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陸大學畢業生求職難官方反批年輕世代「不肯屈就」惹不滿| 聯合新聞網 @ 2023-04-26T08: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失業率
概念:內地青年失業率
內地青年失業率迫近歷史新高,五個畢業就有一個失業,年輕人以「孔乙己文學」發洩對就業形勢的不滿,卻惹來政權批評沒有上進心;香港那邊青少年失業率一樣令人憂心,去年中三至中五畢業生失業率一樣迫近兩成,特區政府卻無視青年問題,反而強迫高中學生每年要到大灣區考察,同時有大專學府卻對學生會施予不合理懲處。「放棄青年」成了近年中港兩地政府慣常應對青少年的問題手段,這樣下去我們的社會恐變成沒有未來。
內地16-24歲城鎮青年失業率19.3%:一個令人不安的數據》一文中分析過:「網絡上有一個關於中國青年的流行說法:很多青年對國家充滿信心卻對自身前途一片迷茫。這說的是改革開放40余年以來的經濟騰飛和國家進步,讓許多年輕人對國家的未來滿懷信心,但由於改革紅利的代際遞減,階層分化和固化持續加劇,內卷的蔓延,大城市高房價的擠壓,又導致他們對自身前途充滿迷茫。這種對國家未來和個人前途的落差在某種程度上足以警示當下社會:若不能趁多數年輕人對國家滿懷信心之際,早日解決困擾年輕人的深層次問題,讓更多來自於鄉村、偏遠地區、中下階層的年輕人公平參與社會競爭,恐影響年輕人的積極性和對於國家的信心,尤其當階層固化、內卷、高房價和經濟下行壓力相疊加,讓許多年輕人對經濟下行有切膚之感時,更應及早積極作為。」
然而,2、3月份中國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分別達18.1%和19.6%。內地全國高校畢業生今年將達到1158萬人,估計年輕人全年就業形勢都較嚴峻,原因包括疫後經濟恢復,失業率卻是滯後經濟指標,未接受過高等教育或沒有工作經驗的青年很難找到工作。25至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則下降至4.8%,增長率低於6%的中國經濟並不容易吸納1200萬名應屆大學畢業生,寄希望以產業升級來緩解就業壓力不一定能實現,因為技術升級會導致生產工人減少;創新服務業能增加工作崗位,而傳統服務業的就業人數卻會下降。同時個別青年入世未深,期望過高也使他們較難找到工作。
今年以來,內地在疫後大力發展經濟,拓展出口機遇和出台刺激消費、央行降准等眾多利好政策,今年一季度內地GDP數據表現亮麗,同比增長4.5%,較去年四季度提高1.6個百分點,好於市場預期。疫後消費快速復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最主要動力,3月消費增速升至10.6%,創2021年下半年以來新高。不過,筆者認為,歐美經濟臨近衰退,加上美國推動與中國產業鏈脫鉤,許多企業出口訂單並不理想,而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增速較低,青年失業率仍高企等仍值得關注。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