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美國審慎關注中國經濟「巨無霸」力量的消減 @ 2023-11-30T0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中國
概念:去風險中國
今年的外國投資者對中國對待外資企業的方式明顯有更多不滿情緒,檢視過去一個月的經濟數據,更加證明「去風險」策略對世界第2大經濟體產生的負面影響愈來明顯。外媒指出,中國10月份制造業意外收縮,出口亦加速下滑,第3季外國直接投資首次出現季度逆差,則顯示資本外流壓力持續增加。
【大紀元2023年1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導)因為地緣政治和中國經濟放緩等因素,西方各國開始針對中國去風險化,促使外企離開中國或減少在中國的生產,轉而從東南亞、東歐和墨西哥等地采購更多產品。隨著供應鏈轉移和外資加速撤離,人民幣和中國經濟受到沖擊。
王一鳴:麥肯錫對中國的產業集中度做了一個調查,采集了160種最主要的貿易品,結論是70%的生產集中在中國。所以西方現在提一個概念叫去風險,你集中度太高了,它會采取一些措施,這會影響到外資的流動。需不需要擔心這個事兒?外商直接投資占中國GDP大概也就1.8%,過去10年大概就是這個情況,所以對中國經濟的增長本身不會帶來多大作用。
然而,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最新國際收支統計,顯示外資第3季直接投資為負118億美元,這是1998年建立統計以來,首次出現負值。商務部最新數據也揭露,今年前10個月,中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為9870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9.4%。再再顯示外資流出中國的「去風險」腳步,持續增溫。
【看中國2023年11月29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稱,要保護外商合法權益。而在西方采取「去風險」減少對中國依賴的情況下,中國總理李強在中國首屆供應鏈博覽會上招攬外資。
展望後市,興業證券研報認為,外部環境正在逐漸改善:一方面,美債收益率快速回落,此前海外資金無差別流出新興市場的態勢已逐漸被扭轉;另一方面,近期外資對中國經濟的預期也在持續修復,並已率先反映在A50指數期貨的市場表現上。
不過,海外加息潮臨近尾聲,中國經濟在接連推出的刺激政策下磨底,APEC峰會後市場風險情緒開始回溫。11月24日,在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CFV)年會期間,行業圓桌便以“全球大變局下,國際金融巨頭如何再校准中國戰略?”為題展開討論,圓桌嘉賓包含了幾乎所有在華展業的主要外資金融機構類別,分別是:施羅德基金管理(中國)總經理張蘭,摩根士丹利證券總經理錢菁,法巴農銀首席營銷官朱陳靜,德意志銀行中國債務資本市場主管方中睿 SAMUEL FISCHER 。
金管局今年再度舉辦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於本周舉行,今天先有歡迎晚宴,接著周二至周三(7日至8日)展開一連兩日峰會,總裁余偉文表示,明白外資對香港與中國內地經濟和投資市場前景有不同關注,峰會首日有內地金融監管高層出席,「正面向國際投資者講解當前內地情況」,除了峰會外,另有周邊活動(SIDE EVENTS)安排予中國監管機構與外資交流,在環球投資者對中國經濟、投資市場前景感到憂慮之際,該局有必要趁機讓香港及內地財金部門高層親身向外界解說中港實際情況。
盡管如此,西方一些媒體和政客還是繼續唱衰中國,一邊拿著「放大鏡」放大中國某些經濟數據,一邊用「顯微鏡」查找中國經濟的所謂短板。現在,西方開始緊盯中國外貿和外資兩個指標,從外貿外資同比數據的減少作為中國經濟「不行」的證據。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教授霍政欣表示,當前個別國家的圍堵遏制和鼓吹所謂對華「去風險化」政策,對中國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形成前所未有的挑戰。加強涉外法治建設既能更好引進外資,提升對外開放水平,也有利於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