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金融監管大變動,意味著什麼? @ 2023-03-09T16: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監管 金融監 國家 兩會 國務院機構改革
概念:國家金融監管 , 兩會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
根據7日公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國將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業監管。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和中證監的工作人員將納入國家公務員統一規范管理,執行國家公務員工資待遇標准。
國務院昨日公布機構改革方案,提請人大會議審議,提出重組多個行政和監管部門,包括在中銀保監會基礎上新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下稱金管總局),並取消銀保監,而目前由人民銀行對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金融消費者保障等職責,以及中證監對投資者的保障職能,都會納入金管總局,統一負責除證券外的金融業監管工作,成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分析指出,此舉可以更好地協調混業經營與分業監管的關系。人行未來主要負責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監管,金管總局則聚焦微觀市場監管、投資者保護等,分工更為合理。
兩會|一文梳理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 重點涉及金融監管
全國兩會昨日公布「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重塑金融監管體系,包括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改革、地方金融體制改革等。
據議案指,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將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業監管,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統籌負責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加強風險管理和防范處置,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彭博經濟研究解讀指,在金融監管方面,機構改革方案的重點是增強中央監管的權力和效率。新組建的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將承接銀保監的職責,新機構還將從人民銀行接手對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團的日常監管,從而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業監管。至於人民銀行將重點關注貨幣政策和宏觀金融穩定,而中證監作為證券業監督管理機構的角色保持不變。
根據人大會議公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組建兩個局,分別是「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數據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將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業監管,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等,統籌負責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加強風險管理和防范處置,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並將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大陸「全國兩會」推動黨政機構改革。據7日發布提請人大審議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大陸將重組科技部,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局,推進人行分支機構改革,在農業農村部加掛國家鄉村振興局牌子,並將證監會和國家知識產權局、信訪局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等,以加強科學技術發展,進一步防范風險,另計劃按5%的比例,精減「中央國家機關」人員編制。
根據已經公布的方案,此次機構改革將重組科學技術部、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化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統籌推進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改革、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加強金融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統一規范管理、組建國家數據局、優化農業農村部職責、完善老齡工作體制、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制、國家信訪局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人員編制統一按照5%的比例進行精減。
今年大陸兩會重頭戲「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政府層面出爐。大陸國務院秘書長肖捷昨說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涉及金融監管、科學技術、數據管理等,包括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組建國家數據局等,還新設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一負責除證券業外的金融業監管,取代大陸銀保監會、人行的部分功能,銀保監不再保留,而大陸證監會則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汪玉凱介紹,這次方案中還有一個亮點,也是調整力度最大的——金融體系改革,采取了「三管齊下」的調整方案,首先把人民銀行的職能機構設置做了重大調整,撤銷縣一級支行和大區分行,在各省設省級分行;將證監會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加強證券市場、資本市場的監管;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業監管。通過這「三管齊下」,能最大限度從體制機制運轉上防止和化解金融風險。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