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東方日報產評】華經濟乘風破浪 鞏固根基抗跌宕 @ 2025-01-18T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經濟 中國 增長
概念:內地去年經濟增長
他指,中國的人均GDP於2019年相當於美國GDP的22.6%,參考歷史上,德國、日本及南韓的人均GDP分別占美國相若比例,其後16年的年均經濟增長可達到8%甚至更高,因此相信中國於2019年至2035年的年均經濟增長亦可達到8%。
中國經濟|內地2024年成功「保5」 全年GDP初步達134萬億 第四季增長5.4%勝預期
康義對中國2025年的經濟發展充滿信心,因為2024年四季度經濟回升,同比增長5.4%,「市場活躍度和預期持續提振,推動經濟持續向好的積極因素不斷累積增多,這些為2025年經濟向好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盡管外部環境變化帶來不利影響可能加深,但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勢也沒有變,有利條件強於不利因素,發展「時」和「勢」依然占優。隨著積極因素累積增多、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不斷壯大、一攬子政策效果不斷顯現、相關改革舉措穩步落地,中國經濟持續向好有基礎、有動能、有支撐、有活力。
其中東部地區繼續發揮了「壓艙石」的作用。全年進出口34.95萬億元,增長5.4%,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79.7%,合計進口了全國超過85%的原油和消費品,出口了8成以上的勞密產品、家用電器和鋰電池。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不斷加速,灣區內地9市進出口增長10.1%,拉動全國進出口增長1.9個百分點。東部地區也是海洋經濟發展的先鋒隊,船舶出口增長60.8%,海上鑽井平台出口增長1.2倍,二者占全國的比重都超過9成。
正在閱讀:增長「引擎」動力足!多領域「火熱」數據點「亮」中國經濟
林毅夫表示,按購買力計算,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國內市場。他認為,中國能在2019年至2049年間實現年均4.5%的增長率,並且將繼續每年為世界經濟貢獻約30%的增長率。
富達國際亞洲經濟分析師劉培干表示,為解決內需疲弱問題,近年中國內地政策方向轉為實現更平穩及可持續增長,並專注於消費和高端制造業發展,預期未來的經濟復蘇將主要受到國內消費所驅動,特別是耐用消費品。全球經需求放緩,工業活動及出口面臨挑戰,她預期中國去年整體經濟增長介乎4.9%至5%,當中有部分源於去年第四季出口表現較好,以及當局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的帶動。
渣打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恆預計,本港今年經濟增長2.2%,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即將上台,美國高息環境較預期長,但相信聯儲局今年有空間減息一至兩次,加上本港繼續受惠中國經濟政策支持,如今年經濟仍增長2.2%屬不俗表現。
穆迪分析公司經濟學家哈里·墨菲·克魯斯(HARRY MURPHY CRUISE)向法新社表示,2024 年的經濟增長率數據將略低於北京「5%左右」的目標,可能「足夠接近官員宣稱的成功」。去年年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剛剛重申了該增長率目標。
路透調查顯示,內地去年經濟增長估計4.9%,今年或放緩至4.5%,明年進一步減慢至4.2%。市場普遍預料,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將繼續定於5%左右,以更好引導預期,提振信心。
13日,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內地2024年全年進出口總值達到43.8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5%。中國外貿經受住多重挑戰,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會上透露,貿易伙伴方面,2024年內地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22.07萬億元,同比增長6.4%,占內地進出口總值的比重首次超過50%。其中,對東盟進出口增長9%,內地與東盟連續5年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大公報記者 朱燁、李暢北京報道
內地去年經濟按年增長5% 第4季增長5.4%
國家統計局今早公布,2024年內地經濟增長5%,達到中央原定目標。單第4季計,經濟同比增長5.4%。國家統計局公布,去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但亦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
內地去年經濟增長百分之五,達到預期目標,國內生產總值(GDP)首次突破130萬億元人民幣。國家統計局形容成績來之不易,但外部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持續,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面對一定挑戰。內地過去一年推出多項措施,促進國內消費,穩定市場發展。國家統計局指國內經濟克服了復雜內外環境,帶來的困難和挑戰。經初步核算,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4.9萬億元人民幣,按年上升百分之5。其中去年9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的一攬子增量政策,為順利實現全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作出決定性貢獻,又形容國家經濟、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得到加強。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稱:「下階段我們要貫徹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實施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及時做好相關政策的跨年度,順暢銜接和平穩有序過渡,為經濟穩定運行、持續回升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就業方面,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百分之5.1,按年輕微下降。至於備受關注的青年失業率,當局公布截至上月,16至24歲組別扣除在校學生,已連續四個月下降。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指:「農民工、青年人、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總體上都是呈現改善,確實要看到當前在經濟運行中面臨一些挑戰,就業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青年人等部分群體的就業確實面臨困難和壓力,穩就業還需要付出努力。」國家統計局表示,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還比較突出,要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還要付出巨大努力。
從ETO數據來看,過去十年,全球AI論文數量的TOP10研究機構中有8個來自中國。其中,中國科學院穩坐第一,將分析范圍縮小到高引用論文時,中國科學院仍然位居榜首。英國《自然》增刊「自然指數2024人工智能(AI)」顯示,2019年至2023年,自然指數中AI研究產出增長最多的10家機構有6家來自中國,中國科學院排名居首。《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指出,根據三大頂尖會議采用論文作者數量統計機構排名,中國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4家機構躋身前十。浙江大學與阿里巴巴合作設立的AI研究機構2020年采納論文作者人數為34人,而2024年達到了906人。
盡管如此,人們對中國經濟的真實健康狀況仍然心存疑慮。上個月在華盛頓舉行的一次小組討論會上,中國券商國家開發投資集團的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成為最新一位對經濟實際增長率表示懷疑的人。
中國擴大的貿易順差最多貢獻了去年一半的國內經濟增長。為出口建設新工廠的投資貢獻了其余經濟增長的大部分。預計中國政府將在本周五發布的報告中稱國內經濟去年增長了約5%。
內地去年經濟增長達標,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5%;第四季經濟增長更勝市場預期,達5.4%。消息刺激中港股市拗腰倒升,內地三大指數分別升0.2%至0.8%,恆指收報19584,升61點,大市成交1223億元,為近兩周最少。恆指全周累升519點,升幅2.7%;國指累升210點或3.1%;科指累升218點或5.1%,三大指數均扭轉兩周跌勢。
渣打大中華及北亞首席經濟師丁爽相信,今年內地經濟增長目標仍是5%,該行估計達4.5%「沒有問題」,相信今年經濟看點是內地官方如何處理美國關稅壓力及內房等問題。他坦言,中國經濟增長面臨多重挑戰,包括樓市波動、來自美國關稅因素,以及內需市場的低迷。對於美國政府換屆或對華大打關稅戰,中國政府可能會推出新政加以抵銷,市場可留意3月兩會中央政策動向。
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稱,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增長5%左右。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韓文秀星期六(12月14日)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行的2024—2025中國經濟年會上說,中國經濟發展所面對的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但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要全面認識中國經濟發展的成績和潛能。他說,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即將順利實現,預計今年經濟增長5%左右,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接近30%;就業、物價保持穩定,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外匯儲備保持在3.2萬億美元(4.3萬億新元)以上。中國設定的2024年經濟增長目標為5%左右。在房地產市場和消費者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