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內地上半年全國預算收入增長13.3% @ 2023-07-20T0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收入 財政 內地上半年 中國
概念:中國財政部 , 內地上半年財政收入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2023年上半年中國廣義預算赤字縮減了近三分之一,主要反映了政府支出減少,稅收收入反彈的情形。金融媒體根據中國財政部周三發布的數據計算得出,今年上半年廣義預算赤字為3.4兆元人民幣(4,770億美元),較2022年同期減少32%。預算赤字萎縮的原因在於稅收收入較去年同期成長。去年同期中國政府實施了空前規模的留抵退稅以提振疫情沖擊下的經濟,因此當時財政收入也受到影響。但這種改善可能是短暫的,因為這些激勵措施大多已在2022年6月底前落實到位,這意味著比較基數將在未來幾個月上升。與此同時,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迷加劇,土地出讓收入繼續下滑。中央財政吃緊和地方政府債台高築,限制了促進今年經濟成長所需的財政刺激空間。因此,官員們更加依賴一些有針對性的措施,例如延長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等,然而此類措施目前不足以因應出口萎縮、房地產市場下滑、消費者支出降溫和通縮風險浮現的影響。
1. 財政部今日公布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9203億元,同比增長13.3%,增幅較前5月縮減1.6個百分點;支出133893億元,同比增長3.9%,增幅較前5月縮減1.9個百分點。國內增值稅37503億元,同比增長96%,主要是去年同期留抵退稅較多,基數較低。印花稅2115億元,同比下降14.6%,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1108億元,同比下降30.7%。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23506億元,同比下降16%,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8687億元,同比下降20.9%。支出方面,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3893億元,同比增長3.9%。
中國經濟復蘇動力減弱,今年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6.3%,為2021年第二季後最大增速,惟按季只升0.8%,均不及市場預期,加上6月份青年失業率攀升至21.3%,連續3個月打破紀錄新高,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兩萬元(人民幣.下同)。分析指,明顯褪色的疫後經濟活動表現仍未見反彈,下半年GDP達到官方設定的5%目標恐更困難,預計內地需迫切推出更多措施,甚至快將降低存款准備金率(降准),財政政策亦要加大力度,以全方位穩經濟!
另外,要加強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協調配合,可考慮適時降准。中國大部分國債和地方政府債都由商業銀行購買。降准將增加商業銀行可自由使用的資金,從而更好支持國債和地方債發行。而降息對刺激投資和消費的作用可能有限,因為目前中國消費和投資利率彈性並不高。降息可能減少居民存款收益,使家庭財富收入下降,促使居民增加預防性儲蓄,從而減少當前消費。此外,中國商業銀行營收壓力加大,持續降息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行,會縮小商業銀行存貸息差,尤其可能對中小銀行可持續經營與防范化解風險形成較大壓力。
第一,加大財政政策的擴張力度,適當上調年度赤字率。客觀來看,相比主要發達國家,中國目前的宏觀槓桿率並不高,尤其是中央政府的槓桿率依舊偏低,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未來需要進一步通過改革來理順中央與地方政府間的財權與支出責任。就短期而言,應加快地方專項債發行節奏,繼續發揮准財政工具如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的作用,用於補充重大項目資本金(不超過資本金50%)或為專項債項目資本金搭橋。同時,面對疫情之後的“疤痕效應”和普遍受損的居民、企業和地方政府資產負債表,應將財政支出的使用范圍向民生領域傾斜,對受疫情沖擊較大的中低收入家庭和中小企業提供各種形式的直接補貼,如消費券等。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