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賈躍亭:小米汽車發布非常成功惟屬山寨文化及走捷徑 @ 2024-04-03T0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小米
概念:小米電動車
雷軍在視頻中指出,自己三年前在發在會上說,小米造車將是他最後一次創業,他願意押上一生的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這句話雖然給他很大的勇氣,也給他帶來自己巨力壓力。
雷軍曾表示,所謂智能電動汽車,首先還得是一輛好開的車。在研發之初,小米方面就設立了目標:要做50萬元以內速度最快的量產車,要有50萬元以內最好的主駕體驗。據悉,小米SU7將全系標配智能輔助駕駛,高速NOA上市即交付。在發布會現場,雷軍重申,2024年,小米汽車將進入智能駕駛行業第一陣營。
小米由智能電話制造起家,3年前宣布進軍汽車制造領域,震驚行業,創辦人雷軍形容是人生最後一次重大創業,願意押上個人全部聲譽。小米在3年前把智能電動車業務立項,由雷軍親自掛帥。小米汽車首期投資100億,並在10年內投入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雷軍當時披露,小米現金儲備逾1080億元,揚言「在資金、技術、業務、人才和智能生態上有所儲備,小米造車虧得起」。經過極端天氣及高原測試,小米SU7正式登場。小米汽車願景是成為全球前五汽車廠商。雷軍誓言,要造「媲美保時捷和特斯拉的DREAM CAR」。
小米在電動車領域投入正在快速增加。財報顯示,小米2022年在智能電動汽車等新業務上的研發投入達到31億元。2023年,小米智能汽車等創新業務費用增長至67億元。此外,2023年還有與智能汽車等創新業務相關的股票薪酬費用8億元。研發層面,2023年小米研發開支由2022年度的160億元增加19.2%至191億元,主要是由於與智能電動汽車業務及其他創新業務相關的研發開支增加所致。
小米SU7以頗具競爭力的價格橫空出世,比同類車型特斯拉還便宜,讓本已經競爭激烈的中國電動車行業迎來了新的挑戰,一些廠商開始出招吸引消費者。新一輪降價、增配或優惠包括吉利汽車的極氪007新增後驅增強版車型,售20.99萬元,較小米SU7便宜6000元。同時,新車免費提供價格2萬元的100KWH三元鋰電池包。華為鴻蒙智行旗下智界S7提供3-5萬元的選配優惠及5000元的保險補貼。長安、華為與寧德時代聯手合作的品牌阿維塔12起售價26.58萬,比之前優惠了3.5萬。不過,特斯拉尚未推出應對小米汽車入市的價格措施。
經過3年醞釀,雷軍領銜的小米汽車終於發售在即,而全球電動車市場的競爭格局較3年前愈發風雲變幻。小米汽車的實力究竟如何?雷軍的新征程又將迎來怎樣的高潮,拭目以待。
21數據新聞實驗室和你一圖回顧小米造車路:在過去三年里,小米在智能電動汽車領域的投入已經突破百億元大關,研發人員達到3400人。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認為小米SU7是小米三年來的心血之作,這三年,小米汽車都經歷了什麼?定價在20多萬的區間,定位中高端的小米汽車如何獲得消費者認可?
此前在2023年12月28日,雷軍在小米汽車首場技術發布會上介紹了汽車造型、電機電池以及部分功能配置信息。但對外界最為關心的汽車售價,雷軍並未透露具體信息,只是多次強調9.9萬元、14.9萬元等定價「不可能」。
3月27日晚上,關於小米SU7的續航問題,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在其微博上發文,公布了小米SU7汽車的續航性能。
3月28日,首款小米汽車正式發布,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在發布會上揭曉價格,21.59萬元至29.99萬元。在上市24小時後,雷軍在其官方微博宣布,小米汽車SU7上市一天後訂單突破88,898輛。
事實上,對於雷軍宣布小米跨界造車並將造車作為其人生最後一戰的舉動,外界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從智能手機延伸到智能汽車,這是中國所有主流手機廠商的夢想,小米也不例外。」3月27日,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梅松林在接受每經頭條記者獨家采訪時稱,小米原有生態唯獨缺汽車,一旦人、車、家智能產品都齊備了,它的生態優勢、價值鏈綜合競爭優勢就將進一步彰顯出來。不僅如此,小米主要競品華為跨界造車,也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雷軍帶領小米造車的決心。
市場預期小米汽車今年的交貨量約在6-8萬輛,但樓佳略為樂觀,她說,小米今年產能或可拉高到10萬輛,且長期也恐挑戰TESLA在中國B級轎車的龍頭地位。不過,她說,小米汽車虧本賣、搶市占的商業模式不可持續,將加劇中國電動車企的「內卷」混戰和「畸形」發展。
2022年8月,雷軍公布了小米第一期研發投入33億元在自動駕駛項目上,專屬團隊規模超過500人。同年,小米汽車總部基地落地北京亦莊,計劃一期年產值15萬輛,而小米汽車也是自2017年底以來,第四家獲得造車資質的企業。
作為一位2300萬粉絲的大V,這種高調的「凡爾賽」對於小米汽車而言或許是把雙刃劍,好的方面是可以幫助企業低成本宣傳,而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成為輿論扭轉的起點。典型的例子就是,當盧偉冰稱小米汽車「有點貴」,雷軍也說「不會太便宜」後,網上的聲音開始兩極分化。
除了介紹汽車,雷軍也十分感性的在發布會上感歎起了造車不易。按照原定計劃,雷軍原本想將SU7定在35萬以上,但因為行業太卷,最終只能調低價格。尤其是當下汽車行業已經打響價格戰,後入局的小米想要上位並不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在純電時代下的中國車市,車企們越來越敢於嘗試不同的造車理念及產品,就像雷軍所表示:「小米汽車需要做出點不一樣的東西,其中最重要的是,智能科技。」可以看到,小米SU7是小米汽車首款產品,也是目前小米最新技術的集大成者,當然也是小米進入汽車市場的重要一擊。這款車無論是設計、智駕、智能座艙、動力、電池,該車均采用了最新、業界前列的技術,配合現有的人車家生態,能夠提升更多消費者的購買欲望。當然,由於競品這幾款車型實力都不可小覷,所以擺在小米SU7面前的挑戰並不輕。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