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投資入門|大新銀行評7月內地通脹數據:料今年整體通脹或僅1% @ 2023-08-10T08: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通縮 中國 內地
概念:內地通縮 , 價格下降
景順提到,內地通縮只會持續較短時間,不會長久。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環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說,當消費者繼續於服務領域上消費,核心通脹將向好且逐步加速。鑒於中國早前宣布往後幾季實施多項刺激措施,經濟活動勢穩步增加,通脹也會再次提速,加上未來數月有較低基數效應,相信消費與生產物價已見底,很快迎來反彈。
內地近兩年半以來首次通縮,7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跌0.3%,跌幅略低於預期。星展銀行(中國)首席執行官兼行長鄭思禎表示,CPI出現負增長的情況不會持續,目前大宗商品的價格仍處低位,加上個別食品如豬肉的整體價格波動,短期毋須過份擔心,認為通縮壓力未必太嚴重。她重申,官方近期才陸續出台刺激政策,成效落地需時,長遠看好內地經濟的看法不變。
據報現時內地經濟情況已引起部份體制內的經濟學家質疑。在內地公布第二季經濟增長數據後,國家信息中心前首席經濟學家范劍平在一次閉門會議上就提出,他不相信官方統計數據,並指中國經濟正在走向通縮,讓一眾與會者詫異「他大聲說出來了」;不過范劍平沒有回覆金融時報的查詢。
恆指連挫2日,周二收市再跌353點,報19,184點,失守250天牛熊線。內地即將公布7月CPI,多間機構預測7月CPI按年負增長,或為本年最低位,內地恐陷通縮大救市政策可期?港股有望炒升嗎?理想汽車 (02015)第二季虧轉盈,經調整利潤27.3億元人幣,料第三季交付量最多增近2.9倍;另一公布業績的中國電信 (00728),上半年多賺10%,中期息加派19%,兩只焦點業績股份績後怎部署?盈寶證券投資顧問總監譚智樂(ARNOLD)今早9時於《ET開市直擊》為你逐一盤點。
今次情況可說較為特殊,就是歐美通脹在高位運行,貨幣政策仍在收緊,中國則出現通縮風險,外圍形勢限制著中國的貨幣政策,過往每次出現通縮的苗頭,內地已大幅放松貨幣政策,M2貨幣供應大升。今年內地的M2增長於2月份見頂後,連續4個月放緩。官方口徑是中國不存在通縮的可能,上半年通脹較低是因去年的基數效應,加上進口油價回落,以及食品價格升幅放緩等因素,下半年消費物價漲幅可逐步回歸到合理的水平。
環顧全球3大經濟體,中國最新公布的進出口數據遜預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及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齊跌,CPI更陷負值,加大通縮風險。雖然官方仍「口硬」,指不會有通縮,但從最近內地天災和內房危機發酵等問題來看,商品供應雖受影響,但需求跌幅可能更大,從而進一步加大物價下跌的壓力,若連續兩季物價負增長,通縮格局成形,要扭轉市場悲觀情緒,誠然並不容易。
中信證券研究部表示,豬肉月均價格仍在低位徘徊,鮮果、蔬菜價格的高頻數據也錄得較大跌幅,核心CPI預計仍難以恢復至疫情前均值水平。需求不足,經濟倒退,理論認為經濟衰退和蕭條是由於通貨緊縮所引起。7月時,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曾預期,今年來CPI按年漲幅震蕩回落,7月份數據可能繼續下行,主要是需求恢復時間滯後和基數效應導致的階段性現象。再者,內地宏觀經濟算是穩步恢復、廣義貨幣(M2)保持較快增長,與歷史上的典型通縮存在明顯差異。
全球經濟進入「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的過程中,由於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分歧,全球貿易也醞釀「去中國化」,將中國的政治及經濟從全球主流系統中切割出來。大家習以為常在美國全力對抗通脹之際,中國要面對的卻是通縮。因此,內地A股和香港恆生指數在上半年大幅落後於歐美股市,便看似是理所當然。無可否認,中國第二季度的經濟數據全面轉差,股市反映了市場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擔憂。當中也有部分原因是大型基金經理在投資亞洲市場時,采取了「ASIA EX-CHINA」的概念。在投資組合內大幅減少甚至清倉中概股,我們只要細心觀察恆生指數在上半年的每天成交總額走勢,答案呼之欲出。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