的主要推動力;蘊含新動能的新基建產業,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展望未來,面對不明朗的外圍因素和充滿挑戰的經營環境,集團亦看到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長期趨勢沒有改變。同時,經濟發展方式和增長動能加速轉換,長三角、大灣區等區域戰略、科技創新發展帶來一系列新的機遇。在挑戰與機遇共存的不平凡的庚子年,集團將保持以「穩中求進」為總基調,通過更加審慎的風險管理,應對外圍市場可能出現的巨大衝擊。集團將堅持客戶至上,聚焦價值創造,強化科技賦能,協同發展持牌業務與資產業務,走高質量規模發展之路,並將進一步完善內控機制,以更加自省和謹慎的內控,平衡風險與回報,實現規模、質量、效益的均衡發展,致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和區域市場競爭力的財富管理金融服務機構,努力為客戶與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 |
資料來源於上市公司財務報表
|
We've noticed you're using an ad blocker
We spend millions of dollars each year so you can access, for FREE, the highest quality real-time quotes and charts. This is made possible only thanks to the advertising on our site.
To continue using 88iv.com, please allow this domain on your ad blocker.
We are thanksful for your decisive action.
This notice will be shown again every hour.
Close This Wind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