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耶倫:不排除任何應對中國產能過剩手段 @ 2024-04-28T0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產能過剩 中國
概念:中國產能過剩
央視網消息:本周,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期間與中方在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等領域達成了多項合作共識,但西方國家一段時間以來卻提出所謂中國新能源產品“產能過剩論”。中國和西方國家在綠色發展等領域究竟是只能零和博弈還是可以互利共贏?“中國產能過剩論”背後的真正原因又是什麼?來看本周的《記者觀察》。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近日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表示,炒作中國產能過剩「有失公允」。中國在綠色轉型領域所形成的優勢,是靠供給和需求層面同步發力取得的一個良性循環。
  近期,記者走訪多家電動汽車產業鏈企業並采訪國內外業內人士後認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美國、歐盟等方面炒作的「產能過剩論」不符合中國產業實際情況,缺乏對中國電動汽車市場高速增長的認識。
近期,西方某些機構和媒體炒作,稱中國工業制造品,特別是以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新三樣」,正以「極低價格像潮水般出口」,稱「中國產能過剩可能威脅他國產業發展,沖擊世界經濟」。對此,BI挪威商學院戰略教授卡爾·費表示,中國的產品為全球綠色低碳轉型貢獻巨大,藏在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論」說辭背後的是貿易保護主義,最終可能損害各國的共同利益。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4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