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中國三季度GDP增長超預期,房地產危機陰影未散 @ 2023-10-23T2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經濟 增長 中國 預期 三季
概念:中國三季度經濟增長
其實,什麼是對經濟的體感?很簡單,不是數字,而是預期和實際情況的差別。中國目前的經濟,橫向比較,還是全球增長的佼佼者。但縱向比較,確實不太好。從15-20年前的兩位數增速,到10年前的8%,到5-6年前的7%,今年估計只有5-5.5%。如果預期是每年經濟增長7%,實際只有5%,沒有達到預期,肯定體感會不好。就好像一家過去幾年每年增長100%的公司,今年只增長了30%,同樣體感會非常不好。大家都習慣了過去的高速增長,工資年年漲,房價年年漲,當家庭做財務規劃,都按高速增長做的,現在變成中速增長了,自然體感非常差。
中國日前公布了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前三季度 5.2% 的GDP增速,意味著,第四季度只要正常發揮,增長4.4%,實現全年 5%的增長目標應不難。僅從數據看,前三個季度GDP增速分別是4.5%,6.3%,4.9%,也就是前三季度 5.2% 的GDP增速一定程度上得益於 6. 3% 的二季度增速拉動。而這又是因為 2022 年第二季度的經濟幾乎沒有增長(2022年第二季度GDP增速為0.4%)。
盡管中國的經濟增長已經放緩,但工廠仍在繼續生產大量商品。隨著國內經濟增長放緩,以及國內消費者對大宗消費持謹慎態度,中國正在尋找巨大的海外市場。
斯里尼瓦桑表示,中國經濟動力在年初明顯反彈,不過消散速度較預期快,主要受房地產市場急跌拖累,債台高築的內房企業,對中國經濟往後的影響會有溢出效應,依賴出口商品到中國的亞洲經濟體影響尤其明顯。
隨著一直以來助推中國經濟增長的房地產市場陷入...
【明報專訊】內地周三(18日)公布的第三季GDP增長4.9%,好過市場預期,再有大行上調中國全年經濟增長預測,其中瑞銀從4.8%上調至5.2%,料可達官方的5%增長目標。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指出,高頻數據顯示9月和10月上半月主要城市房地產銷售小幅改善,全球科技周期觸底幫助出口量止跌企穩,居民在十一黃金周的消費也在持續復蘇。
中國第三季度的國民生產總值(GDP)年增長率為4.9%,超過市場預期的4.5%,但較第二季度的6.3%有所下降。此外,中國九月份的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低於市場預期的5.2%,也低於前值的5.2%。
三季度經濟數據公布後,一些機構調高了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如摩根大通將2023年中國GDP增長預期從5%調高至5.2%,野村證券則將中國經濟增長預測從 4.8%上調至 5.1%。很顯然,這些機構也認同中國經濟出現了好於預期的企穩回升態勢。
據路透社周三(10月18日)報道,國際投行摩根大通近日將中國國民生產總值(GDP)增長的預期從5.0%提高為5.2%;野村證券也將其預測從4.8%上調為5.1%。這與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三公布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趨勢一致,該數據顯示,中國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9%,高於彭博社和路透社此前的預測。
中港市場方面,本周中國統計局公布多項經濟數據,我們認為,中國的經濟情況正逐步呈現回暖的跡象。零售、固定資產投資及工業增加值三項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是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月年增5.5%,優於市場預期的4.9%。其中,餐飲收入穩步增長,商品零售收入增長有較亮麗表現,年增4.6%,較前月數據快0.9個百分點;月增5.4%,也較去年同期按月增速為快,顯示消費需求復蘇的跡象。
中國第三季度GDP增長超預期,且新發布的零售額數據顯示強勁增長,表明刺激措施開始發揮作用。但中國經濟仍然面臨著一系列令人生畏的不利因素。
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今年以來,外貿好於預期為經濟的穩定恢復提供了重要支撐。中國依然是外向型經濟體,出口依賴度接近三成。前三季度,人民幣口徑的進出口同比增長0.2%,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出口增長0.6%,進口負增長1.2%。9月份,制造業PMI新出口訂單指數連續兩個回升,與海外經濟改善一致。但是,外需韌性超預期進一步增加了美聯儲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盡管市場認為美聯儲加息的同時也是在提升降息的空間,但是美聯儲加息是一個積累風險的過程,不知道何時緊縮力量會突然打破經濟金融系統的某個節點,導致形勢迅速惡化。10月19日CME期貨價格顯示,2024年1月美聯儲至少加息一次的概率接近五成,概率較一周前上升11個百分點。近期,在美債流動性惡化、赤字擴張擔憂較強和經濟超預期韌性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美債收益率飆升,迫使不少美聯儲官員出來安撫市場。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的傳統風格是“事後救火”。安撫歸安撫,美聯儲官員們的一致口徑依然是通脹必須回到2%區間。因而,“經濟好消息、政策壞消息”的戲碼可能延續。
ING指出,市場大多聚焦於今年第三季GDP增長。該行撇除去年因經濟波動而受影響的按年表現,著眼於季度增長率。雖然增長率從上一季度的0.8%下調至0.5%,使按年及年初至今增長從5.5%略降至5.2%,季度增長率仍達1.3%,高於市場預期的0.9%。考慮到下調因素,實際GDP水平大致符合預期,發展方向亦令人鼓舞。
>>AI科技革命對中國未來1年、5年、10年經濟增長影響幾何?
分析師表示,因最大消費國中國,在新冠疫情後的復蘇乏力、全球利率高漲,以及中國以外的需求疲軟,銅價今年迄今下跌4.7%,近日中國公布經濟數據優於預期有好轉跡象,中國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4.9%,高於外界的預測,而9月的消費和工業活動亦表明,刺激政策措施正在幫助促進經濟的初步復蘇,但由於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不斷加劇,導致油價和金價上漲,整個市場的投資者情緒較為謹慎,投資者持續關注中國最大的民營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償還債務的危機能力,疊加,數據顯示,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注冊倉庫的銅庫存增加11,000公噸,來到兩年新高的19.1675萬公噸,則限制了銅價漲幅。
「今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長5.2%,為實現全年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創造了良好條件。若今年經濟增長5%,『十四五』前3年年均增速將達到5.5%,進一步向潛在增長水平回歸,也為實現『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奠定了基礎。」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說。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