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國際兩岸評論】內地第二季GDP增長放緩 @ 2024-07-18T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經濟 內地
概念:渣打料內地 , 中國經濟增長
發言人還指,放在全球坐標中觀察,中國經濟表現依然較好,一季度GDP增速快於美國、歐元區、日本等,結合二季度國內外形勢,預計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仍將保持領先,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穩定力量。
上半年,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0.6%,快於全部投資6.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非化石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8%……這些指標印證中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新動能加快培育壯大。
「拖累GDP增長的兩大因素仍然是房地產和消費。」ING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宋林向BBC中文表示,房地產對經濟的拖累並不令人驚訝,在關注近年中國經濟增長動力的變化時,已經多次討論過消費放緩的問題。
中國經濟在第二季度增長遠低於預期,這是由於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和就業不穩定影響了國內需求,人們預期北京將需要推出更多的刺激措施。
二是從發展質量看,轉型升級穩中有進。當前我國正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觀察中國經濟發展情況不僅要看經濟增長之「量」,更要看轉型之「效」、發展之「質」。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不動搖,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有力推動動能轉換、結構升級、質效提升。上半年,產業向「新」向「綠」轉型態勢更加明顯,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5.8%,比一季度提高0.6個百分點;集成電路、服務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劉晨表示,上半年中國經濟整體平穩、穩中有進,結構分化特征明顯。許多有待化解等問題,與房地產市場低迷密切相關,這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中必須經歷的。下半年,政策仍需發力推動經濟景氣回暖。建議加快推動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提高財政資金使用質效;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對重點領域支持力度,提前研判主要經濟體政策節奏;繼續加大房地產支持政策力度,推動市場預期改善;把擴大內需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進一步深挖消費、投資增長空間等。
國家統計局周一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增長數據。第二季中國實際GDP增長4.7%,上半年GDP交出5.0%成績單。筆者重點分析第二季實際GDP和物價的支撐和拖累因素,以此為基礎展望第三季中國經濟與政策趨向。
施羅德投資多元化資產投資總監佘康如表示,從宏觀角度來看,亞洲整體經濟增長仍然領先美國和歐洲國家。盡管中國經濟增長預期有所放緩,但金融市場的普遍共識是中國全年經濟增速仍有望達到5%,印度經濟增速估計超過6%。相比起美國經濟預料有2.7%增長,亞洲區將繼續為環球經濟增長作出貢獻。
高盛下調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原本預期的百分之5,下調至百分之4.9。高盛認為,內地第二季的經濟增長遠低於市場預期,在國內需求疲弱下,中央有必要在今年余下時間推出更多的寬松政策,尤其在財政和房地產方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多個地區的利率可能會長時間維持高企,增加全球經濟的潛在風險。雖然環球多間央行已先後開始減息,市場對美國減息的預期亦持續升溫。不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表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市場不確定性多,利率可能會長時間維持高企,將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潛在風險。IMF世界經濟研究部副主管馬克納塔爾說:「近期風險變得更加突出,通脹上行風險基於服務業通脹下行缺乏進展,貿易緊張局勢再度升溫,地緣政治不確定性。這些風險可能會導致利率在更長時間內高企,進而增加外部財政和金融風險。」基金組織維持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百分之3.2,明年預測百分之3.3。中國方面,早於五月已上調經濟增長預測,今年達百分之5,明年會放緩至百分之4.5。基金組織指,中國首季私人消費反彈及出口強勁,但認為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反映內需疲弱,經濟增長或依賴外部需求。渣打關注下半年外圍環境的不確定,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渣打大中華及北亞區首席經濟師丁爽表示:「上半年我們要依賴外需,穩定了增長,但是這個外需是不是下半年還是可以指望?我們看到地緣政治的風險在增加,中美的貿易、中歐的貿易摩擦正在增加,同時貿易關稅等措施的增加,使得通脹可能不像我們想像的、預測的那樣,下降得那麼快,甚至可能會出現反彈。」渣打維持內地全年經濟增長預測百分之4.8,預期人行在第三及第四季減息,分別下調10個基點,並有機會在第三季調低存款准備金率25個基點,以支持中央發債;房地產方面,相信繼續有政策出台,增強市場信心。
在微觀審視中看發展大勢。從二季度看,雖然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從具體的指標看,中國經濟穩定運行、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高質量發展的大勢沒有改變。從發展基礎看,上半年,農業(種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0%。全國夏糧總產量14978萬噸,比上年增加363萬噸,增長2.5%。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6%。夏糧再獲豐收,工業生產較快增長,服務業繼續恢復,這些數據的增長為經濟穩中向好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從發展動力看,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5969億元,同比增長3.7%。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45391億元,同比增長3.9%;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5%。市場銷售保持增長,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擴大,這說明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在增強。從發展活力看,上半年,貨物進出口總額211688億元,同比增長6.1%。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5.2%,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65.0%。貨物進出口較快增長,貿易結構持續優化,這說明中國經濟充滿生機活力。
其實,對中國這樣大體量的經濟體來說,GDP季度間的小幅波動不必過度焦慮。尤其是,中國經濟在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之後,追求的目標早已不是單純的GDP增長,而是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所以,在總量保持穩定增長的情況下,真正需要仔細辨析的是,中國經濟的質量有沒有在提升。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對記者表示,上半年的經濟增速表現與年初確定的全年目標基本匹配,展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考慮到去年三四季度GDP的基數特點和全年經濟的運行特征,目前判斷全年GDP同比增長5%左右的目標能夠順利實現。
瑞銀經濟師說,關稅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拖累,有一半來自出口下滑,其余則來自消費和投資受到的打擊。
展望下半年,多家外資機構對中國經濟投出「信任票」。「在中國宏觀經濟發展層面,匯豐維持今年年初做出的研判,即全年GDP可以達到5%左右的實際增長率。」匯豐銀行環球研究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晶表示,中國仍是全球制造業生產的重要引擎。威靈頓投資副總裁、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經理郁嘉言也認為,今年以來的經濟態勢揭示了下一階段政策優化與完善的空間,也同時孕育了中國資產長期增長的機遇。
7月15日,上半年中國經濟「成績單」出爐。經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為61683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0%;分季度看,一季度國內GDP同比增長5.3%,二季度增長4.7%,從環比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0.7%。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