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基建債認購差 3.5厘乏誠意? @ 2024-12-09T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認購 基建債
概念:政府發行零售債券 , 零售債認購不足陳茂波
政府發行的基礎建設零售債券周五(6日)截止認購,初步認購結果顯示,認購人數約12.8萬人,認購金額約178.5億元,低於目標發行額的200億元,翻查資料,此為政府自2011年發行通脹掛鉤債券(IBOND)以來,首次認購不足額的零售債券。政府預計基建零售債最終發行額約為178億元。按初步數據推算,認購13手(每手1萬元)或以下的申請者,料可獲全數分派。
【明報專訊】保證年利率為3.5厘的基建零售債券(4286)昨截止認購,政府公布初步認購數據,認購額約178.5億元,為目標發行額200億元的89.25%,是2011年政府發行零售債券以來首次認購不足。認購人數12.8萬,低於2011年認購IBOND的15.5萬人,撇除只有長者認購的銀色債券,是歷來政府零售債券認購人數最少。政府發言人稱,綜合市場反映,最近股市活動如新股上市相對活躍,市場普遍認為未來減息步伐或有所減緩,對市民投資決定有影響。
工銀亞洲表示,基建零售債券的認購反應正面,整體銷售情況符合預期,當中每人平均認購16手,更錄得最高100手的大額認購,即是次基建債每人最高配發手數上限,逾80%客戶透過電子渠道認購。工銀指,是次基建債之合資格認購人士較早前銀債為多,兼設有二手交易市場,接觸層面更廣;對於未能獲全數分配認購金額的客戶,該行將提供退款優惠,涵蓋定期存款、人民幣、基金等,詳情將於稍後公布。
【基礎建設零售債券/基建零售債/政府債券/零售債券/保證息率】政府發行首批的基礎建設零售債券12月6日截飛,由於3.5厘保底息未算吸引,市場早料認購反應不佳。政府公布的初步認購結果顯示,今批基建債認購金額僅約178.5億元,為通脹掛鉤零售債面世以來首次出現認購不足情況,而且認購人數只得約12.8萬,較去年綠債足足少了19.3萬人。政府預計基建債最終發行額約178億元,以此計算,每人穩派13手基建債,最多派14手。
▲ 分析|基建零售債認購不足 有機會破發?
政府公布,根據從配售機構收集到的初步資料,是次基礎建設零售債券初步認購結果認購金額約178.5億港元,低於目標發行額為200億港元,為歷來政府零售債券首次認購不足。基建零售債券認購人數為約12.8萬,低於2011年IBOND認購人數15.5萬人,為歷次政府零售債券認購人數最少。政府預計,基礎建設零售債券最終發行額為約178億港元。
基建債2024|基建零售債認購不足額、約12.8萬人初步認購約178.5億元 匯豐:75%認購金額較綠債有所增加 工銀亞洲:錄最高100手的大額認購
基建債認購不足額 僅錄178億認購 不足13萬人參與 政府:新股活躍及減息預期影響
政府發行零售債券,除了充實庫房,更重要的是反映民心:足額認購甚至超額認購債券,反映民間認可政府的公共財政理念,例如日本政府負債占國民生產總值(GDP)比重約250%,但未出現債務危機。今次發債太過「度縮」導致滯銷,認購不足額,成為笑話,但同時也為政府的財政紀律敲響警號:若政府持續財赤,終有一天民間會質疑政府的還款能力,債券利息只會愈來愈高,甚至連普羅大眾都不敢認購新債券時,國際金融中心都有機會出現債務危機!
政府在2024/25財政年度將會增加發債至1,200億元,被外界認為政府「發債度日」。當中基建零售債券認購額僅約178億元,低於目標200億元,是政府發行零售債券以來首次認購不足。財金官員昨日指政府債券一直受市民及機構歡迎,今次發債在機構認購方面超額認購3至4倍,又指目前投資選項多,亦有高質素公司來港上市,預計投資市場仍然活躍,外界毋須憂慮。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