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中國 電動車 |
概念:外國汽車 , 中國電動車 |
大眾不得不進行合理化的背景是圍繞純電動汽車(EV)的業務環境發生了嚴峻的變化。 在「柴油門」事件後於2018年就任首席執行官的赫伯特·迪斯(Herbert... |
圖:大眾在新能源轉型上的進度緩慢。 大眾汽車上周一(2日)宣布本土德國裁員,引發全球媒體關注。但事實上,企業深陷泥潭已有時日。過去5年,大眾汽車市值... |
「油電同價」、「電比油低」,在國內車企一系列組合重擊之下,曾經長期占據銷量榜上游的合資車企, |
根據最新發布的統計,中國在2023年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後,2024年1~7月仍以雙位數的速度成長,出口突破300萬輛,已達去年總出口量的66.5%。 |
【蘇彬貴╱先探2316期】 無論是房地產抑或汽車,皆屬於火車頭工業;然而,中國的房市泡沫自二一年中期破滅以來,至今危機難解,整個市場依然死氣沉沉。 |
蘋果、英國Dyson等西方科技業者在跨足電動車領域時,碰了一鼻子灰。但中國同業倒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問題是能獲利嗎? |
過去幾十年來,外國汽車制造商主導著中國汽車市場,銷售數百萬輛汽車並獲得巨額利潤。然而,隨著比亞迪和小鵬汽車( XPEV) 等中國電動車制造商迅速崛起,... |
中國近年來迅速崛起為全球第二大電動車出口國,2023年其電動車總出口值增加70%,達到341億美元,其中近四成的電動車出口至歐盟。由於中國制電動車的價格... |
無論是房地產抑或汽車,皆屬於火車頭工業;然而,中國的房市泡沫自二一年中期破滅以來,至今危機難解,整個市場依然死氣沉沉。而當地的汽車市場快速發展至今,整個情況會演... |
陳麗珠/核稿編輯〔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鑒於比亞迪和小鵬汽車等中國電動車制造商迅速崛起以及價格戰加劇,外國車企在中銷量及利潤下滑,美媒認為,外國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