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寧漢豪:北都發展將有更多便利市場措施 積極探討「按實補價」 @ 2025-04-02T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北都 片區開發
概念:發展北都 , 北部都會區片區開發試點
發展局去年11月公布位於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粉嶺北新發展區及新田科技城「片區開發」試點資料。政府表示,在北都采用「片區開發」模式是新嘗試,希望收集市場意見和建議,以敲定日後公開招標的細節和條款。
「片區開發」是北部都會區創新及多元的發展模式之一。在「片區開發」下,政府會揀選具規模的地塊,包括具商業價值用地和公共設施用地,由招標投得項目的發展商綜合開發,以期更好使用私人市場力量,提速建設北部都會區,並減輕政府的財政支出。發展局將全力推展三個「片區開發」試點項目,計劃在今年下半年起至明年陸續為三個試點進行招標。
北部都會區三個「片區開發」試點今日截收意向書。 高力香港研究部主管李婉茵認為,遞交意向書的反應,反映市場對片區開發的興趣,有正面及積極的信號。但她指,片區發展難度在於綜合規劃各類型設施,包括住宅、人才公寓、創新產業用地及區內道路平整與基建等。 她指,片區開發規模龐大,項目周期長,對各階段資金回籠及融資需求有更多風險考量。她建議政府及早落實較早前針對「公私營房屋比例」的靈活安排,以及土地投資可分期繳付的可行性細節外,就項目融資安排上可充當擔保人角色,在目前相對高息環境下,為發展商緩沖風險。 仲量聯行估價諮詢部主管區建強表示,北都是香港未來重點發展地區,亦可能成為未來增長動力的火車頭。但目前商住樓市前景仍未明朗,住宅新供應仍龐大,建築成本及利息高企,預料發展商無論競投片區或其他土地,均不會如以往般積極。 他又認為,北都開發采取新模式,應由產業帶動,吸引產業落戶;亦應思考有經濟活動後,再配合基建,給予發展商更多信心,地價亦會向好。
北部都會區三個片區開發試點,當局最後一天接收意向書。新世界發展、華懋等最少十個財團遞交意向書。政府目標今年下半年起,陸續為三個片區招標,稱今次招收意向是希望搜集市場的意見和建議,以敲定日後招標的細節,歡迎發展商提出建議,以善用片區開發模式。發展局曾指,片區開發在內地深圳、上海較常見,由財團自行投放資源興建基建和社區設施,可更早動工建屋,地價會比傳統發展模式低,但因加快發展,政府亦可提早獲得賣地收入。【延伸閱讀:「片區開發」模式】行政長官在《2024施政報告》中提出試行「片區開發」模式,加快北都建設。政府會揀選具規模的地塊,當中包括具商業價值用地和將會提供公共設施用地,由招標投得項目的發展商綜合開發,加強企業參與香港重要發展並使片區提速落成,同時減輕政府的財政支出。三個「片區開發」試點位於: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占地約12.5公頃粉嶺北新發展區占地約15.9公頃新田科技城占地約18.6公頃政府在2024年12月31日展開市場意向調查,為期三個月,邀請有興趣人士就三個「片區開發」試點提交意向書,政府的目標是由2025年下半年起至2026年期間陸續為該三個「片區開發」試點展開招標工作。資料來源:發展局
為加快北都發展,政府積極利用市場力量,采用更多元發展模式發展北都。發展局邀請市場就片區開發試點提交意向書,中午截止,現場所見有多個發展商遞交。
另外,高力香港研究部主管及零售顧問諮詢李婉茵表示,是次意向書邀請的反應,反映市場對於片區開發的興趣,有正面且積極的訊號,有意配合政府於土地革新的規劃及參與北部都會區,達成融入國家大局,香港產業升級轉型的決心;然而,片區發展的難度在於綜合性規劃各類型設施,包括住宅、人才公寓、創新產業用地及區內道路平整與基建等,項目要得以成功,關鍵除了發展商的規劃遠目及經驗外,片區外的基建連接,同樣極為關鍵,目前就北都相關並已規劃的主要建設,例如北部公路、北環線及其支線等,預期完工日期均離實際設施啟用日期有所滯後,如此除了令發展商對投標意欲保守外,更增加發展時人手及物流的難度,建議政府在項目的推展上,同樣以全速配合的態度,與業界保持步伐一致,實現願景;同時,為了吸引更多市場力量參與,建議政府在規劃上賦予私人業界更大的自主權和靈活性,以便更好地滿足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
除此之外,林智文提及2024年施政報告「在北都試行『片區開發』模式」,突破以往發展模式,選用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粉嶺北新發展區和新田科技城區域內3個約10到20公頃的片區作為開發試點,讓發展商整體發展,除私人物業外,也為政府平整用地和提供公共設施及公園道路等,利用市場力量加速「三通一平」。他表示,政府於2024年12月31日邀請市場就該項目提交意向書,計劃在今明兩年為這些片區陸續招標。政府最新消息顯示,截至3月31日,「片區開發」試點項目合共收到22份意向書。
發展局邀請市場就北部都會區3個「片區開發」試點提交發展意向,昨日截止共收到22份來自本地和內地發展商的意向書。在當前樓市不明朗、外部不確定性因素增多的背景下,發展商參與北都區開發反應正面,顯示發展商看好本港樓市和整體經濟前景。北都區采取「片區開發」模式,除了提速提量發展土地外,更重要的是推動產業發展,政府、發展商及北都區重點發展產業的持份者,需要加強合作,做好前期規劃,同時要有跨境合作思維,科學合理進行產業布局,令北都區成為香港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新引擎。
發展局就北部都會區3個「片區開發」試點招收意向書,並於今日中午截止。發展局公布,合共收到22份意向書。據悉,恆地(00012)、新地(00016)、新世界發展(00017)、信置(00083)、長實(01113)及會德豐地產等均有入標。 (BC)
意向書邀請文件就每個試點的「基線情景」說明具體發展要求,方便有興趣參與開發的企業提出意見。此外,政府歡迎市場提出創新可行的建議,以善用「片區開發」模式,在北都產業發展有更深入和實質的參與。(SL/DA)(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鍾。沽空資料截至 2025-04-02 12:25。)
就今日截收意向書的北部都會區三個「片區開發」試點的反應,仲量聯行估價諮詢部主管區建強回應表示,北部都會區為香港未來重點發展的地區,亦可能成為未來增長動力的火車頭,首個片區截收意向,獲不少發展商遞交意向書,屬意料之內。然而,目前商住樓市前景仍未明朗,住宅新供應仍然龐大,建築成本及利息仍然高企,發展商無論競投片區或其他土地均不會如以往般積極。
發展局最終共收到22份意向書,據知恆基、新地、新世界、會德豐地產、華懋、信和置業、太古地產及長實等亦有提交。會德豐地產副主席兼常務董事黃光耀昨日表示,北都區緊接港深創新科技融合發展地帶,集團在區內擁有發展項目,長遠看好北都區的發展。該集團已就三個試點遞交意向書,接下來對各個片區發展均會展開研究。
政府早前物色了3個分別位於洪水橋新發展區、粉嶺北新發展區,及新田科技城的「片區」試點,每個試點均有住宅、產業和公共設施土地。政府首個片區招標目標在今年內推展,其中粉嶺北及洪水橋已經完成收地,相信可於今年尾招標,北都試點則料明年才能招標。
政府在北都推出「3個片區」發展以作為試點,其發展規模龐大,他形容目前是「摸著石頭過河」,由於現階段片區正招收意向書,並於3月底截止,屆時就了解本地、內地甚至海外大型發展商或財團,對區片及其發展模式興趣,將為日後招標給予更明確發展方向。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