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碧桂園美元債務恐違約 中國前女首富楊惠妍身家縮水逾2千億 @ 2023-08-10T2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碧桂園
概念:恆大危機 , 碧桂園美元
還記得中國房地產巨頭中國恆大嗎?它的巨額債務導致2021年全球市場陷入螺旋式下降。恆大爆雷標志著中國房地產市場危機的開始,公寓銷售陷入停滯,大大小小的開發商無力支付帳單。
[NEWTALK新聞] 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天(9日)公布,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減0.3%,為2021年2月以來首次出現負值。而市場出現「碧桂園」無力支付2250萬美元的美元債、股票恢復交易的「融創中國」「恆大物業」「恆大汽車」股價也跌到零頭、剛剛完成增資的「雅居樂」,股價從17.84跌到0.99等警訊。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以「樹倒可能壓垮龍王廟」示警,認為中國房地產業的危機很快會撞擊金融體系。 謝金河指出,中國房地產股全面崩跌景象,最近蔓延到香港,李嘉誠系統的房地產集團率先砍價七成求售,已經掀開冰山一角,接下來香港貴不可攀的房市會開始松動,過去股價在高檔的九龍倉、新世界、新鴻基地產、恆基地產,很多股價已經腰斬。謝金河點名「恆大」、「碧桂園」,指一個集團債務超過2兆人民幣,這已經是「債可敵國」的景象。謝金河表示,「碧桂園」創辦人楊國強父女都當過首富,如今卻無力還債;理論上,這些公司早應破產清算,但是在中國共產黨特殊體制下,「這些公司該倒卻不能倒」。 謝金河斷言,「最後一定由銀行承擔」,銀行不良資產比率一定快速升高。並直接給出中國四大國營銀行不良放款率數據:中國銀行7.23%、工商
外媒9日援引分析指出,碧桂園事件令買家和投資者的信心搖搖欲墜,這些風險可能會進一步升級。考慮碧桂園在建項目數量為恆大的四倍,公司如果違約,「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可能更甚於恆大」。
中國近期有兩家營業額在人民幣千億元級別的房地產公司退市,大型開發商碧桂園出現無法如期支付債券利息,加上恆大仍深陷債務泥淖,盡管房市政策已經轉向,但房企危機難輕易化解。
曾被中國政府譽為業界「模范生」的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由於無法支付兩筆美元債券利息,繼恆大之後,又引發中國房地產市場新一波風暴。金管會今天(10日)公布國內金融業對碧桂園的曝險情況,截至今年6月底止,只有1家本國銀行對碧桂園的授信曝險,規模達902萬美元,約新台幣2.86億,證券自營商持有曝險近0.2億元。至於投資人透過投信基金持有碧桂園曝險部位金額較大,截至今年6月底止,投信基金對碧桂園曝險達17億,占全體公私募基金規模0.03%。 金管會指出,目前國內銀行參與的碧桂園聯貸案,還款繳息正常;因屬於對中國地區曝險,銀行都有依規定提足備抵呆帳。保險業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止,國內保險業並沒有投資碧桂園股債,直接曝險為零。 證券期貨投信投顧事業中,僅證券自營商對碧桂園有直接曝險,曝險部位達1977萬元。 碧桂園近期負面債務消息不斷,債券持有者8日表示,沒有收到碧桂園支付的利息後,碧桂園坦承,公司正面對階段性流動性壓力,因此無法如期支付6日到期的兩筆美元債利息,這兩筆美元債資金共達2,250萬美元,只好進入30日的寬限期。消息傳出,再度引發市場對中國房企債務危機的擔憂。 有外媒分析指出,碧桂園事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中國房地產龍頭「恆大集團」在2021年爆出債務黑洞,癱瘓整個中國房地產,現在地產開發商「碧桂園」因為付不出2250萬美元的債券利息,相當於新台幣7億,也被爆出財務危機,中國的經濟現況,從房地產開始引爆危機!
過去一段時間,碧桂園的財務危機受到關注,包含股票和債券價格大跌,並遭國際信評機構下調評級,新股配售計畫傳出喊停等。如今未能如期兌現債券利息,證實了市場對這間中國最大的民間開發商財務問題的擔憂。
中國第 6 大建商碧桂園 (02007-HK) 恐步上恆大後塵,引爆債務危機。有消息指稱,碧桂園未能支付應於 8 月 7 日支付的兩筆美元債利息。
碧桂園與恆大同屬中國大陸兩大地產巨頭,但隨著對岸不動產風暴的不斷延燒,地產巨頭可說首當其沖,恆大去年破產,現在碧桂園則是有2筆已到期的金額約2250萬美元的債券利息無力支付,也再度引發金融圈對於中國地產風暴的關注,尤其是中國大陸許多金融機構,包括最具代表性的國有銀行在內,都是這些地產巨頭的債權銀行,另外也有很多抵押擔保品,屆時會否形成更大的雪球效應沖擊大陸金融體系的安定,現在國內金融業者也神經緊繃,尤其許多金控集團旗下的大型壽險公司,持有不少大陸債券,已對此事高度關注。
大陸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付不出7億元利息陷入財務危機,外界形容恐將成為第二個恆大。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恆大、碧桂園集團債務超過2兆人民幣,即使無力還債,但在特殊體制下,這些公司該倒卻不能倒,他預期大陸房地產業危機很快會撞擊金融體系。
報導也認為,中國政府推出包括降低購房門檻在內的新措施,可能都無濟於事,因為在恆大集團爆發危機之後,購房者已缺乏信心;想迅速扭轉市場形勢,而又不催生另一場房地產泡沫,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5. 彭博分析師在一份報告指出,碧桂園危機帶來的沖擊可能比恆大還要大,指碧桂園目前在建項目高達3121個,居全國房企之冠,且碧桂園目前有超過65萬套預售房屋,意味最多65萬個家庭會因為碧桂園債務問題而受到嚴重影響。而碧桂園主打三四線城市市場,碧桂園債務危機將進一步削弱三、四線城市購房者的信心。另外,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國證監會的公司債券部門計劃明日(11日)上午與一些房地產開發商和金融機構召開房地產市場線上會議。不過,本周發生離岸債逾期付息的碧桂園未被邀請參加該會議。中證監未有就報道內容作出回應。
《華日》表示,中國房地產開發商遭遇財務困境已不是新聞。但房地產市場走弱約三年後,中國合同銷售額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突然陷入信心危機,表明該行業的問題已變得多麼根深蒂固,而真正的解決方案仍遙不可及。
近日,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曾經為內房三巨頭之一碧桂園(2007)陷入信心危機,導致過去一周碧桂園股債雙殺,雖然該公司提前兌付「20碧地02」未回售債券的本息,以釋除市場疑慮,但不少人仍預測碧桂園或會步上恆大(3333)及融創(1918)的後塵,成為推倒中國內地房市的又一個影響力重大「骨牌」。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