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華產能過剩耶倫:不排除任何回應選項 @ 2024-04-16T0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中國 產能
概念:中國產能過剩 , 美國不排除任何
對於被耶倫點名的電動車等行業,是否「過剩」,各方存在爭議,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接受美媒采訪時說,質疑中國產能過剩「是一個偽命題」,並說從全球范圍來看,優質產能不是過剩,反而是嚴重不足。
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最近訪問中國時中反復提到了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尤其是在新能源領域。耶倫說,美國不會容忍中國無限制的輸出產能,因為這將影響到世界各國產業的生存。實際上,不僅是美國,歐洲各國甚至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對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感到憂慮。
4月5號,她參加活動時提了“產能過剩”5次。4月6號,她在聲明中又提了3次。為什麼要一直提“產能過剩”呢?耶倫解釋說:中國的產能大大超過了中國國內的需求,也超過了全球市場的承受能力。產能過剩可能導致大量低價出口,對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公司和工人造成傷害。
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兩度訪華,在明確表態「中美不脫鉤」之余,大談中國外貿「新三樣」(電動汽車、光伏、鋰電池)的產能過剩問題。但在補貼退坡、產能出清的當下,耶倫「避重就輕」的言論顯得極為詭異。更為合理的解釋是,鑒於選前民調壓力,拜登政府急需為產業政策的失利尋找「遮羞布」。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周一亦舉行記者會,指中方對產能問題高度重視,在與耶倫的各層級會見會談中均對此作出充分、理性的回應。包括:一、「產能過剩」是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表現,供需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往往是常態,在任何實行市場經濟體制的經濟體都可能發生,主要還要依靠市場按照價值規律進行調節。二、當前產能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特別是眾多發展中國家對新能源產品的潛在需求巨大。三、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無助於解決產能問題。不過,中方將在國家層面進一步做好統籌引導。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