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恆大清盤財金界點睇?許家印遭扣留集團隨時「衰收尾」? @ 2024-01-30T0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恆大
概念:中國恆大清盤人
負債逾3000億美元的中國恆大,早前遭債權人申請清盤,一度准備新債務重組方案,清盤呈請聆訊今早再度於高等法院進行。法官陳靜芬指,恆大債務重組方案欠進展,資不抵債,最終頒令恆大清盤,下午將開庭處理規管令事宜並頒布書面理由。
呈請人TOP SHINE GLOBAL LIMITED OF INTERSHORE CONSULT(SAMOA)LIMITED,為一間南太平洋島國薩摩亞的公司,於2022年6月24日入稟高等法院,呈請將中國恆大集團清盤。消息公布後,恆大同系公司包括中國恆大集團(03333)、恆大物業(06666)及恆大汽車(00708)隨即全部中途停牌,中國恆大跌幅擴大至20.87%,停牌前報0.163元;恆大物業(06666.HK)停牌前跌逾2%,報0.39元;恆大汽車(00708.HK)停牌前跌18%,報0.229元。 有熟悉破產程序人士指出,若法院發出規管令,將委任臨時清盤人或清盤人,公司董事局即時失去管理權,並將管理權移交出。
深陷內房債務違約風眼的中國恆大(03333)終於被頒令清盤,昨天高等法院的聆訊中,盡管部分債權人反對即時清盤,但法官聽取雙方陳詞後,認為債務重組計劃缺乏進展,決定向恆大頒下清盤令,成為本港史上規模最大的清盤案,並隨即任命安邁顧問有限公司(ALVAREZ & MARSAL)兩名要員為恆大清盤人,主導公司管理及後續行動。恆大仍可就裁決提出上訴,但無法阻止清算程序展開。恆大行政總裁肖恩對裁決表示遺憾,強調會依法配合清盤人的債務化解工作。 港史上最大宗 聆訊7度押後 恆大未能按協議於2022年4月18日向佳盛環球兌付8.62億元欠款,同年6月遭佳盛環球以債權人身份入稟申請清盤,聆訊已7度押後。根據清盤令書面判詞,案中持有40億美元恆大債券的債權人小組一方指出,恆大早前繞過小組私下向佳盛環球提出新方案,可見恆大不誠懇,而且重組計劃沒有資金支持、欠缺具體計劃及時間表,拖延案件不會產生效用,故反對聆訊再度延期。法官認同該觀點,指恆大目前的方案只屬概念而非正式建議,難以成為法庭延期聆訊的理據。 法院考慮到呈請歷時19個月並經過6次聆訊,至今實質重組方案欠奉,更遑論會有取得大多數債權人支持的方案;相反,
恆大集團執行總裁肖恩就清盤回應中國傳媒時表示,對法院頒令感到非常遺憾,但補充,今次香港法院頒布的,是境外清盤令,涉及主體是在香港上市的中國恆大,而目前恆大集團及其他主體的境內外子公司管理營運體系仍保持不變,集團會努力,盡一切可能保障境內業務和經營穩定,穩步推進保交樓等重點工作;另外又會積極與清盤人溝通,依法配合清盤人履行相關程序,根據國際慣例、市場規則推進債務化解的工作。
中國恆大可能在今天被決定是否要破產。因為其清盤聆訊,經過七次延期後,審理法官今日或有最終判決。總負債超過2.5萬億元的恆大,清盤呈請聆訊將於今早召開,以決定恆大最終會否走上清盤之路。按照程序,如果恆大今次仍未能提出一個可令法庭及債權人接受的債務重組方案,恆大便很大可能被清盤。上星期,《路透》曾報道,再有境外債權人團體計劃加入成為清盤呈請人。相關債權人團體,持有超過20億美元的恆大境外債券。 恆大自從2021年出現債務違約,2022年6月,有債權人向本港法院,遞交恆大清盤呈請,聆訊時間原定同年8月,之後不斷被延期。上月聆訊前,法官曾表示是最後一次聆訊,結果在清盤呈請人不反對下,聆訊再一次延期至今日舉行。如果恆大最終被清盤,將會成為本港史上最大宗的發展商被清盤案。據之前內地媒體的報道,估計恆大於內地的「爛尾樓」項目超過1,300個,涉及162萬個單位,苦主約五、六百萬人。而一旦恆大被清盤,旗下資產會被出售,亦可能推低其他內房企業所持有資產的估值,令正進行債務重組的內房企業,在重組上更加困難。另外,因為恆大的大部分資產都位於內地,本港法院的清盤令,能否在內地一樣順利執行,亦成為市場關注點。
恆大債券持有人小組代表律師亦指出,呈請人仍未准備好推動恆大清盤。不過,法官陳靜芬認為,恆大重組於過去數月毫無進展,亦未能提出具體重組方案,基於恆大資不抵債的情況,決定頒令恆大清盤,法院下午將會再頒布書面判決,並處理規管令,包括任命恆大清盤人。","SEQUENCE":"5"},{"NEWSTYPE":"TEXT","VALUE":"
高等法院頒令中國恆大清盤,法官指,恆大債務重組方案欠進展,資不抵債,因此頒令恆大清盤。
恆大清盤人:全力令恆大集團業務可持續運作
【NOW新聞台】中國恆大清盤聆訊將於今日舉行。 "}");
負債逾2.5萬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恆大(03333)始終未能如期交出讓各方滿意的債務重組方案,高等法院周一(29日)早上遂未有接納恆大押後聆訊的申請,頒令中國恆大清盤。高院下午再開庭,處理規管令,包括任命恆大清盤人。經討論後,法官最終頒令安邁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黃詠詩及董事總經理杜艾迪作為恆大的清盤人。
恆大清盤與否,已廣為外媒大肆渲染為內地金融系統風險,骨牌效應恐拖累房地產更難翻身。即使遭接管期間,恆大仍可提出上訴,但清盤過程持續下,清盤人將調查公司事務是否存在任何可疑不當行為,如果恆大沒有相當價值的資產支持其營運,聯交所有機會要求恆大停牌。由於恆大不少資產均在內地,跨境清盤難度大增,有關程序耗時只怕以年計,小股東血本無歸不在話下,預售樓業主的爛尾樓問題或如此前分析所指延續多4至6年,房地產危機惡化再削弱樓市需求,信貸及房地產投資增長放緩,亦會減慢經濟增速,故後續的發展,將備受市場高度注視。
香港高等法院正式頒令,要求中國恆大清盤。(資料圖片)
中國恆大集團被指欠債逾2.5萬億元,前年遭一間位於太平洋島國薩摩亞的公司提出呈請,恆大一直稱在與主要債權人商討債務重組方案,去年4月獲法庭批准再押後案件。恆大後來宣布業績顯示,公司早前合計虧損5820億人民幣後,清盤案原本押後至2023年10月30日,仍一再押後,法官雖再批准案件押至今年1月,但明言是最後一次延期。案件終押後至今(29日)在高等法院再提訊,法官陳靜芬指考慮重組方案欠進展,公司資不抵債,決定頒令恆大清盤,下午會判辭解釋理據。
香港高等法院定於今日(1月29日)舉行針對中國恆大集團的清盤呈請聆訊。香港司法機構網站1月26日公告,高等法院當日上午9時30分舉行針對恆大的清盤呈請聆訊,下午2時30分就一項潛在的規管命令舉行聆訊。此類規管令若生效,意味著法院將監管清盤程序,可能包括任命清盤人。
中國恆大清盤債務重組
總負債逾2.5萬億元的中國恆大(3333)將於明日(29日)在香港高等法院迎來清盤聆訊,日前傳出一組恆大境外債持有人轉軑撐清盤,令恆大被清盤機會大增,一旦成為事實,將是香港歷來最大規模的地產發展商清盤案。《星島頭條》獲得最新消息,相關持份者已委任一間企業咨詢公司作為清盤人,一旦高院頒布清盤令,將立即接手處理整個清盤程序。據悉,清盤人初步傾向留任現有管理層,維持中國恆大運作,協助債權人追收欠款。由於涉及重大公眾利益,加上債權人眾多,包括等待收樓業主及集團員工,因此清盤人將與內地當局保持緊密溝通,盡量權衡各方利益,慎重考慮各種方案。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