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本田和日產計劃在2026年合並,將締造世界第三大汽車制造商 @ 2024-12-25T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日產 本田 合並
概念:本田日產合並
【彭博】-- 據知情人士透露,本田汽車和日產汽車正在探索合並可能性。這將產生豐田汽車在日本的單一勁敵,並讓合並後的公司能夠更好地應對全球競爭挑戰。
日媒:本田與日產將率先磋商合並經營 三菱年初才決定是否並入日產前董事長戈恩:日產本田抱團是「絕望之舉」 中國車企是贏家日媒:本田與日產正考慮合作生產 商討潛在合並本田日產抱團也無用 全球汽車洗牌日德車系僕倒 | 點經
據目前磋商,日產和本田將探討在彼此工廠相互生產汽車的方式,以提高效效率。本田將向在美國缺乏暢銷車型的日產供應混合動力車(HV)的方案。另外,本田在歐洲僅有引擎和摩托車工廠,預計可活用日產在英國擁有的汽車工廠等。報道指,兩家公司計劃在廣泛領域展開合作,而本田提出把日產業績「V型復蘇」作為合並的條件。
彭博資訊指出,某種程度而言,這可以被視為日本較弱勢汽車廠商之間的防御性合並。以今年上半年來說,本田、日產和三菱共銷售約400萬輛車,遠低於豐田單獨銷售的520萬輛。而兩家公司合並將有助於在國內外市場抵抗全球最大車廠豐田。日本兩大汽車公司本田和日產傳出將展開合並協商,圖為3月兩家公司宣布合作,左為日產執行長內田誠,右為本田執行長三部敏宏。路透
對於日本兩大車企的合並計劃,日本業界並不樂觀。《日本經濟新聞》此前撰文稱,800萬輛汽車產量,並不是代表勝利的定心丸。斯泰蘭蒂斯集團全球銷量超過600萬輛,但今年卻陷入持續低迷。日產前董事長戈恩認為,本田和日產的合並是「孤注一擲」之舉,不會成功。戈恩坦言,上述三家車企難以找到太多的協同效應,三者合並無異於本田的「變相收購」。他還指出,本田和日產合並並非一筆務實的交易,而是由日本政府出面,推動本田和日產「抱團」,以應對來自中國車企的競爭。戈恩認為,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即將上台,對於所有汽車廠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壞的消息」。
日本兩大車廠本田和日產據報今日宣布啟動經營合並磋商,將成立一間控股公司,日產旗下三菱汽車將於明年年初判斷是否加入。3家公司的社長上午將向經濟產業省和國土交通省匯報,並於下午召開記者會。東京放送協會報道,如果合並成功,本田及日產明年8月會從東京證券交易所退市,之後轉為由一間控股公司持有2間車廠再申請上市,屆時本田將主導新控股公司,包括任命社長和大部分董會成員。報道引述日產方面指,今次合並實質是由本田收購日產。早前有報道指,本田與日產計劃成立一間控股公司,一旦成功合並,將成為以銷量計全球第三大汽車生產商,僅次於日本豐田及德國福士。 (ST)#日產 #本田
花旗則認為,昨日簽署的備忘錄只是帶來一個整合機會,本田及日產的目標是創造10000億日圓協同效益,以及合並利潤達30000億日圓以上,不過,雙方品牌有不少重疊之處,關鍵是如何調整兩個品牌,而成功與否有賴如何建立一個本田作為上級,日產作為下級的從屬關系。
【大紀元2024年12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王蘭多倫多報導)日本最大的兩家汽車制造商本田(HONDA)和日產(NISSAN)周一(12月23日)宣布,他們計劃進行合並,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制造商。
在鴻海就入股一事接觸日產後,合並談判的籌備工作似乎加快了。不過一位知情人士上周表示,隨著日產與本田磋商潛在合並事宜,鴻海暫時擱置了對日產的興趣。
日本著名汽車制造商本田(HONDA)和日產(NISSAN)近期傳出合並計劃,並在今日(23日)正式宣布開始合並計劃的磋商,目標在明年6月達成最終協議。另一大汽車生產商三菱汽車(MITSUBISHI MOTORS)亦考慮有意合並,3間車企今日簽署考慮合並備忘錄,目標在2026年8月成立控股公司。
日本車廠巨頭日產(NISSAN)與本田(HONDA)12月23日正式宣布啟動合並磋商,據日媒分析,合並原因在於市場向電動車和車載軟件領域轉移後,日本車廠的技術優勢迅速減弱,加上新領域的研發負擔重及要實現穩定供應鏈,兩家公司冀壯大規模以減輕負擔。但日產前董事長戈恩(CARLOS GHOSN)未看好,表示兩公司合並並不能互補。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日本兩大全球汽車集團本田與日產於12月23日宣布啟動合並談判,目標在2025年6月達成協議,三菱也有望加入。TRENDFORCE(集邦科技)表示,若三家車廠順利合並,當務之急將是整合各自的資源以節省開支,利用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以及加快電動車計畫。據TRENDFORCE統計,2023年本田集團和日產集團的汽車銷量分居全球第7和第8名,但在2024年前三季的集團銷量排名中,比亞迪已超越日產成為第8名,緊追在第7名的本田之後。除銷量壓力,本田和日產集團最焦慮的仍是電動化速度。TRENDFORCE預估,2024年本田和日產在包含純電動車(BEV)、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燃料電池車(FCV)和油電混合車(HEV)的電動車市場占比皆低於5%,面臨在BEV、PHEV領域落後TESLA和中國車廠,於HEV市場也難和豐田匹敵的窘境。TRENDFORCE分析,本田和日產合並將沖高整體汽車銷量,2025年將挑戰第三大集團HYUNDAI-KIA的地位。但在電動車領域,短期內合並將反映資源整合,而非銷量提升。目前兩家車廠的電動化目標不盡相同,本田初期改造油車平台生產電動車,
根據外媒周三 (18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日產汽車 (NISSAN MOTOR CO.) 與本田汽車 (HONDA MOTOR CO.) 日前傳出正在進行合並磋商,日產汽車最大股東雷諾汽車對此表示開放態度。據了解,雷諾的支持可能促進兩家車商合並談判,而且這家法國汽車制造商的點頭還可能是達成任何協議的關鍵。
日產、本田昨宣布了這場世紀大並購案後,日媒揭露這企並案最後交易內幕!鴻海(2317)集團在搶並日系車商日產(NISSAN)一案中,意外吞下苦果!根據《NHK》報導,本田(HONDA)與日產今(23)日已召開董事會,正式簽署合並談判基本協議,雙方將展開整合談判,最快於2025年6月完成整並。此次合並完成後,HONDA與NISSAN將攜手成為全球第3大汽車集團。
財經|據報本田與日產汽車啟動合並磋商
法國車廠雷諾集團表示,已知悉日本車廠日產及本田正式啟動經營合並磋商的聲明,作為日產的主要股東,雷諾將根據集團及持份者的最佳利益,考慮所有選項。 本田、日產及三菱汽車,較早時簽署諒解備忘錄,本田與日產啟動經營合並磋商,目標是明年6月達成最終協議;與日產組成企業聯盟的三菱汽車,將考慮加入合並的可能性。 若果合並成事,將會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分析相信有助應對發展迅速的電動車市場。
本田汽車社長三部敏宏表示,合並並非拯救日產,指出電池及汽車軟件創新,需要達到一定規模才能創造價值,因此要共同合作,又表示整合不單止為汽車業務,亦有利機車及飛機業務開拓客源。 三部敏宏又說,中國汽車制造商崛起、新競爭者加入,已大幅改變汽車行業,集團必須在2030年前構建能匹敵的能力。 日產汽車社長內田誠表示,與本田的交易不代表日產無力翻身,但合並可提高競爭力,強調會執行翻身計劃、恢復盈利、為雙方整合做准備。
根據日經報導,本田與日產汽車正尋求在單一控股公司底下營運,預期兩家公司很快將為新合並的實體簽署一份合作備忘錄(MOU)。此外,本田和日產還尋求將三菱汽車納入控股公司,日產是三菱汽車的最大股東,持有24%的股份。三菱的主管沒有立即發表回應。
本田與日產預計最晚明年6月簽署正式合並合約,最晚在2026年4月獲得股東同意。長期與日產有合作關系的日本另家車廠三菱(MITSUBISHI)也可能加入。
據日本《每日新聞》,對於日本汽車制造商本田和日產啟動合並談判一事,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武籐容治當天做出回應。
報道又指,在本田與日產的經營合並磋商中,雙方將探討在對方工廠互相生產汽車的方式,亦將探討由本田向在美國缺乏暢銷車型的日產,供應混合動力車的方案。至於本田,在歐洲只有發動機和電單車工廠,預計將靈活運用日產在英國擁有的汽車工廠等,有關建議旨在充分利用車企聯盟的長處,加強盈利能力。 兩間公司計劃在廣泛領域合作,本田提出的合並條件包括日產的業績需呈現「V型復蘇」。共同社引述分析指出,全球汽車行業正准備應對主張增加關稅的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可能對市場產生的影響,國際生產體系可能不得不重新調整,本田與日產將提高生產效率作為重要課題。
倫敦研究公司PELHAM SMITHERS高級分析師JULIE BOOTE表示,市場將歡迎今次合並的消息,因為日產將獲得財務及營運上的更強大支持,有助於提高成本競爭力。不過,ICHIYOSHI資產管理公司總裁MITSUSHIGE AKINO表示,對本田而言合並可能是負面消息,因交易會被市場視為救助性質。如果今次合並成功,可能會為其他行業的類似合作開啟大門。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