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美國明年起限制中國制造或組裝的電池組件的汽車提供稅收減免 @ 2023-12-04T08: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中國 電動車 美國
概念:中國電池美國電動車
「中國仍然主導著關鍵技術的供應鏈……他們在電池及其組件的生產方面完全超過 美國和我們的盟國。」他說,「這(新規)將鼓勵美國汽車制造商、電池制造商和關鍵礦物生產商投資於多樣化和有彈性的關鍵礦物和電池供應鏈。」
拜登政府宣布,從明年元月起,電動車凡是使用與中國制電池,或是與中國政府關系密切的企業所制造的電池,以及由中國境內或受北京控制的業者授權所生產的電池,都不能獲得「通膨削減法(IRA)所提供的全額補貼。新法規也給予汽車制造業者兩年的轉換期,以改用其他來源的電池零件。
相比之下,礦企和其他電池材料和零部件制造商表示,允許中國提供廉價的零部件,可能會讓大量外國產品流入美國。他們說,這將令美國只是充當中國制造的技術和產品的組裝地,使美國的經濟高度脆弱。
拜登政府12月1日提出有關電動車補助的新規定,對制造商能從中國或其他競爭國購買的材料設限。法新社指出,美國正在努力減少蓬勃發展的電動車產業對中國的依賴。中國目前在關鍵電動車產業占主導地位。
相比從政界傳來的一些聲音,美國汽車行業並不願過多透露其與中國供應鏈之間的關系。《華爾街日報》認為,拜登政府正在努力推動美國電動車行業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但似乎也為美企與中國伙伴的合作保留一些空間。盡管電池原材料的來源被盡可能排除中國,但新規或允許其他涉及中國公司的合作,譬如技術許可。這一決定可能會讓一些已經與頂尖中國電池公司建立關系的汽車制造商松一口氣。
【時報-台北電】中國政府1日正式啟動石墨出口禁令,為電動車產業投下震撼彈,日韓等汽車大國當前亦加快腳步向外開拓其他材料來源地,放眼加拿大、澳洲等地,並考慮自產使用。 綜合外媒報導,石墨為電動車動力電池重要材料,在中國10月份宣布將在12月調整石墨出口管制措施後,韓國政府立即與主要電池企業舉辦會議,討論中國相關措施對供應鏈的影響,並表示會繼續跟中國政府溝通。 由於中國的石墨管制並非完全禁止出口,部分國家企業或能透過磋商溝通來化解這場材料危機,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國家與企業未雨綢繆,啟動應變措施、設法尋找新的替代方案。 日本幾家產業巨頭已向外尋找替代來源,三菱化學集團可能與澳洲礦產企業合作,有意在莫三比克以及挪威生產石墨。松下能源持續推進與加拿大公司NOUVEAU MONDE GRAPHITE的合作,聯合研究大規模生產電極材料。日產汽車亦表示,考慮從其它地區進口石墨和其它關鍵電動車材料。 當前日本對中國石墨有高度依賴,該國使用的天然石墨有多達8成是從中國進口,因此在貿易壁壘重重的當下,如何實現供應多元化成為日本的主要課題,日本政府9月時也和加拿大政府簽署涉及加強電池供應鏈的協議。 另外,韓
美國抗通脹不忘遏華,力圖電動車供應鏈去中國化。美國政府12月1日發布「《通脹削減法案》外國敏感實體指南」,下月起包含中國制造電池組件的電動汽車將失去在美國獲得7500美元的稅額減免;到2025年,如使用在中國提取加工的電池關鍵原材料,也會失去補貼資格。外界批評此舉不切實際,並將阻礙美國電動車普及化及實現減碳目標的進程。
美國是中國最大的鋰電池出口目的地,今年前10月的出口金額達到108.56億美元(約合77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4.1%。
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采用雙能源,提高補能便利性,解決了純電動車充電問題,即便歐洲部分國家將其排除在新能源車的范疇內,但仍不敵其為消費者帶來的價值,在中國、美國等地仍有很好的銷量。比亞迪(品牌)穩居PHEV第一名的位置,並且積極打開品牌與產品組合,集團中除了騰勢外,還有高價位的仰望和主打越野性能的方程豹。第2名理想首度突破季銷量10萬輛,市占率達到10%,因中國市場對大型SUV需求提高而受惠。第3、4名的寶馬(BMW)和奔馳(MERCEDES-BENZ)雖表現穩定且有所成長,但存在一旦擴張不夠迅速很容易被取代的隱憂。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