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一周市場回顧:中國經濟2024成績單;美密集出台對華限制;關稅新設想 @ 2025-01-17T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中國 經濟 增長 內地
概念:中國經濟增長
他指,中國的人均GDP於2019年相當於美國GDP的22.6%,參考歷史上,德國、日本及南韓的人均GDP分別占美國相若比例,其後16年的年均經濟增長可達到8%甚至更高,因此相信中國於2019年至2035年的年均經濟增長亦可達到8%。
其中東部地區繼續發揮了「壓艙石」的作用。全年進出口34.95萬億元,增長5.4%,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79.7%,合計進口了全國超過85%的原油和消費品,出口了8成以上的勞密產品、家用電器和鋰電池。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不斷加速,灣區內地9市進出口增長10.1%,拉動全國進出口增長1.9個百分點。東部地區也是海洋經濟發展的先鋒隊,船舶出口增長60.8%,海上鑽井平台出口增長1.2倍,二者占全國的比重都超過9成。
正在閱讀:增長「引擎」動力足!多領域「火熱」數據點「亮」中國經濟
從進口看,2024年我國進口18.39萬億元,同比增長2.3%。2024年12月由於臨近元旦、春節,我國進口消費品1678.2億元,創近21個月新高。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在回答南方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進口不僅對國內經濟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帶動了相關國家共同發展。從國內看,我國進口需求穩步增長,規模不斷擴大,不僅滿足了國內生產需要,也豐富了消費選擇。從國際來看,我國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超大規模市場潛力持續釋放,不僅為外貿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源頭活水,也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多機遇,共享中國市場。
祁斌認為,當前,香港正走向由治及興新階段,搞好香港經濟,關鍵在金融;搞好香港金融,關鍵在資本市場。香港資本市場不僅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棋眼」,在服務國家戰略中也發揮重要作用,是支撐人工智能和生物技術等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戰略抓手,也是帶動粵港澳大灣區新興產業群體崛起、打造「中國硅谷」的重要支點,還是推動本土化色彩較濃的A股市場和國際化程度更高的港股市場良性互動、互為補充,並協同成長為世界一流資本市場的必然選擇。通過滬深港通的制度創新和穩健運行,香港資本市場還給國際投資者提供了分享中國經濟紅利、給中國投資者提供了參與世界經濟增長的機遇。
穆迪分析公司經濟學家哈里·墨菲·克魯斯(HARRY MURPHY CRUISE)向法新社表示,2024 年的經濟增長率數據將略低於北京「5%左右」的目標,可能「足夠接近官員宣稱的成功」。去年年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剛剛重申了該增長率目標。
國家統計局公布,中國去年全年經濟增長5%,勝過市場預期的4.9%。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349084億元。單計第四季,國內生產總值按年增5.4%,亦勝過預期的5%。
內地去年經濟增長百分之五,達到預期目標,國內生產總值(GDP)首次突破130萬億元人民幣。國家統計局形容成績來之不易,但外部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持續,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面對一定挑戰。內地過去一年推出多項措施,促進國內消費,穩定市場發展。國家統計局指國內經濟克服了復雜內外環境,帶來的困難和挑戰。經初步核算,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4.9萬億元人民幣,按年上升百分之5。其中去年9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的一攬子增量政策,為順利實現全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作出決定性貢獻,又形容國家經濟、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得到加強。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稱:「下階段我們要貫徹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實施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及時做好相關政策的跨年度,順暢銜接和平穩有序過渡,為經濟穩定運行、持續回升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就業方面,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百分之5.1,按年輕微下降。至於備受關注的青年失業率,當局公布截至上月,16至24歲組別扣除在校學生,已連續四個月下降。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指:「農民工、青年人、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總體上都是呈現改善,確實要看到當前在經濟運行中面臨一些挑戰,就業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青年人等部分群體的就業確實面臨困難和壓力,穩就業還需要付出努力。」國家統計局表示,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還比較突出,要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還要付出巨大努力。
路透調查顯示,內地去年經濟增長估計4.9%,今年或放緩至4.5%,明年進一步減慢至4.2%。市場普遍預料,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將繼續定於5%左右,以更好引導預期,提振信心。
渣打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恆預計,本港今年經濟增長2.2%,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即將上台,美國高息環境較預期長,但相信聯儲局今年有空間減息一至兩次,加上本港繼續受惠中國經濟政策支持,如今年經濟仍增長2.2%屬不俗表現。
國家統計局今早公布,2024年內地經濟增長5%,達到中央原定目標。單第4季計,經濟同比增長5.4%。國家統計局公布,去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但亦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
中國擴大的貿易順差最多貢獻了去年一半的國內經濟增長。為出口建設新工廠的投資貢獻了其余經濟增長的大部分。預計中國政府將在本周五發布的報告中稱國內經濟去年增長了約5%。
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稱,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增長5%左右。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韓文秀星期六(12月14日)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行的2024—2025中國經濟年會上說,中國經濟發展所面對的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但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要全面認識中國經濟發展的成績和潛能。他說,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即將順利實現,預計今年經濟增長5%左右,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接近30%;就業、物價保持穩定,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外匯儲備保持在3.2萬億美元(4.3萬億新元)以上。中國設定的2024年經濟增長目標為5%左右。在房地產市場和消費者
按全年數據來看,中國重回我國第一大出口目的地的位置,歐盟27國連續三年滑落,馬來西亞則成為我國第三大出口目的地。林秀心說,這主要是因為兩國經濟有所恢復:「中國經濟在2024年年底有所企穩。隨著政策支持的持續加強,2024年GDP增長率超過預期達到了5%。馬來西亞經濟也恢復了一些增長動力。」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