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人行發布港人大灣區置業便利化指引適用於8城市 @ 2024-01-28T16: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措施 香港 金融 便利
概念:便利措施 , 內地香港金融
特區政府歡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一系列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合作措施,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衷心感謝中央對香港金融發展的堅實支持,特區政府將繼續積極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發揮好金融服務優勢。
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表示,人民銀行與金管局決定推出6項措施,涉及金融市場互聯互通、跨境資金便利化、深化金融合作等多方面。(SHUTTERSTOCK)
中港宣布深化兩地金融合作措施,包括進一步開放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債券回購業務、推動中國債券成為香港金融管理局合格抵押品、推出港澳居民在大灣區購房支付便利政策,但從樓市賺取的資金流出境外則繼續受制於現行措施。銀行界認為,措施有助推動內地債券成為國際市場普遍接納的擔保品,亦有利人民幣國際化;香港官員則表示,措施會加強香港在連接中外市場以至投資者的功能。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我衷心感謝中央對香港金融發展的堅實支持。香港是世界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今天公布的六項新措施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更好地滿足國際投資者對內地債券市場的流動性管理需求,有利於香港進一步發揮國際金融中心作用,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金融高質量發展作積極貢獻。新措施亦回應了兩地居民和企業對跨境金融服務的需求,為兩地居民跨境零售消費提供創新的支付服務,便利香港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購房,並通過跨境征信合作,為兩地企業跨境融資提供更便捷的服務。特區政府將繼續積極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發揮好金融服務優勢。」
中國人民銀行今日(24日)和香港金融管理局推6項舉措,涉及三聯通、三便利。在涉及三項便利措施方面,中國人民銀行與外管局會推出便利化安排,方便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城市買樓,可以將資金匯入,解決現時市民將資金由香港調入去內地時有限額,甚至是未能調入的痛點。
三聯通、三便利」切合了香港金融中心發展的「關鍵點」,解決了港人在內地生活投資的一些「痛點」。完善了現有的債券通和跨境理財通機制、豐富了其內容,將有效增強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進一步鞏固香港離岸人民幣樞紐地位,同時還在多方面便利港人在內地的經商、工作和生活。六項措施將加強香港連接內地和國際市場及投資者的獨特角色和功能,並有助國家金融市場的持續有序開放。
新措施更為香港金融業帶來新機遇,可增強香港在連接內地和國際市場上的獨特功能與角色。新措施完善了現有的「債券通」和「跨境理財通」機制,將增加對投資者的吸引力,進一步鞏固香港離岸人民幣樞紐地位,有助國家金融市場持續有序開放。新措施為更廣泛的境外投資者參與內地債券回購交易業務提供便利,同時進一步豐富人民幣流動性管理工具,拓寬人民幣資產擔保品屬性的應用空間,有助境外投資者更好配置優質人民幣資產。我們相信隨著六項新措施的實施,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核心競爭力將進一步強化,香港將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著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增強興的動能,積極發揮國際金融中心作用,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實現金融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又添新章。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昨公布「三聯通、三便利」六項深化香港和內地金融合作的政策措施,涉及將「債券通」項下債券納入金管局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的合格抵押品、「跨境理財通」個人投資額度提高2倍至300萬元人民幣,及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地8市購房跨境支付不納入每日最高限額等六個方面(見表)。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指出,六項措施有助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有利於香港進一步發揮國際金融中心作用,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金融高質量發展作積極貢獻。
金管局及人民銀行推出六項深化兩地金融合作措施,包括便利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買樓的匯款安排,亦會擴大人民幣電子錢包在港的跨境試用范圍。香港市民現時在內地買樓,如何匯款付錢是一大問題,因為每日都有限額,最多8萬。有地產代理稱,除非是在內地做生意或者有資產,否則都要想辦法應對,例如叫內地朋友代為先付。美聯中國暨香港置業行政總裁馬泰陽稱:「這個拿十多、二十萬元來,那個拿十萬、八萬元來,通常也很快湊夠,因為銀碼不大。」人行跟金管局推出的六項深化合作新措施,其中一項就針對這個情況,詳情日內公布。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表示:「明確了銀行在辦理港澳居民在大灣區九個內地城市,去買無論是一手或二手樓時,有關人民幣或外幣匯款及結算支付流程和要求,有了這方便後,如香港市民去買樓,其實容易了很多。」業界歡迎新安排,馬泰陽就預料,新措施下港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置業,將由以往占整體三成半增至五成。另一項便民措施是,短期內擴大人民幣電子錢包在港的跨境試用范圍。余偉文指出:「可很便捷、方便地開立和使用其數字人民幣錢包,且可透過轉數快幫他們的數幣錢包增值,這將便利到很多需在內地生活或旅游,對內地支付有需求的香港市民。」跨境理財通都有進展,由現時只限銀行提供服務,擴展至證券商都可參加,同樣要跟內地證券行合作。個人投資者額度由100萬增至300萬人民幣,產品種類擴展至所有大中華股票基金,但須被評為「非復雜」等。余下措施包括,將「債券通」內的債券納入香港金管局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的合格抵押品,變相較以往更易以債券借錢;又進一步開放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債券回購。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代表特區政府歡迎相關措施,他感謝中央相關部委及金融監管機構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的支持及幫助,又指這些措施會加強香港,在連接內地和國際市場,以至投資者的獨特功能,將角色發揮得更好,政府會同監管機構一同落實執行好措施提及的工作。
恆生銀行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施穎茵表示:「恆生銀行(『恆生』)歡迎及支持深化內地和香港金融合作的『三聯通、三便利』新舉措。該舉措有利進一步推動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和便利跨境資金流動,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和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其中發布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實施細則可為大灣區的個人投資者提供更多樣化理財產品的選擇和無縫的跨境財富管理體驗,為三地金融業界開辟更廣闊的市場,進一步促進人民幣跨境流動和使用。」
余偉文表示,這些措施將有助推動內地金融市場開放、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及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並進一步加強粵港澳大灣聯通。金管局將和有關部門及業界密切合作,確保各項措施盡快順利實施,並探討其他進一步優化措施。
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與內地及香港金融管理部門密切配合,共同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進一步優化金融服務,加強金融合作,助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
為了進一步深化內地與香港的金融合作,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出「三聯通、三便利」共六項新措施,當中將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實施細則,並將於下月26日正式生效。
亞洲金融論壇今日(24日)召開,結束議程後,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宣布,已與人民銀行密切商議,與人行潘功勝行長亦溝通過,推出「三聯通,三便利」措施,加強與內地債券的互聯聯通。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就內地與香港深化金融合作「三聯通、三便利」六項新措施,在昨日亞洲金融論壇上不少嘉賓都表示,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新措施完善現有的債券通、跨境理財通機制並豐富其內容,增強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角色,香港將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1月25日|央行行長潘功勝表示,將擴大高水准對外開放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的重要任務,為進一步推動內地金融業高水准開放,深化內地和香港金融合作,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6項政策措施如下:一、將「債券通」項下債券納入香港金管局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的合格抵押品。二、進一步開放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債券回購業務,支持所有已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境外機構參與債券回購(含「債券通」管道)。三、發布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的實施細則,拓展及便利大灣區個人投資管道。四、在大灣區實施港澳居民購房支付便利化政策,更好滿足港澳居民置業需求。五、擴大深港跨境征信合作試點范圍,便利深港企業跨境融資。六、深化數字人民幣跨境試點,為香港和內地居民企業帶來更多便利。
渣打銀行香港行政總裁禤惠儀表示,渣打香港歡迎及支持中國人民銀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的「三聯通、三便利」深化措施,在個人跨境投資、置業、支付及企業融資等多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強化兩地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相信一系列措施將強化香港作為主要離岸人民幣中心的角色,鞏固香港作為超級聯系人和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香港中通社1月24日電(記者 陳偉根)中國人民銀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24日宣布推出六項舉措,深化兩地金融合作。其中包括擴大深港跨境征信合作試點范圍、在大灣區實施港澳居民購房支付便利化政策等。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