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即時新聞- 國際財經- OPEC+減產效應淡化國際油價微揚- 信報網站hkej.com @ 2023-04-06T1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減產
概念:宣布減產石油
周一上午,亞洲市場上的原油價格已經飆升了近六個百分點。布倫特原油價格每桶升至84.42美元,西德克薩斯中間基原油則升至每桶80.01美元。沙特阿拉伯官方通訊社援引該國能源部一位官員的話報道稱:「減產是為了穩定原油市場的一個預防性措施。」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與伙伴國(OPEC+)2日無預警宣布5月起,原油日產量將減少超過164.9萬桶。學者今天(5日)指出,盡管今年經濟不佳,但在OPEC+主動調節下,油價本就難以大跌,如今再有減產措施,勢必支撐油價向上,另一方面,美國聯准會今年雖持續升息,但歐美銀行開始出現系統性風險,恐讓美國聯准會升息力道減緩,這也將有利期貨市場淨多頭,兩大因素皆有支撐下,今年國際油價料將持續成長,落在每桶85到100美元的中高價位。 為減緩通膨壓力,美國一再呼吁產油國增產,但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與伙伴國(OPEC+)2日仍無預警宣布5月起,原油日產量將減少超過164.9萬桶,消息一度推升國際油價走勢。 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5日受訪表示,今年全球經濟前景不佳、俄國原油也受到制裁,國際原油處於供過於求態勢持續,原先在OPEC+主動調節下,國際油價不至於大漲大跌,但現在OPEC+再宣布減產,勢必將推升油價向上。 梁啟源表示,美國為打通膨。這兩年持續升息,增加投機成本,不利期貨市場淨多頭,但如今通膨壓力稍有減緩,加上已有歐美銀行支撐不住升息壓力陸續倒閉的系統性風險顯現,美國聯准會後續升息力道、步調可能減緩,這
沙國表示,每日將「自願減產」50萬桶,「與其他一些OPEC及非OPEC國家共同行動」。沙國由於擔憂需求減弱,因而以減產來拉高油價。
4月2日,以沙特為首的OPEC+出人意料地宣布集體「自願」減產,國際原油價格一度大幅沖高,然而稍後兩個交易日油價並沒有保持漲勢,反而是沖高回落。對於國際原油市場而言,供應收緊預期對原油價格是利好的,但是由於全球原油需求在一季度表現不及預期,在歐美經濟增長減速甚至出現衰退的擔憂制約下,國際原油庫存不斷攀升,這使得未來原油價格能否持續漲勢成為未知數。但可以確定的是原油價格的上漲導致歐美控制通脹難度加大,可能會延遲緊縮的貨幣政策周期,導致歐美經濟進一步降溫,從而反過來抑制油價的漲勢。
雖然OPEC+減產在短期內提振了價格,但他們公告的性質揭示了一些潛在的看跌因素,特別是提到,減產是針對油價下跌而宣布的。這進一步凸顯了,OPEC+是價格的響應者,而不是價格的制定者。換言之,這表明 OPEC+只是在油價已經走軟後才減產。因此,除非油價進一步下跌,否則OPEC+不太可能再次減產。油價可能必須進一步跌到低於65美元左右,OPEC+才會再次削減供應。
OPEC+震驚了石油市場,它宣布再次意外減產直到年底,周一油價單日飆升約5美元/桶。布油反彈至85美元,WTI原油再次觸及80美元,因為預計從5月至12月近半OPEC+成員國將減產166萬桶/天,這將導致今年下半年市場吃緊。
為提振市場,此次石油生產國在挺油價上展現出超高的「一致性」。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多個成員國宣布,將從5月開始削減石油供應量。具體來看,沙特將每日減產50萬桶,伊拉克將每日減產21.1萬桶,科威特將每日減產12.8萬桶,阿聯酋將每日減產14.4萬桶,哈薩克斯坦將每日減產7.8萬桶,阿爾及利亞將每日減產4.8萬桶,阿曼將每日減產4萬桶。
4月5日(周三)亞市盤初,美原油交投於80.95美元/桶附近;油價周二漲幅受限,因投資者將OPEC+的減產計劃與美國疲軟的經濟數據進行了權衡,這些數據可能顯示石油需求降溫;早間API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下降,日內關注晚間EIA數據。
第二、石油國減產: OPEC組織 4/2號意外宣布,5月起每天減產約170萬桶原油 ,如果加上去年10月每天減少200萬桶,這兩輪減產,將使全球石油產量在未來七個月內減少約3%,影響不容小覷。導致西德州原油期貨站上80美元關卡(4/5日)。投資人開始擔憂,回彈的油價是否引起通膨問題加劇。
出乎市場意外,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周日宣布減產,由5月開始減產166萬桶並持續至年底,消息一出油價隨即得到支持,當中紐約期油裂口升至80美元左右水平,布蘭特期油亦升超過半成、突破85美元關口。而香港上市的三桶油昨個別發展,當中中海洋(883)股價最高見12.28元,升5.3%;中國石油(857)最高同樣升5.3%,兩股同創52周高位,不過之後升幅收窄。由於油組減產並表明一定最少維持到年底,如投資者認為油價或有進一步上升空間,可參考中海油行使價14.24元,有效槓桿約5.6倍之認購證,或中石油行使價4.98元,有效槓桿約6.1倍之認購證。
國際油價於周初急升,主要由於在石油輸出國組織及盟友(OPEC+)意外地宣布減產,令油價一度升至80美元以上。油價企上80美元,並挑戰今年以來高位,市場關注油價能否企穩於80美元以上。
俄羅斯為報復歐洲的油價限制及制裁行為,從3月每日減產50萬桶,並計畫將石油減產政策維持至6月,法人分析,市場汽油與蒸餾油的需求遠高於預期,可能為原油市場帶來一股支撐力道,即使未來油價止升,能源企業股有其利基,股價有機會續揚。
賭股領漲港股升9點 OPEC+減產油價飆
【10:48】【油價走勢】高盛:油組及俄羅斯意外減產勢推高產油利潤 調升布蘭特期油今明兩年油價預測
產油大國聯手減產石油,導致油價飆高!原油期貨價已經先反映,倫敦布蘭特原油期貨和西德州輕原油期貨價格,3日一度飆到8%,每桶雙雙站上80元大關。這些先行反應,也預告物價風暴又要開始,專家預測油價高漲,民生物價跟漲,結果就是通膨不降反升,央行打通膨,繼續升息,經濟恐怕又要掀起一波危機。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
美國財長葉倫3日批評產油國聯盟OPEC+意外減產不僅「毫無建設性」,還給全球經濟前景增添不明朗因素,並傷害美國抑制通膨的成果。國際油價3日每桶大漲逾6%創四周新高後4日續漲,紐約指標期油攻上兩個半月新高。專家同時警告,產油大國減產恐再次喚醒通膨巨獸。
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主要產油國將自下月起每日減產115萬桶石油,國際油價應聲反彈,布蘭特原油價格一度沖上84.9美元,瑞銀大膽預估,國際油價將在6月沖上「3位數」,來到100美元,9月更進一步上探105美元。中油、台電則說,還要觀察後續供需。
踏入第二季度,油組OPEC+突然宣布每日減產逾百萬桶,刺激油價抽升,通脹前景更趨不明朗,加上3月份歐美銀行業風波對信貸收縮的影響懸而未決,央行處理通脹問題將更為棘手。提前減息可能導致通脹掉頭回升,下重藥治通脹可能觸發經濟衰退。筆者認為,央行最有可能按兵不動,維持利率在限制性水平待通脹回落,有必要時才再度溫和加息以穩定通脹預期。盡管商品貨幣在油組減產後跳升,筆者並不看好後市,現時環球經濟衰退風險仍然揮之不去,油組減產背後的原因為看淡需求,減產削減供應造成的刺激效果只屬短暫。
新華財經紐約4月4日電(記者 劉亞南)由於市場繼續消化歐佩克減產消息,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在隔夜市場上漲,4日早盤回落,午後強勢盤整,收盤時國際油價小幅上漲。
沙烏地阿拉伯和八個石油生產國意外宣布將在5~12月期間自願減產166萬桶/日,國際油價應聲反彈。油價自上月低點至今回升逾16%。由於基本面支持石油市場供應收緊,瑞銀預計油價在6及9月分別上探100及105美元,之後保持平穩。
至於OPEC+宣布減產後,其後續發展如何,陳寶郎指出,還要注意三大關鍵。首先油價終究取決於市場供需,原本第2季因煉油廠歲修,原油價格欲強不易,在OPEC+宣布減產後,會漲多少仍難判斷。另,歲修結束、進入7月後的供需狀況,也是重點所在。其次,不能忽視美國政府降低通膨的決心,是否可能使用戰略工具壓抑油價?第三、OPEC+減產聲明是否落實。
據IMF推算,從原油價格要實現今年財政收支平衡,沙國為每桶六十六.八美元,阿聯酋為六十五.八美元,而此次聯合宣布減產的八國,七個主要國家平均為八十四.八美元;主要財政收入依賴原油的產油國,當然不希望陷入跌破六十五美元以下窘境。顯見,沙國及俄羅斯等國絕對重視原油市場穩定,才會不顧美國強打通膨的強烈願望,作出追加減產的決定。
一些分析師警告,OPEC + 決策可能導致油價下跌。RSM US 顧問公司的產業分析師 ANNE SLATTERY 說,減產意義重大,尤其是攸關通膨,將導致供需失衡,並助長通膨。而油價上漲過後,將回過頭來摧毀需求。因此,這次減產對油價來說是短多長空。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周一國際油價一度大漲八%,創逾一年來單日最大漲幅,主因是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與俄羅斯等產油國(合稱OPEC+)突然宣布從五月起至年底每日將再減產一六六萬桶,使該組織累計減產規模達三六六萬桶。分析師警告,此舉恐使油價再度逼近每桶一百美元,增加全球通膨壓力;白宮也批評此舉不可取。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