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政府下調全年基本通脹預測由5月2.5%降至2% - RTHK @ 2023-08-13T1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經濟
概念:政府修訂全年經濟增長預測
梁永勝指,隨著經濟繼續復蘇,私人消費開支在第二季進一步顯著增加,按年實質上升8.2%;在金融狀況收緊下,整體投資開支轉為輕微下跌0.9%。他表示,訪港旅游業和私人消費在今年余下時間將仍然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訪港旅客人數應會隨著運力和接待能力繼續恢復而進一步增加。經濟情況和前景改善應有利本地需求,盡管金融狀況偏緊可能會造成制約。勞工市場情況改善,以及政府多項鞏固復蘇動力的措施,將為私人消費提供額外支持。不過,環球經濟環境困難將繼續令香港貨物出口受壓。
政府修訂本港全年經濟增長預測,由原本的介乎3.5%至5.5%,調整至介乎4%至5%。科技大學商學院兼任教授陳家強認為,全球貿易增長都呈下跌趨勢,出口疲弱、加上美國加息、俄烏戰爭等,外圍消費需求減慢,香港現時是反映外圍情況。 曾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的陳家強,在一個電台節目中表示,疫後復蘇情況未如預期,他認為香港在旅游方面可以投放更多資源,做得更好,加強在海外的推廣,因現時來港的旅客,以內地客為主,海外旅客少了很多,主因是中美之間角力,香港形象受損,所以要在遠程旅客方面做得更多,例如辦更多大型會議展覽,讓旅客重新認識香港。 陳家強又指,未來10年香港需要重定發展位置,因中美關系惡化,令生意更難做,香港不能夠再依賴過去的模式。他認為亞洲未來將會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其中一個重要板塊,香港需要與東南亞國家互相結合,引進東南亞人才及資金,同時要爭取內地金融監管機構支持,令內地公司更易來港上市集資。
政府將今年全年經濟增長預測,由3.5%至5.5%修訂至4%至5%,惟大新則預測增長則3.7%。其認為,近月訪港旅客數字未有進一步加快,旅游業對本港經濟的刺激作用,或低於原先預期。隨著疫情過去,加上要控制財政狀況,政府開支未來數季,可能會繼續明顯收縮。至於外需方面,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及內地經濟能否重拾動力,是本港今年經濟增長的主要挑戰。不過主要央行緊縮貨幣政策接近尾聲,而內地推出多項措施刺激經濟,可望帶動經濟逐步復蘇,或有望繼續推動本港經濟回穩。
他說,本屆政府推動創科發展決心堅定,要把創科發展成為推動本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政府亦會繼續開拓更多投資者和資金,善用特區政府的財政實力,透過不同形式的共同投資,以槓桿私人市場的資金推動本港創科發展。香港會在11月再次籌辦國際金融領袖峰會,加上其他國際會議,本港將匯聚大批世界頂尖的投資機構和領袖,讓他們更深入了解和把握香港和國家的投資機會。
政府經濟顧問辦公室周五(8月11日)公布第二季經濟情況以及修訂全年經濟生產總值的預測。簡單而言,政府經濟顧問梁永勝將商品貿易的出口疲弱、資本及資產市場的調整,歸咎於於歐美的高息環境。但同時因為美國息口有望見頂、內地調整經濟政策以及本港去年經濟低基因,因此當局對本港下半年的經濟增長仍算審慎樂觀,將3.5%至5.5%的預測收窄至4%至5%。
本港次季經濟按年增長1.5%,全年預測修訂至4-5%;政府將今年香港基本消費物價通脹
政府經濟顧問梁永勝表示,在訪港旅游業和私人消費帶動下,香港經濟第二季繼續復蘇,但復蘇勢頭在上一季強勁反彈的基礎上有所緩和。另一方面,外部貨物需求疲弱,整體貨物出口第二季按年進一步實質急挫15.2%,輸往內地、美國和歐盟的出口急跌,但服務輸出繼續顯著增長22.9%。
2022年全年,香港經歷了第五波疫情的襲擊,經濟受到較大影響。從統計的角度看,這為今年上半年實現高幅增長提供了有利條件,加之,今年1月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後,兩地往來活躍,必然帶旺香港經濟,而今年首季經濟增長達2.7%,一改接連四個季度下跌的頹勢,也給人們注入了信心,人們期望二季度乘勢而上。因此,各大權威機構和特區政府預測香港2023年GDP增長3.5-5.5%。據彭博數據,8間大行預測第二季度GDP增幅為2.9-4%,中位數為3.5%。卻沒想到二季度的增幅如此之低!
在當日舉行的記者會上,特區政府經濟顧問梁永勝表示,訪港旅游業和私人消費將是今年剩余時間的經濟增長主要動力,訪港旅客人數應會隨著運力和接待能力繼續恢復而進一步增加。經濟情況和前景改善應有利本地需求,但金融狀況偏緊可能會造成制約。勞工市場情況改善,以及特區政府多項鞏固復蘇動力的措施,將為私人消費提供額外支持。不過,環球經濟環境困難將繼續令香港貨物出口受壓。
各項關鍵數據近日相繼出爐,無一不反映香港疫後經濟復蘇乏力,例如本地生產總值(GDP)今年第二季實質按年增長僅百分之一點五,遠低於市場預期的百分之三點五,多間銀行調低本港全年經濟增長預測。作為經濟支柱之一的旅游業方面,上半年錄得約一千三百萬人次訪港,當中約一千萬為內地旅客,數量不及疫前一半。不少人對此感到憂心,於是開動腦筋出謀獻策,其中一項建議是打造「夜間經濟」,讓香港回復昔日不夜城的艷麗風貌。
今次禁令在美中領導人多次見面後,最終落實生效。前香港《有線財經台》台長、財經評論員顏寶剛認為,反映美國會兩黨意見一致,拜登政府就中國的威脅亦考慮選民和政治意願,恐兩國短期內難有再重談合作的機會。對於經濟處於「內憂外患」、寄望新資金流入的中國恐「雪上加霜」,更難以真正復蘇。
他指出,各項數據都顯示,辣招已經完成其需求管理之任務,並正在對經濟復蘇造成破壞性的打擊。決定香港經濟是要重踏升軌還是繼續下行,現時已到臨界點。建議政府應從速撤辣,就算未能做到全撤,亦應考慮逐步放寬。撤辣可以降低置業成本吸引人才來港,又可以重建置業階梯,兼且推動舊樓收購,加快重建老舊社區。
香港經濟復蘇遜預期,美聯因此修訂全年樓價預測,由原先估計升約10%至15%,大幅調低至僅升5%,亦即是今年樓價高峰期已於上半年出現。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說,因應加息周期未止及目前經濟環境,而調低全年樓市預測。被問到市道不似預期,會否考慮縮減人手及分行數目,布少明明言仍會繼續增聘,原因是看好第四季樓市交投反彈,惟分行擴張會較保守。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