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人大救市力度揭盅! 推6萬億刺激經濟方案 分3年實施|一文看清 @ 2024-11-10T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萬億 地方 化債 中國
概念:中國人大常委 , 萬億地方政府
11月8日,中國財政部部長藍佛安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從2024年開始,中國將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款中安排8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專門用於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兆)元。
●一方面,解決地方「燃眉之急」,緩釋地方當期化債壓力、減少利息支出。這次置換,近三年密集安排8.4萬億元,顯著降低了近幾年地方需消化的隱性債務規模,讓地方卸下包袱、輕裝上陣。同時,由於法定債務利率大大低於隱性債務利率,置換後將大幅節約地方利息支出。我們估算,五年累計可節約6000億元左右。
就隱債置換能夠對地方可支配財力的影響而言,方正證券此前提及,雖然地方債較國企融資成本更低,但每置換1萬億按節省2.5%利息計算僅節省250億元(且過去城投經常采取“利息本金化”)。近年各類化債會議反復提及“落實地方主體責任”,因此在本輪置換以外,預計地方仍需要每年實際出資化解部分隱債。置換1萬億元隱債可能不會按照1:1直接導致地方減少1萬億元的自有資金化債支出。
他還指出,新增的6萬億人民幣舉債規模,疊加中國政府早前宣布,2024-2028年間,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人民幣化債,五年共計4萬億人民幣,等於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人民幣。另外,2029年及以後年度到期的棚戶區改造隱性債務2萬億人民幣,也將按合同償還,屆時三項政策協同發力,地方於2028年前需消化的隱性債務總額將從14.3萬億人民幣大降至2.3萬億人民幣,平均每年消化額也從2.86萬億人民幣大減至4600億人民幣,不到原來的六分之一,化債壓力大大減輕。
中國觀察:地方化債規模今揭曉
2023年末全國隱性債務余額14.3萬億元,是在「逐個項目甄別、逐級審核上報」基礎上計算出來的。這次增加6萬億元債務限額,加上從2024年起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補充政府性基金財力,專門用於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元,這意味著,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此外,2029年及以後年度到期的棚戶區改造隱性債務2萬億元,仍按原合同償還。三項政策合計12萬億元規模。
  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在11月8日舉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從2024年開始,我國將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專門用於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元。再加上這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的6萬億元債務限額,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
中國人大常委會周五批准了中國國務院提出的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六萬億元人民幣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議案。中國財政部長藍佛安當天在記者會上宣布,除了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外,中國政府今後五年每年將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人民幣專門用於化債,五年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四萬億元人民幣。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今日(8日)下午4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外界關注會否推出「加碼」救市措施。會議今天(8日)審議通過近年來力度最大的化債舉措: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6萬億元,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為地方政府騰出空間更好發展經濟、保障民生。離岸人民幣跌幅擴大,一度跌穿7.18,最新報7.1760。
新華社北京11月8日電(記者申鋮、王雨蕭)8日,地方化債「三箭齊發」:安排6萬億元債務限額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從2024年開始,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專門用於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元;2029年及以後年度到期的棚戶區改造隱性債務2萬億元,仍按原合同償還。三項政策協同發力後,地方化債壓力將大大減輕。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