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調查指多位經濟學家料財政部周六發布會新增刺激措施規模約兩萬億元人民幣 @ 2024-10-11T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財政部 政策 特別國債 經濟 周六
概念:財政部周六
胡恆松認為,上述聯合工作組設立,表明央行和財政部將更緊密地合作,通過貨幣政策工具來調節市場流動性,同時也為財政政策提供相應支持。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央行和財政部可能會通過增加國債發行來支持增量政策的實施,如支持地方開展債務置換,化解債務風險,加大對經濟發展的積極促進作用等。
報道引述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表示,財政部已設立特別國債收支科目,表明通過特別國債增發的可能性較大,又預計年底前部分專項債額度將提前下達,使用范圍可能擴大。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教授白彥鋒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十四五」收官之際,積極財政政策靠前發力,特別是打出一攬子、夠規模的組合拳,推動經濟持續向上向好,有助於社會預期改善,有助於實現財政經濟之間的良性互濟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明確2025年將繼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不管是在年內發行還是在2025年初發行,都會在歲末年初靠前發力,形成促進經濟持續向上向好的增量支持。積極財政政策可以重點在三方面發力,一是進一步加大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支持力度,二是向弱勢群體和民生關鍵領域傾斜,比如適度提高低保標准等,三是加大改善城市地下管廊、增強城市發展韌性等方面的投資。
人民銀行旗下媒體報道,金融監管部門此前宣布一籃子利好政策後,財政部將於周六(12日)召開「加強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發布會。專家估計,通過特別國債增發的可能性較大。
他以美國為例解釋說,在二戰前的羅斯福新政時期,政府擴大內需的主要方式是搞基礎設施投資。但是二戰以後的五六十年代,也有幾次經濟衰退,彼時擴大財政支出的方向就更多在社保、醫療等民生領域。20世紀90年代以後,當基礎設施相對完善,連社會保障支出也相對穩定之後,再遇到經濟危機就只能是貨幣政策唱主角了。在2000年、2008年、2020年等經濟衰退年份,沖在前面的都是格林斯潘、伯南克、鮑威爾們,美國財政部雖然也發揮積極作用,比如發錢,但是其救濟和發放現金的主要資金來源也是美聯儲認購國債,本質上也可以視為寬松貨幣政策的一部分。
關注10-11月可能的財政增量和海外美大選&美聯儲降息節奏。9/24國新辦新聞發布會和9/26政治局會議明確了政策拐點信號,當下貨幣降准降息已經落地,9月政治局會議超預期討論經濟展現了政策穩增長的決心。後續重點關注財政政策的發力跟進,10-11月可能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若類似去年10月審議通過萬億特別國債發行,將是政策發力的重要信號。海外重點關注美聯儲降息節奏和幅度,以及美國大選靴子落地。
當然,財政政策工具箱,不僅包括專項債和特別國債,通過組合運用赤字、財政補助、貼息、稅收等多種政策工具,積極財政政策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逆周期調節是指政府根據經濟周期階段,通過政策工具和措施讓整個經濟周期的波動性平緩‌,更好促進經濟發展。財政政策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類。當前,我國經濟的基本面及市場廣闊、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等有利條件並未改變。同時,經濟運行出現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為了更好促進經濟發展,近年來,我國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增加財政支出、實施減稅降費等方式,實現政府投資的擴大和消費潛能的釋放,促進了經濟增長、增加就業和擴大內需等。【財政部通知!擬續發行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500億元】
至於人民銀行旗下媒體《金融時報》引述專家預期,財政部在明日發布會上,宣布增發特別國債的機會較大。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表示,財政部已設立特別國債收支科目,表明通過特別國債增發的可能性較大。此外,預期年底前,部分專項債額度將提前下達,使用范圍可能擴大。
(星期六)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將介紹「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財政部將於10月12日在國新辦召開「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發布會,對此市場反映積極。「財政部已設立特別國債收支科目,表明通過特別國債增發的可能性較大。此外,預計年底前,部分專項債額度將提前下達,使用范圍可能擴大。」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在接受采訪時預計,土地儲備和地方政府債務化解或將是政策發力的重點方向。他表示,下一步宏觀政策要提高針對性、一致性和持續性,讓市場形成穩定預期,激活更大市場活力。(金融時報)
中國媒體第一財經引述多名專家看法,認為預期不應過高,當前首要是用好現有積極財政政策,加快財政支出進度,並考慮適度增發國債或特別國債,以保障必要財政支出。但增發國債和特別國債取決於經濟狀況和財政需求,按程序要等到10月下旬,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是否有相關部署。
中國央行與財政部近日創建聯合工作組並召開了首次正式會議,以落實中央提出「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的要求,加上中國央行8月底已從一級交易商買入人民幣4,000億元(約564億美元)特別國債等舉措,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向本報分析,「中國版量化寬松(QE)」已經啟動。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