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社評:中歐經貿亟需一場坦誠相待的對話 @ 2023-09-26T0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歐盟 中國 電動車
概念:中歐經貿高層對話 , 歐盟調查中國補貼電動車
中國商務部近日宣布,經中歐雙方商定,第十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將於25日在北京舉行,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歐盟執委會執行副主席杜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共同主持對話。
隨著歐盟進行綠色轉型,支持綠色產業政策,電動車是主要扶植與購車補助的對象,中國低價電動車也是補助對象。法國 2022 年購車補貼有 40 %(約 12 億歐元)流向了中國的產品,這無疑助長價格低中國品牌或是在中國制造的電動車之市占率,而讓歐盟本地制造電動車企業雪上加霜。
【NOW新聞台】中國和歐盟舉行第十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副總理何立峰促請歐盟取消對中國的高技術產品出口限制,又再就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反補貼調查表達不滿。 "}");
歐盟委員會日前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啟動反補貼調查,以保護歐洲生產商免受大量廉價中國電動車進口的影響。中國官方隨即批評歐盟此舉為「赤裸裸的保護主義」,並稱這將對中歐經貿關系產生負面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大訴求,不僅都是歐盟主動向中方發起的進攻,而且它們之間是相互矛盾的,也就是歐盟既威脅要限制中國的產品進入歐盟市場,同時又希望中國多購買歐盟的產品。而這也就讓人聯想到了歐盟早前對中歐關系作出的三個相互矛盾的定位,即「伙伴、競爭者、制度性對手」,因為中歐是制度性對手,所以歐盟要「去風險化」,禁止華為與中興通訊的產品進口,因為中歐是競爭者,所以歐盟要對產自中國的電動車發起反補貼調查,因為中歐是經貿上的伙伴關系,所以中國必須要多多購買歐盟的產品。
歐盟貿易專員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周六(23日)抵達上海,展開訪問中國4天行程。東布羅夫斯基斯此行會參加聯合經貿對話,又會到北京會見中國官員,預料談及歐盟對華電動車反補貼調查問題。
張國清表示,中國將繼續推進數字領域高水平對外開放,歡迎包括歐洲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分享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實現互利共贏。堯羅娃表示,歐盟和中國在數字領域具有良好合作基礎和前景,願同中國在相關領域加強對話交流,深化務實合作。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中方敦促歐盟從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以及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大局出發,與中方開展對話磋商,為中歐電動汽車產業共同發展創造公平、非歧視、可預期的市場環境,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共同致力於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中和的努力。」北京還表示,「中方將密切關注歐方保護主義傾向和後續行動,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在中歐關系緊張之際,有望緩解雙邊關系的中歐經貿對話將於25日在北京舉行,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23日先抵上海訪問,他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歐盟經濟戰略聚焦「去風險」,無意與中國脫鉤,「但需要在自身開放受到濫用下保護自己」,意味著歐盟在一些關鍵產品將減低對中國依賴。
自從俄羅斯全面侵略烏克蘭後,北京與莫斯科的交好使得歐中關系緊繃,又因歐盟推動降低對中國經濟的依賴而雪上加霜。歐盟執委會上周更宣布,要調查中國電動車受國家補助的傾銷問題,以決定是否祭出關稅懲罰。杜姆布羅夫斯基斯此趟訪問,尋求改善雙邊經濟關系平衡。
與此同時,歐盟正在對充斥全球市場的便宜中國電動車展開調查。隨著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漸近,歐盟正積極推動電動車和再生能源,預測電動車將是汽車市場的未來趨勢。而中國很有可能憑著電動車、電池、金屬材料的一條龍產業鏈及價格優勢壟斷市場,將對歐盟,特別是德國的汽車工業造成嚴重打擊,中國的電動車甚至已威脅到龍頭特斯拉,以及如豐田等其他傳統汽大廠,相信歐盟將會為保護歐洲汽車制造產業鏈,對中國啟動新一輪的貿易戰。當然,除了經濟原因,也有一部份是因為中國電動車有成為國安漏洞、包括監聽、盜攝等的風險。如此一來,中國力求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的美夢也將隨之幻滅,難以成為中國經濟的續命藥。
三年前的2020年9月14日,在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時任總理默克爾、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舉行的中德歐領導人會晤上,中歐決定建立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和數字領域高層對話,打造中歐綠色合作伙伴、數字合作伙伴關系。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
中國和歐盟將於下星期一(9月25日)在北京舉行中歐經貿高層對話。中國商務部星期四(21日)在官網宣布,經中歐雙方商定,中歐經貿高層對話將於9月25日在北京舉行。中歐經貿高層對話中方牽頭人為中共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歐方牽頭人為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兩人將共同主持對話。
多年來,中歐汽車產業有著廣泛的合作空間和共同利益,經過多年發展,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歐洲汽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在中國投資經營多年,中國市場已成為不少歐洲企業最大的海外市場,在這一發展過程中,中國始終秉持著開放合作的態度,對歐洲企業敞開大門。因此,歐盟也應當從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以及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大局出發,與中方開展對話磋商,為中歐電動汽車產業共同發展創造公平、非歧視、可預期的市場環境,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共同致力於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中和的努力。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